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桐
(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
烏力格爾的傳承與保護
——以科爾沁右翼中旗為例
吳 桐
(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烏力格爾是一種傳統的口傳藝術項目,在科右中旗具有較長的發展歷史,廣受當地百姓的歡迎。在流傳的眾多曲目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優秀曲目,促進了地方烏力格爾曲藝的發展,也使眾多的烏力格爾藝人重新回到了藝術舞臺,帶動了烏力格爾藝術的廣泛傳播。
烏力格爾;科爾沁右翼中旗;歷史淵源;傳承研究
烏力格爾的漢語解釋為“蒙語說書”,是一種古老的蒙古曲種。它起源于明代末期,是逐步積累創造的具有濃厚地方藝術形式的曲藝項目。它通過運用各種表現手法,如歌頌、譏諷、比喻、夸張等對曲目的主要內容進行恰當的描寫,語言精練豐富,人物描寫逼真傳神,能夠突出烏力格爾藝術形式的主要特點。烏力格爾是真正來自蒙古族民間的藝術形式,受到科爾沁人民的廣泛歡迎,被稱為蒙古族文化的瑰寶。
烏力格爾口傳項目在科爾沁草原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是極為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我們研究歷史的重要途徑,被稱為蒙古族四大瑰寶之一。在明末清初時期,伴隨著科爾沁草原的快速發展,農牧業經濟持續繁榮,蒙古族與漢族的交往日益加深,很多的經典漢文化書籍和文學作品在民間廣泛流傳,《西游記》等名著被翻譯為蒙文,并以口頭相傳的形式進行說唱表演。這個時期,烏力格爾發展為多種形式:第一,以講述為主的散文體。第二,以說唱為主的一種韻體。第三,以說唱為主,同時結合散文等體裁并用的形式。
烏力格爾的發展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當時的烏力格爾藝人開始對科爾沁草原地區的書目進行整理,改編后再加工成曲。他們在科爾沁草原演出,并招收了大量徒弟,他們對選拔的藝人進行培訓,開展說唱訓練。清朝時期,大量的民間藝人在科爾沁草原開展文藝演出,他們演唱的曲目多是帶有蒙古族英勇歷史的篇章,包括內陸的漢文化思想和眾多的歷史名篇,這些名作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在編寫這些經典故事時,主要是為了表現戰爭的激烈場面和生活方面的景象,同時使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民國時期,烏力格爾得到了迅猛發展。民國初期,圖什業圖王府特別邀請了眾多的蒙古族說唱藝人進行演出,評選出金寶山等著名的民間優秀藝人。通過這種方法使烏力格爾藝術得到了深遠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時,巴彥胡碩等人口集中地也出現了眾多的蒙語說書館,為眾多的藝人提供了廣闊的表演平臺。也就是在這個時期,科爾沁草原的烏力格爾事業發展到了最輝煌的時期,涌現了眾多的優秀藝人,如額爾敦珠日合、布仁巴雅爾、溫都蘇等。新中國成立時,自治區科右中旗高度重視發展烏力格爾文藝項目,使烏力格爾文藝得到快速發展,旗文化局定期舉辦各種民間培訓班,相繼建立了眾多的蒙語說書館,又開設民族藝術團,有目的地培養和帶動大批藝人。在這樣的氛圍中,關鳳歧等全新一代的藝人快速成長。據調查,當時經常演出的烏力格爾藝人有近百人。這一時期,科右中旗的很多烏力格爾藝人相繼創作并演唱了大批的現代曲目,如《草原兒女》、《東方紅》、《二萬五千里長征》等現代題材的曲目,這使烏力格爾藝術深深扎根在廣大蒙古族人民心中,這時的科右中旗到處都在傳唱烏力格爾。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烏力格爾文藝工作迎來了新的曙光,大批烏力格爾藝術工作者迅速成長,他們先后編寫演唱了眾多藝術曲目,使說唱藝術得到了升華。21世紀,科右中旗的烏力格爾藝人在蒙語說書館開展了大量的演唱活動,使很多烏蘭牧騎的專業演員也扎根基層堅持演唱。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和電視網絡的興起,更多居住在偏遠草原的牧民也能觀看到蒙語說書藝人的節目,開辟了烏力格爾藝術的新篇章。
2.1 地緣位置因素
科爾沁右翼中旗地處廣袤的游牧區域,也是民間文化的傳播帶??茽柷哂乙碇衅煸谖覈闹袞|部地區,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尤其是烏力格爾、那達慕、草原民歌等優秀的草原文化在這里沉淀積累,形成了濃厚的藝術氛圍??朴抑衅斓牡乩砦恢锰幱诖笈d安嶺南麓地區,是聞名中外的科爾沁草原的腹地,全旗人口約26萬人,其中蒙古族人口數量約占85%,在全國居于首位。全旗的26萬人口中,大約有近20萬人特別鐘愛烏力格爾藝術,全旗的烏力格爾藝人大概有150人左右。這些藝人長年累月行走在牧區之間,為科右中旗的文藝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該藝術是一人一個四胡,再配以生動的演出形式,特別受到大家的歡迎,尤其是在交通運輸不便利的牧區和半牧區更是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
2.2 人文環境因素
