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肇

摘要:傳統拖拉機前束調整方法的測量、計算誤差較大,本文提供一種快速測量調整方法,與大家共享。
關鍵詞:拖拉機;前束;快速調整
中圖分類號:S219文獻標識碼:Adoi:10.14031/j.cnki.njwx.2017.02.054
1前輪前束的作用
前輪前束的作用是消除前輪外傾使拖拉機行駛時向外張開的趨勢,減小輪胎磨損和燃料消耗。
2傳統調整方法存在的問題
前輪前束可通過改變橫拉桿的長度來調整,基于這一原理,傳統調整方法是:用鋼卷尺測量輪胎中心位置在同一平面處的前后端的值,然后使用公式,前束=后端值-前端值, 這樣就測出了前束值,如圖1。
圖1左右輪胎胎面中心線位置
測量位置,不同的人使用的測量位置不一樣。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種有人使用輪胎胎面中心線測量;第二種有人使用輪胎內側突出點測量;第三種有人使用輪轂內側邊緣測量。
上述每一種測量方法,都會產生由于測量不準確而產生的系統誤差,如第一種方法,對輪胎的氣壓的因素就沒有考慮,而輪胎兩側胎壓不一致,測量到的數據就不準確,由此經過計算調整后的前束值也是不準確的;第二種方法,由于輪胎本身是彈性材料,選擇輪胎內側最高突出點,則比較困難,因為量具在測量輪胎內側點時,會產生微小變形,測量到的數據也是不準確的;第三種方法,也由于輪胎鼓起的遮擋,也會造成人為讀數誤差。同時,用上述三種方法調整時,都只能是擰松橫拉桿鎖緊螺母,用管鉗或活動扳手邊調整邊測量,直至達到“標準”,很麻煩,且調整后的前束值不準確,誤差較大。
3前輪前束的快速準確調整方法
在生產實踐中,我們發現,在調整時,前輪減少的值就是后輪增加的值,這樣計算好一邊的調整值后,只調整一邊就好了。
下面我們把這種準確檢測與快速調整拖拉機前束的方法總結出來,與大家共享。
第一步,將拖拉機停放在堅實平坦的地方,后輪前后加擋塊,或拉緊手制動。
第二步,左右旋轉方向盤至兩前輪輪轂擺成直線。
第三步,用千斤頂將拖拉機水平頂起,至兩前輪與地面之間有輕微摩擦為止,以便轉動車輪,但不能使車輪完全抬起,這樣有可能使兩側車輪傾斜。
第四步,檢查兩前輪輪胎壓力,壓力不足的輪胎予以補充,使兩側壓力完全一樣。
第五步,用鋼板尺找出前輪旋轉中心點,并測量此中心點到地面的距離,并記錄此距離,移動鋼板尺,在左前輪后側與輪胎旋轉中心點同一水平面處輪胎中心線做一記號“+”,用同樣的方法在右前輪后側做出記號“+”,兩前輪記號“+”到地面的距離應一樣,等于前面測量記錄的距離。然后兩人配合用鋼卷尺測量出前輪兩記號“+”之間的距離,此距離即為前輪后端值,緊接著將兩前輪旋轉180°,用鋼板尺測量兩記號與地面之間的距離應與前面的記錄數值一致,再一次測量兩記號“+”之間的距離,此距離即為前輪前端值。
第六步,根據維修手冊查出所調機型的前束值。一般為6~10 mm,利用公式計算出前端應調整值:
計算公式如下:
前端調整值= 標準值+前輪前端值-前輪后端值4
第七步,擰松橫拉桿鎖緊螺母,然后一次調整至前端調整值,擰緊橫拉桿鎖緊螺母,調整即告完成。
下面以一臺拖拉機為例,說明其計算過程。假定某型號拖拉機前束標準值為7 mm,測量后端值為995 mm,前端值為994 mm,
前端調整值= 7+994-9954=1.5 mm
隨后擰松橫拉桿鎖緊螺母,兩人配合,一人將鋼卷尺拉至記號“+”處,另一人左手使用工具轉動橫拉桿,右手將鋼卷尺拉至記號“+”處,眼睛直視,使前端縮短1.5 mm,然后擰緊兩端橫拉桿鎖緊螺母,調整結束。
最后檢驗調整結果:
調整后前端值=994-1.5×2=991 mm
調整后后端值=995+1.5×2=998 mm
調整后前束值=998-991=7 mm完全符合要求。
為什么前端調整值1.5要乘以2,因為1.5 mm為前輪一端調整值,而兩前輪在轉向橫拉桿的作用下,圍繞著轉向立節軸旋轉,兩前輪前面減少多少,兩后輪就增加多少。1.5×2即為兩前輪減少值,換句話說,1.5×2也就是兩后輪調整后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