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梁柱
(重慶市水利電力建筑勘測設計研究院,重慶 401120)
高壓噴射灌漿技術主要作用于水利工程項目的防滲建設,對大壩的滲漏問題進行有效修復。具體來說,就是利用高壓漿液與高壓水的形式,通過形成相應的超高速噴射流束,以對地層造成切割與沖擊影響。于此,混凝土漿液就能滲入到土層中,通過形成墻板狀與樁柱體形式的混合結構物,來治理大壩滲漏問題。然而,受施工地質環境復雜、相關作業開展難度大且施工技術人員工作經驗有限等問題的影響,使得高壓噴射灌漿技術的應用效果并未達到應有的滲漏治理目標。針對這一問題,相關建設人員應從實踐角度出發,即在明確高壓噴射灌漿技術應用原理的情況下,更好的處理技術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更好的提升項目施工進度,保證整個過程的可持續發展,由此該項內容應得到施工人員的重視,在實踐中妥善應用[1]。
這項技術主要應用在壩體上,并實現造孔將灌漿管深入到地基中,從而體現整體價值。在高壓環境下,要掌握氣、水等物質的狀態,能夠保證液體在處理中形成高速噴射漿液,完成項目施工操作。針對水泥基質漿液,應在沖擊或是切割狀態下,與土體或漿液混合,從而起到填充效果。因為土體漿液的階段變化,在地基中擁有不同的狀態,所以會形成均勻且密室板墻狀。由此,壩體滲漏問題就得到了控制,從而達到了防滲的加固處理目標[2]。
據權威數據分析證實,高壓噴射灌漿技術應用于大壩滲漏的土體環境為填土、土、碎石土等地基。為此,以某大壩工程項目為例,其所處的土壤環境為厚心墻砂殼壩,可在應用該技術后,取得了良好的防滲作用。此過程,施工技術主要的作用機理為:沖切摻攪作用,能夠利用高壓射流,通過這種沖擊力對土體環境進行改變,結合不同情況實現沖擊、擾動以及切割等操作,從而保證漿液與土體的有效結合,更好的形成凝結體,為施工奠定良好基礎。施工操作需要及時進行升揚與轉換,能夠在高壓噴射操作后,從噴嘴噴射出氣、水以及漿液,以不同的作用方式,作用于地層結構,以起到升揚作用。例如結合細顆粒的升揚狀態,做好置換處理,明確防滲能力的切實提升。針對不同狀態下的擠壓與滲透作用,注意噴射施工導致的漿液處理效果,通過這種擠壓效果,更好的進行規劃,在靜壓下,結合土地發揮的滲透作用,保證整體的密室程度。即實現握裹凝結目標。該技術的應用結果為:形成了連續與密實的柱狀防滲墻結構。
重慶地區某水庫大壩工程興建于20世紀60年代,因當時工程建設條件的限制,使得相關設計標準偏低。隨著工程建設使用時間的不斷增加,使得各部分結構暴露出來的滲漏問題越來越多,且產生原因越來越復雜。為此,相關建設人員采用了高壓噴射灌漿技術,以使大壩滲漏問題得到控制與治理。
首先,施工技術人員要確定灌漿孔布置方式,即大壩的壩頂軸線處布設一排高噴射灌漿孔,并在下部、壩基以及兩壩肩帷幕灌漿搭接成一道封閉而連續的防滲墻。此過程,孔距與其他設計參數,可根據工程項目施工建設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經上述操作,得出了實際灌漿作業的工藝參數,即施工技術人員要按照表1所示的要求進行控制。

表1 灌漿工藝參數要求
其次,對于防滲板墻連接形式控制,施工技術人員應將其高壓擺噴灌漿深入至大壩基巖接觸面,并在設計過程采用擺轉噴射灌漿,來構筑防滲板墻,進而確保其作用過程的連續性和厚度。此外,施工技術人員要按照常規作業方法,即旋轉高壓噴射灌漿施工,將孔距控制在1.25m,從而提高灌漿作業的可靠性。對于施灌次序的控制,本工程采用的高壓噴射灌漿技術主要按照兩個次序,即單數孔為一序;雙數孔為二序,同序孔距為2.5m,最終孔距為1.25m。如圖1所示,為高壓擺噴施工工藝流程。
噴射灌漿的施工過程。先要在孔底靜噴2-3min,待孔口冒漿且比重達1.25以上時再開始提升,提升速度因地層而異;同時,在施灌過程中若孔口不冒漿應立即停止提升,直至孔口冒漿比重達1.25以上方能提升。當噴桿提升到設計高度后即可移機。對于封孔回填灌漿。封孔回填灌漿是保證防滲板墻頂部質量的關鍵。噴射完后,應隨時用回漿池中的漿液作靜壓灌即可移機,同時應做到隨沉隨補,直到漿液不再析水下沉為止。

圖1 灌漿施工工藝流程示意圖
最后要進行合理的質量控制措施,針對噴射部分,預期施工完成時間,在開挖檢查以及成墻測定中,經過對壩體的加固處理質量檢查后,還要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防滲復核分析,以確定壩體是否滿足結構作用的防滲需求。具體的分析方法為,有限單元法,即運用巖土軟件Geo-Studio中SEEP/W模塊分析該水庫壩體滲流。該分析模塊功能強大以及界面友好等優勢,當其作用于實踐,能夠解決工程應用高壓噴射灌漿技術遇到的復雜滲漏問題,進而提高滲流程度分析的精度。這樣一來,高壓噴射灌漿技術就能提高其作用于大壩滲漏治理的科學合理性,進而降低不良地質水文環境對其的影響。
綜上所述,大壩滲漏治理中高壓噴射灌漿技術的應用,能夠直接作用于出現滲漏現象的土體,并通過灌注漿液與實現其與土體的凝結,最終提高大壩各部分結構作用的安全穩定性。然而,復雜的施工環境,導致高壓噴射灌漿技術的應用效果受到了影響。為此,相關建設人員從實踐角度出發,通過控制科學合理確定灌漿孔布置方式、控制防滲板墻連接形式、施灌次序以及噴射灌漿等操作,提升了技術應用的科學合理效果。
[1]鐘建偉.高噴灌漿技術在病險水庫壩體滲漏中的補救應用探討[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6(09):120-122.
[2]董曉峰,劉偉山.高壓噴射灌漿防滲技術在水庫大壩基礎處理中的應用分析[J].民營科技,2014(0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