更多的烏力格爾曲目在我旗進行創作和改編,極大地促進了我旗烏力格爾藝術的發展。在我旗的牧區,廣受歡迎的烏力格爾曲目題材新穎廣泛,有很多來源于當地特色的民間故事,像《青史演義》、《達那巴拉》就是發生在身邊的真人真事,也有一部分是根據現實生活改編的真實事件,如《沙家浜》、《東方紅》等。科右中旗的烏力格爾藝人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不斷改編、創作了幾百部曲目,為烏力格爾藝術的振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其廣泛傳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我旗大力支持烏力格爾的演藝事業,興建了眾多的演出場館,使烏力格爾藝人真正有了固定的演出場所,使得烏力格爾等傳統蒙古文化遺產得到了保護和發展,為打造文化特色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建立了烏力格爾藝術基金會,保證烏力格爾民間藝人的社會地位,使他們逐步向藝術家隊伍過渡,在民族學校專門開設了烏力格爾藝術專業,增強藝人隊伍的建設,提高了藝人整體文化修養。
當前我旗還組織民族專家開展烏力格爾藝術研究,大力弘揚、發展關于烏力格爾藝術的各項活動,注冊“烏力格爾藝術”品牌,對烏力格爾的知識產權開展有效的保護。在我旗黨委和政府的不斷努力下,國家社科院已經啟動了科右中旗的“胡仁烏力格爾口頭傳統藝術基地”的建設立項工作,積極推薦烏力格爾文藝工作者參加各級曲藝比賽,通過比賽的宣傳影響,使烏力格爾藝術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發展。
2.3 政治因素影響
烏力格爾說唱藝術是漫長的蒙古族歷史發展的重要結晶,在蒙古族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反映民族特色和地方特點的優秀藝術作品,是草原文化的精髓,也是偉大民族藝術中的重要內容,是一種寶貴的文化財富,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應加大對它的保護力度。
政府首先要發揮主導作用,運用各種手段加強對文化的保護,應建立烏力格爾曲藝保護與發展的總體規劃,牢牢把握民族精神、扎扎實實做好烏力格爾曲藝文化的保護工作,建立健全各種社會法律機制,大力解決烏力格爾藝人的生活困難和待遇問題,為藝人提高社會地位,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創作更多符合時代旋律的精神作品。優秀的民族曲目可以為開創全新的藝術時代做出重要的貢獻,也能增進民族間的團結,共同繁榮少數民族文化,推動民族文化建設,增強和諧社會的凝巨力,實現文化建旗的奮斗目標。在全旗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把民族文化工作貫徹好、執行好,把烏力格爾說唱藝術建設成全國一流的文化品牌,為民族的文化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1] 波特奇.享譽全國的烏力格爾之鄉——科爾沁右翼中旗[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15.
[2] 高長勝.科爾沁文化概覽[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15.
[3] 額爾德木圖.科爾沁文化史[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6.
[4] 王亞男.淺談對蒙古族文化傳承的幾點思考 [C]//內蒙古黨委宣傳部,論草原文化(第六輯),2015.
[5] 格日勒圖,陳文斌.論科爾沁文化及價值觀[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110-111.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Ulger —a case study of Horqin right middle banner
WU To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ongliao 028000, China)
Ulger is a traditional oral art project, which has long history in Horqin right middle banner and widely welcomed by local people. There are many well-known excellent repertoire among numerous tracks, which hav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Ulger, encouraged more Ulger artists back to the art stage and led to the wide spread of Ulger.
Ulger; Horqin right middle banner; Historical origin; Inheritance research
2016-11-12
課題項目:內蒙古民族大學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NMDYB15108)
吳桐(1982-),女,講師,碩士。
J826
A
1674-8646(2017)01-0022-02
項目名稱:科爾沁右翼中旗烏力格爾的保護與傳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