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次難忘的任務,那本珍藏的書……
□朱懋偉

經過偽裝的書
1945年春,中共揚州地下黨方崗同志要其妹妹方福壽通知我,隨他們一起秘密前往根據地接受任務。那年我17歲,在揚州中學上學,揚州中學被日軍占領后,學校就搬到了羊巷。
第二天一早,方崗、方福壽兄妹和我由揚州老北門出城,繞道西北鄉到城北淮南根據地揚州城工部駐地槐泗鎮接受任務。行前,我們三人約好,如遇日偽軍盤查就說是一家人,到方巷保姆家尋人的。好在當時日偽軍已處強弩之未,我又有“良民證”和“學生證”,崗哨未認真盤查,我們就蒙混出城了。
西北鄉有一條公路,為防日偽軍沿公路進犯,根據地抗日軍民將公路每隔一段挖一壕溝,我們經過時只能在臨時搭起的木板上小心翼翼走過去。繞過西北鄉后,我們三人一路向東急行,近中午時分才到達揚州城北槐泗橋?;便魳蚴沁M入槐泗鎮的必經之路,橋頭有兩個少年持紅纓槍站崗,見有人來就搖動手中小旗通知橋另一側的人,很快就有人過來詢問,在問清來歷后就將我們帶到槐泗鎮內一民居中,淮南根據地駐揚州城工部張劍飛部長已在等候。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張劍飛同志,他約三十出頭,一身農民打扮卻不失知識分子風度。他首先向我們介紹了當前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和國內抗日戰爭大好形勢,隨后又向我交代了在當前形勢下從事地下工作的方式方法和需注意的事項,同時讓我繼續收集揚州日偽政權相關情報。方崗和方福壽先后向他匯報了工作,隨后我們就返回了揚州。我再次見到張劍飛同志是1945年夏天,我獨自一人到槐泗鎮送情報,在聽完我的匯報后,張部長交給了我一項特別任務,讓我帶八本經過偽裝的書返回揚州并投寄給揚州汪偽軍政頭腦。由于時間非常緊迫,張劍飛同志將書貼身捆綁在我身上,讓我隨即趕回揚州。在經過老北門關卡時,我憑著“良民證”和“學生證”免了搜查,將書安全帶回家中。
當晚,在準備投寄前我翻開書看了一下,書是三十二開本,書名是《美軍登陸與中國前途》,翻開后首頁字是橫排的,底部印有大眾周刊出版社和民國三十四年七月,再翻開內頁,卻是毛主席在黨的七大上作的報告——《論聯合政府》。
根據收集到的揚州汪偽頭目的地址,我把七本書分別裝信封,連夜投到他們的住處和辦公地,還剩下一本藏在了家中書桌的夾層內。隨后的數天只要有時間,我都悄悄把書取出來閱讀,每每都被毛主席在《論聯合政府》中的偉大方針和精辟論述打動,總是不知不覺讀到深夜,每次閱讀思想都能得到升華。
我有一關系比較好的同學叫謝世廉,他思想進步,對日本法西斯仇恨,我就悄悄將這本書借給他看,然而沒過幾天卻出事了。
那天,我上學途經大舞臺戲院時,聽到幾個老百姓在議論,說日本人昨晚抓了一批共產黨和抗日人士,就關押在大舞臺戲院內,到學校后未見謝世廉來上課,我就慌了。放學后我連忙趕到南門大街他家中打聽,未想到出來開門的就是他。原來他在家中裝了一個礦石收音機還架設了天線,日本人懷疑是電臺,半夜闖到他家中搜查,將他連同礦石收音機一齊押到大舞臺戲院審訊,因未問出什么結果,早上十點多鐘就把他放了。我借給他的這本書,因他藏在比較隱蔽的地方,日本人未搜到,故躲過了一劫。之后不久,謝世廉就投奔到抗日根據地淮陰抗大學習。
我珍藏這本毛主席的《論聯合政府》已有72年,這將是我永遠的珍藏。睹物思人,見到它更使我懷念引領我走上革命道路的二哥宋原放(即朱懋杰),抗戰時期揚州地下黨員方崗、方福壽兄妹和淮南根據地派到揚州城工部的張劍飛部長。
(編輯 陶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