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艷 姜思尋
摘要:大學生志愿服務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形式日益豐富,但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水平問題也相應而出。文章通過透析大學生志愿服務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如何提升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水平。分別對大學生自身,高校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及社會方面進行分析,以希望提高大學生志愿服務水平。
關鍵詞:大學生 志愿服務 路徑
隨著志愿服務組織的推廣,志愿服務突破了宗教與傳統的束縛,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隨著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發展國家教育部等相關部門也下發了一些推進、管理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相關政策,但部分高校對大學生志愿服務的開展意義認識不夠,并且大學生志愿者也出現問題,導致大學生志愿服務水平難以提高。
一、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內涵及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是把學生作為客體,由灌輸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大學生志愿服務中,大學生由被教育者變成了活動的主體,積極主動的加入到志愿服務活動去,這樣激發了大學生的積極性,實現自我價值。
(二)大學生志愿服務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大學生志愿服務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從課堂上搬到了實際生活中,為大學生提供了實現自我的平臺,它使大學生主動加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三)大學生志愿服務優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大學生志愿服務本身就是一種良好的校園文化的表現,志愿者出現在校園的各個地方,他們用自己的熱情和積極地正能量感染著身邊的人,營造了良好的校園環境。
二、大學生志愿服務水平問題分析
(一)學生志愿者自身問題及分析
在大學生志愿服務中大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他們自身條件對整個志愿服務的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對志愿服務了解和認識還不夠深入,有些大學生認為志愿服務就是服務別人,在其中自己并沒有的到任何的進步,甚至會犧牲自己的時間以及金錢,大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志愿服務的內涵。并且,現在大學生參加志愿活動的動機并不單純,他們僅希望通過志愿服務在學校獎學金的評獎中得以加分,為將來謀打算。并且大學生在參與志愿服務時,由于上課時間以及自己精力等原因,只有一小部分的大學生堅持到參加。
(二)高校志愿服務組織方面的問題及分析
高校作為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正確的引導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是有相當重要的責任的。首先,招募工作不能順利的完成,這嚴重影響了整個志愿服務水平。其次,運行機制不完善。高校志愿服務組織者的能力有限,只能重復一些單一的志愿服務。并且,高校志愿服務資金匱乏。沒有經濟的支持,只能使志愿服務停留在表面的工程上,無法做到社會化,大眾化。最后培訓系統不成熟。大學生尚未步入社會,社會經驗缺乏,動手能力比較差,應急能力也偏低。在這種情況下,志愿服務不能達到最好的水平,也會造成人才的浪費,無法達到服務社會的真正目的。
(三)社會外部環境方面的問題及分析
人們往往低估大學生在志愿服務中的作用,現在大學生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怕苦怕累,很多事情干不好,并且認為大學生會給自己添麻煩。并且,高校大學生都是剛剛走出家門,他們缺乏處理事件的能力,沒有科學的、規范化的法律去保護他們,會影響活動的正常進行,從而影響到整個志愿服務活動的效果,使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失敗。
三、大學生志愿服務水平提升路徑
(一)提升大學生志愿者服務能力
志愿服務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重要環節,要求大學生志愿組織必須更加專業化,并且還要加強大學生的價值觀的教育和培訓,鼓勵大學生主動承擔起社會的責任。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大學生參加志愿服務要先嘗試以自己身邊小事做起,在活動中大學生志愿者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做表面功夫。并且,應該在志愿服務中培養團隊合作,與人溝通的能力,真正的投入到志愿服務中,發揚志愿服務精神,提高志愿服務水平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
(二)提升高校志愿服務組織能力
高校作為大學生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必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提高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整體水平。首先,要完善志愿者的招募制度。招募志愿者時,要公開透明,招收熱情并且愿意加入大志愿活動的同學。招募后,對其進行登記、培訓。其次,要健全志愿服務的運行機制。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制定完備的規章制度。避免志愿服務工作單一,內容簡單,管理粗糙。最后,做好后勤工作。要保證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多樣性,就需要專門的工具,需要一定的工具和資金的支持,所以高校必須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三)優化社會外部環境
社會對大學生志愿服務是陌生而又新鮮的,良好的社會環境才會使大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志愿活動中,并且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和宣傳大學生志愿服務,使人們正確的認識到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意義。最后,應加快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立法步伐,使大學生志愿服務有法可依,以保障大學生志愿者的合法權益和調動大學生志愿者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黃小玲.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德育功能研究[D].南昌大學,2013.
[2]張倩,李妍辰,孫靜,程明.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勞動經濟,2013,(21).
[3]李陽.以志愿服務為載體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J].揚州大學學報,2015,(03).
[4]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1]劉淑艷,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副院長,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姜思尋,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教育,2015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