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棟
摘要:2016年,招遠市已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39家。招遠市農機局通過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推進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合作社發展也呈現出良好勢頭。但合作社發展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亟需解決。
關鍵詞:農機合作社;發展;調研
中圖分類號:F3233文獻標識碼:Adoi:10.14031/j.cnki.njwx.2017.02.009
近年來,招遠市農機局把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機管理的一項主要任務來抓,通過采取強化領導、科學引導、重點扶持、典型帶動等一系列有力工作措施,發展了一批機械配置合理、服務能力顯著、服務范圍廣泛、服務質量上乘的高標準農機專業合作社。
1基本情況和特點
11基本情況
目前,招遠市農機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39家,機具數量2791臺,入社成員980戶,從業人員1730人,服務農戶 7.2萬戶,年作業面積55.6萬畝,服務范圍涵蓋全市724個行政自然村;合作社資產總額達6600余萬元,年度總收入7521萬元。其中兩家合作社被評為全國農機合作社示范社,5家合作社被評為山東省農機示范社。
12特點
農機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四個特點:
一是速度快。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地方財政支持等各級扶持政策引導下,農機大戶、農機“達人”和許多的工商企業紛紛投資組建農機專業合作社。2009年,全市僅有4家農機專業合作社,現在已發展到39家,達到了“一鎮三社”之要求。從目前發展形勢來看,農機專業合作社尚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數量有望進一步提升。
二是裝備優。隨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力度的逐年加大,大型、高新、高效、復合、多功能型農業機械迅猛增加。據統計,全市39家農機專業合作社擁有大中型拖拉機710臺,其中50~100馬力的270臺,100馬力以上的440臺,拖拉機配套農機具1585臺,自走式小麥聯合收獲機、玉米聯合收獲機、莖穗兼收機、帶剝皮裝置的玉米聯合收獲機等595臺。2014年,招遠市利農農機專業合作社在煙臺市率先引進了大型糧食烘干機1臺,開創了招遠市糧食干燥先河。目前,全市已擁有大型糧食烘干機4臺,日干燥糧食288 t,有效解決了農民曬糧難問題,阻止了糧食落地,提高了糧食品質,增加了農民收入。
三是服務強。招遠市農機局按照“一章、兩會、三制度、六統一”的制度框架,幫助指導農機專業合作社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定期對合作社社長進行培訓,提高其綜合管理能力,有效提升社員的整體素質。農機專業合作社也逐步從散、亂、差的作業模式向土地流轉、訂單作業、全托、半托、耕種收管運等“一條龍”服務模式轉變。2016年,全市39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完成農田作業面積55.6萬畝,是2009年的54倍,服務農戶7.2萬戶,是2009年的37倍,每個合作社平均作業面積達到1.43萬畝。
四是收入高。農機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裝備優、技術強、人才多、服務好等優勢,主動承攬農民流轉出來的土地,開展規模化經營,把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大、中、小城市轉移,實現種地、打工兩不誤,為增加農民收入提供保障;同時,農機專業合作社通過規模化經營,促進了各項農機化新技術落地,提高了糧食產量及農機作業收益,實現了合作社與農民雙贏的可喜局面。2016年,合作社實現年度總收入7521萬元,社員人均達到4.35萬元,是2009年的24倍。
2主要做法和經驗
2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近年來,招遠市政府對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高度重視,要求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來抓,作為現代化農業的大事來辦,市政府于2009年將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成立和建設列入對各鄉鎮政府年終責任制千分制考核指標,激發了各鄉鎮黨委政府對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的積極性,推動了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22廣開渠道,宣傳發動
通過召開會議、發放農機政策法規宣傳資料、組織到蓬萊、龍口、青島等先進地區觀摩學習、聘請專家授課等各種方式,大力宣傳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針對性地引導農機大戶通過專業合作社,把本區域擁有的農機組織起來,充分發揮自然稟賦,增強市場競爭力。
23調查走訪,培植典型
在全市農機能手、農機大戶、鄉鎮農機協會中先后開展了大量的調查走訪,培植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推動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全面發展。
24把握政策,優先扶持
一是充分發揮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補貼資金向龍頭合作社合理傾斜,優先安排。
二是積極幫助爭取國家、省級農機規模推進項目補助。對檔次高、規模大的合作社給予重點扶持,實現“以獎代補”。
三是對農機專業合作社給予技術和信息支持,優先提供技術培訓、土地流轉、跨區作業等各種農機服務。
25優化環境,利民便民
一是提供優質服務。招遠市農機局派出專業技術力量幫助農機專業合作社制訂合作社章程、規章制度,幫助辦理工商登記手續,建立完善農機專業合作社民主決策制度、生產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等,為農機合作社提供優質服務。
二是開展規范創建。根據省政府制定的《山東省農機專業合作社省級示范社認定管理暫行辦法》,以“五有”農機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標準為基礎和目標,在全市開展了農機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創建活動。先后引導和鼓勵本市利農農機專業合作社投資100多萬元,新建機具庫房20間,投資14萬元購置了煙臺市第一臺糧食烘干機。目前,已有兩家農機專業合作社進軍“國家隊”, 5家農機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山東省農機示范社。
3面臨的發展形勢、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正確引導和積極扶持下,招遠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勢頭良好,但從調查情況來看,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還存在著諸多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合作社面臨的發展形勢和存在問題
一是檔次低、管理水平不高。目前,農機專業合作社大多為帶機入社,存在社員少、規模小,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散,組織化程度低的問題,缺乏市場競爭力。
二是社員老化,發展后勁不足。目前,從事農機作業的年輕人較少,社員大多為五六十歲,對互聯網、智能農機、無人植保等先進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接受能力不強,不能較好地適應現代高效農業發展需要,后勁不足。
三是農機化基礎設施較薄弱。如農村機耕路建設滯后,機車通行能力較差,直接增加了農機作業的難度和成本;受資金、用地等因素影響,很多合作社沒有足夠的集中存放機具的庫棚,機具存放存在不安全、不經濟等問題。
3.2關于合作社發展的幾點建議
(1)加大資金扶持力度。一是提供財政支持。希望財政將農機專業合作社扶持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為合作社后續發展提供一定比例的農機發展經費;二是提供信貸支持。積極協調工商、稅務、金融等部門,優先為農機專業合作社提供小額貸款或優惠貸款。
(2)加強農機專業合作社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妥善解決農機專業合作社用地問題;二是充分利用原有資源,如廢棄地、舊場院、停辦的村小學等,建設農機庫棚、修理間、培訓室、辦公室、休息室等。
(3)拓寬服務領域。一是穩步實現服務領域延伸。從糧食作物的耕、種、收等環節向經濟作物、農產品加工等環節延伸;從傳統的種植業向畜牧、漁業、林果業和設施農業等領域擴展;從農機作業服務向維修、供應、技術、信息服務延伸;二是加快土地流轉速度,提高農機專業合作社集約化經營、規模化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4)培養人才。通過培訓、學習、參觀、研討等多種形式,對合作社管理人員、社員進行經營管理、業務知識等方面培訓,提高其綜合技能,為合作社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增強合作社市場競爭力,推動合作社全面、健康、快速發展。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