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亮(武漢理工大學湖北武漢430070)
心理技能訓練對網球運動影響研究評述
□花小亮(武漢理工大學湖北武漢430070)
心理技能訓練在網球項目中受到逐漸受到重視,本文通過相關文獻回顧,解析網球運動中心理技能訓練的相關研究現狀,提出相關建議,以為促進心理技能訓練給網球項目帶來更好的發展。
心理技能訓練網球
網球運動是被譽為世界第二大球類運動,在全世界范圍內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人投身網球運動中去,也帶動了網球訓練以及賽事的進一步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網球比賽中心理因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高水平競賽中,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差距甚小,比賽的勝負往往取決于他們的心理素質水平。這使得研究者們開始探索心理技能訓練在網球運動中的應用,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對于提高網球運動員心理技能和素質,在比賽中最大化的展現心理優勢,取得比賽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心理訓練就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對運動員的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施加影響過程,也是采用特殊方法和手段使運動員學會白己調節心理狀態并進而調節和控制自己運動行為的過程。從而為更好地參加運動訓練和完成復雜的比賽任務作好各種心理準備。心理訓練是整個網球運動訓練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作用只有在和身體訓練、技、戰術訓練協凋配合的情況下才能更好的發揮。心理訓練對于網球運動員的參賽表現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使網球運動員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2)可以加強網球運動員的自我控制能力;(3)提高網球運動員的適應能力;(4)增強網球運動員的抗干擾能力。
3.1、心理技能訓練在網球教學中的應用
冀國棟等人在《淺談心理訓練在初中級網球教學中的應用》中提到:以往網球教學的單一,一味的進行技術訓練、耐力訓練、器械訓練和步伐訓練等訓練方法,不能夠全面的提升網球練習者的技能。而網球心理訓練不僅可以使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且會增加更多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將網球教學中的心理技能訓練概括為兩部分:一是促進技術掌握的心理練習,二是改善心理狀態的心理訓練。
張旭輝通過對哈爾濱體育學院運動系2 0 0 4級網球專修學生較低心理技術的表現及產生原因進行分析,發現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自信,注意力不集中和控制能量差。并在此班進行了心理技術訓練,運用了控制自己,控制注意力,控制想象和控制能量的心理技術訓練方法后,學生能把抽象的心理技術具體化,接受心理技能訓練的學生在技術的表現上更加穩定。此研究中反復觀察學生的表現,并和學生討論他們的想法和感覺,讓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給予指導,結合個人特點調整心理狀態。
黃羽對高校1 0 0名網球運動員進行調查發現,影響比賽訓練的心理因素有很多,主要分為外部因素、內部因素和不良的賽中心理狀態三種因素。文中強調不同刺激信號使運動員產生不同心理反應,臨場的各種心理對運動員專項訓練具有重要意義。文中還談到,對高校運動員解決心理問題的首要任務是樹立正確的動機。心里穩定性是網球運動員最重要的心理因素,自信心是保證運動員發揮技術水平的秘訣。由此可見,有針對性的實施心理訓練是網球心理技能訓練的關鍵所在。
3.2、網球運動員心理技能訓練
網球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訓練研究主要集中在賽前、賽中、賽后三方面,目前研究還不夠深入,而且實證研究比較少,大部分都只是理論性研究。
劉陽提到,比賽中在心理因素的影響下,運動員會出現五種心理狀態:第一種,領先時,容易放松或急燥;第二種,落后時,容易放棄或慌亂;第三種,相持時,容易崩潰;第四種,關鍵時,容易手軟;第五種,最后時,容易等待。又在文章中詳細的介紹了勝利者和失敗者兩種不同的心理狀態。在此基礎上,李靜提出心理技能訓練要解決的基礎問題是儲備心理能量,調整心理狀態。我們如何能夠獲得自己控制情緒及情感狀態的能力,使我們在比賽中盡快達到理想的競技狀態。根據不同時期的要求,心理技能訓練分為賽前、賽中、賽后三個階段。由此可見,網球運動員心理技能的提高需要系統而持久的訓練,才能夠達到不同時期的要求。
王佳在對哈爾濱市業余體校8名網球運動員進行心理技能訓練實驗后發現進行賽前訓練的實驗組,在情緒穩定性方面和提高運動成績又直接關系。并建議將賽前心理訓練和傳統的身體訓練和技術訓練結合構成完整的訓練體系。研究者還發現我國教練員缺乏心理技能訓練的相關知識。在對運動員心理技能訓練的同時應該加強對教練員的相關知識的培訓,加強學習,積極應用國外心理技能訓練的知識理論和國外接軌。在網球比賽中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是領先時,容易放松或急于求成,專注力下降,造成思想上的輕敵和行動上的急躁,要贏的心理反而令自己束手束腳不敢打,一旦出現這些問題,必然會將自己帶入落后的境地。而自己落后時,就會出現缺乏自信,對自己的技戰術表示懷疑,情緒的波動必然帶領技、戰術的失誤。比賽中相持對抗和關鍵球的處理,是最能夠體現出一名運動員的心智水平和技術水平的。比賽中出現的種種心理問題都是沒有做好賽前心理技能訓練導致的,必須加強對賽前心理技能訓練的重視和投入,才能對網球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游刃有余。而比賽后的心理訓練主要針對運動員不同的心理狀態,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預手段進行對運動員進行及時調整。有針對性地訓練在這個階段顯得尤為重要。另外一方面,賽后要安排適當的積極休息,消除不良心理狀態,緩解心理負擔,消除心理障礙。
