黃錦輝
哥倫比亞內戰終于結束了。52年廝殺,22萬人死亡,670萬人流離失所,這一切將要成為歷史。
哥倫比亞內戰是當代社會規模最大的內戰之一,也是美洲大陸僅有的武裝沖突。哥倫比亞國內反政府武裝力量錯綜復雜,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哥倫比亞民族解放軍(ELN)和哥倫比亞聯合自衛軍(AUC)相互割據,內戰不斷。美國和多個國家都定義三個組織為恐怖組織,因為支撐他們軍事活動的經濟來源是綁架、勒索、毒品和走私。
21世紀初,前任總統阿爾瓦羅·烏里韋獲得美國大量資金支持,重整軍隊對抗武裝分子,打擊毒品交易,試圖以軍事行動結束內戰。盡管哥倫比亞當局已竭盡所能消滅可卡因作物,減少產出,甚至對面積多達國土面積8%的作物噴灑除草劑,但美國在2005年不得不承認這些行動未曾對可卡因的市場價格有任何影響。
2010年8月,胡安·曼努埃爾·桑托斯繼任總統。根除可卡因谷物和消滅藏匿在叢林中的叛軍的任務似乎遇到瓶頸,沒有多少空間可施展拳腳。在競選時,桑托斯雖承諾采取武裝手段結束軍閥混戰,但2011年他開始與“哥武”展開秘密協商,嘗試用和平手段結束內戰。
在古巴斡旋下,經過四年的協商,哥倫比亞政府與“哥武”在2016年9月簽署了歷史性的和平協議。然而在確立協議的國民公投中,反對和平協議得票率為50.2%,贊成協議得票率49.8%。和平協議意外地遭到否決。
前總統烏里韋是反對和平協議的關鍵人物。他反對善待游擊隊成員(只要承認犯罪,他們就能免除牢獄之災)。其他反對者也認為和平協議會給武裝犯罪行為以合法理由,讓他們逃脫法律制裁。許多人擔心,游擊隊成員在投降之后會繼續從事毒品交易。
桑托斯著手研究新方案并與叛軍交涉。在經歷艱難協商之后,議會在2016年11月以不記名方式通過初步方案。該方案中指出,“哥武”組織必須公開不正規的經濟來源,并用這筆資金補償相關受害人。除此之外,他們要向人民公開內部組織販毒路線。
內戰成功地畫上句號,總統桑托斯因此獲得2016年諾貝爾和平獎。他在獲獎感言中說,這一獎項屬于哥倫比亞人,尤其是那些為和平獻身的將士。正是因為他們,內戰結束不再是夢想,和平到來了。
2017年2月7日,哥倫比亞政府與國內第二大、也是最后一支活躍的反政府武裝“哥倫比亞民族解放軍”開啟和平對話,以期結束武裝沖突,帶來徹底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