3.3、網球運動心理技能訓練方法的研究
(1)表象訓練法。
表象是一種不需要外部刺激直接參與,在頭腦中直接對人體一切感覺(視覺、聽覺、觸覺、本體感覺等)經驗進行再現或重構的心理過程。表象訓練是運動員為了提高技戰術水平。有目的地、有意識地對已經學過的正確動作表象在大腦中進行重現的過程。姜藤野提到,表象訓練分為技術表象和戰術表象。技術表象目的在于正確完成技術動作,防止動作變形;戰術表象目的在于練習運動員臨場應變的能力,保證運動員正常發揮技術水平。劉建剛也提到,大學生網球運動員通過念動訓練,可以增加學生們的訓練時間,能幫助他們克服比賽恐懼,學會控制壓力,大大縮短新技、戰術的學習過程,最終使比賽或訓練計劃能更好的實施。在訓練中應注意幫助運動員合理的運用表象訓練的方法,并結合一些積極的暗示語,使運動員在心理狀態較差的情況下也能恰到好處的運用表象法。
(2)模擬訓練法。
在賽前訓練中,有意識的將比賽中經常會遇到的情況如:主要對手所運用的打法、戰術甚至是比賽現場的氣氛和嘈雜聲進行模擬,讓選手體驗和感受比賽的氛圍,以達到提高運動成績的目的。李靜提到模擬訓練法分為兩步,首先要擬定各種比賽場景的反應方案和應對策略,然后創設各種機會,讓運動員在逼真的實景壓力中演練各種技術動作,直到熟練并滿意的完成,建立自信心。冀國棟進行模擬訓練時要建立操作程序,操作定勢可以使運動員注意力集中并有助于運動員對即將到來的比賽做好心理上的準備。賽前形成的操作程序通過幫助運動員將注意從與任務無關的思考轉移到任務本身上來發揮作用。創造模擬實戰條件,降低運動員對比賽的敏感性。努力創造正式或模擬的競賽情景,有意識地提高個體自我壓力感的刺激強度,使個體的高壓適應能力進一步提高,在比賽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3)心理暗示訓練法。
心理暗示是指在受暗示者無對抗、無批判、無抵制的基礎上,通過議論、表情、手勢、服飾、環境、氣候等有利條件,從側面間接地刺激受暗示者的潛意識,從而對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心理暗示分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他人暗示主要是教練員通過暗示語對運動員心理施加影響的過程。自我暗示一般在比賽中出現得比較多,因為在大部分正式比賽中,教練員不允許做場外指導,因此在平時訓練時要多注意使用自我暗示。李家榮通過對業余網球隊隊員采用念動訓練和心理暗示訓練進行實驗,發現教練通過言語暗示,能夠對隊員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促進作用,隊員能自覺地按照教練暗示時所指出的方向去積極練習。在暗示放松下,隊員能夠快速恢復體力和腦力,并且解除了精神負擔,打消了思想顧慮,正確認識現實和自己,提高了訓練的效果。但是在心理暗示訓練中要注意教練員發出和隊員接受暗示語的態度,態度的差異會導致訓練效果的明顯差異。姚遠在研究發現暗示語訓練可以起到集中注意力、抗干擾等作用,經過暗示語訓練的學生的接發球穩定性有了明顯提升。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心理狀態,注意分析形成緊張要素的各種差異,摸索進行個體化心理訓練的科學方法與內容,提高學生的心里穩定性。
在網球日益蓬勃發展的時代,網球競技水平在不斷提高,對網球運動員以及參與者的心理素質要求極高。目前關于心理技能訓練的理論性研究比較多,但是大多都是泛泛而談,沒有進行深入的實證研究,應該加強此方面研究;加強對教練員心理技能訓練相關知識的培訓;建立一套針對網球心理技能的系統訓練方法。
[1]祝蓓里,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冀國棟,平安.淺談心理訓練在初中級網球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0).
[3]張旭輝.在網球教學中對學生心理技術訓練方法的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6(6).
[4]黃羽.高校網球運動員心理訓練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2010,7 (3).
[5]劉陽.淺談網球運動員心理訓練方法[J].遼寧師專學報,2003,5 (3).
[6]李靜.網球運動員心理技能探析[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3,29 (9).
[7]王佳.賽前心理訓練對網球運動員成績影響的研究[J].訓練與競賽,2010(6).
[8]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姜藤野.高校網球運動員心理洲練方法研究綜述[J].運動精品,2011(2).
[10]劉建剛.大學生網球運動員心理技能訓練方法的探討[J].運動訓練學,2014,4(2).
[11]李家榮.淺談高校網球教學中念動訓練與心理暗示的作用[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7,20(8).
[12]姚遠.心理訓練法在網球接發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5,24(2).
[13]裘鵬,張春利.網球運動員競賽心理的影響因素及心理訓練方法初探[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8,23(1).
G845
A
1006-8902-2017-(02)-ZQ
花小亮(1 9 9 1-),男,漢族,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