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燕
陜西廣播電視臺
新媒體時代的網絡輿論現狀與引導對策
楊 燕
陜西廣播電視臺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以互聯網、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已成為信息傳播的“主力軍”,這一形勢正悄然改變著輿論引導的有效方法以及輿論引導機制的運行環境。新媒體時代,新舊媒體交互共存,傳播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傳統的輿論引導觀念、機制、方法、手段對于網絡輿論的引導顯得束手無策。改革輿論引導機制已是大勢所趨,為此,要做好科學的網絡管理,保護網絡的安全性及合理性,進而為互聯網信息的健康發展及傳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媒體時代的網絡輿論現狀與引導對策。
新媒體時代;網絡輿論;現狀;對策
中國互聯網發展迅速,出現新的輿論方式——網絡輿論。國內外對于網絡輿論的研究有很多,并給出了不同的定義。學術界至今沒有對其進行具體定論,我們在傳播方式的角度上對其定義,網絡輿論就是公眾(指網民)以網絡為平臺,通過網絡語言或其他方式對某些公共事務發表意見的特殊輿論形式。要想形成輿論,就要求所發表的內容能被眾人接受并傳播,從而形成較大的影響力。盡管國內外對于網絡輿論的定義不同,但都離不開兩點共識:網絡輿論是在網絡平臺上進行的;網絡輿論是網民發表的意見。這兩點都離不開社會,是在社會中進行的,所以網絡輿論也是特殊的社會輿論。
2.1 虛假性信息充斥網絡輿論
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容易出現一些造假信息和謠言傳播。網絡輿論主要源于對社會熱點問題及社會現象的關注。一些網民在沒有對事件進行正確認知的情況下,就肆意發表自己的言論。可以說,這些虛假言淪及信息對網民造成了一定的誘導。它不僅不利于問題的解決,而且容易造成混亂現象。
2.2 非理性的情感宣泄充斥網絡輿論
隨著網絡日漸飛速發展,國內每一件重大事件都會在網絡媒體上引起強烈的反響及激烈的討論。不少網民都會對當前的熱點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一部分網民會理性地思考,提出建設性的觀點及看法,甚至對決策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其中也不乏非理性的思考,多是主觀情感的宣泄,甚至有些以攻擊和謾罵為主。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給他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誘導輿論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
2.3 參與主體低齡化現象日漸明顯
依據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統計,我國25歲以下的網民占網民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18歲以下的未成年網民占網民人數的20%。網民的主體是學生,由于閱歷和年紀的限制,他們的思想及觀念并不成熟,自身的約束能力仍停留在表面,看不到問題的本質,容易受到輿論的影響。事實上,正確引導低齡化的網民也是網絡肩負的重大使命,網絡在某種程度上承擔著教育祖國未來人才的重任。
3.1 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信息傳播機制
針對如今的發展趨勢來說,網絡給網民帶來的自由性其實是很難控制的,我們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依然是網民的自由度問題。我們可以在給予網民網絡輿論自由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信息傳播機制,目的就是不能讓任何錯誤的信息影響網絡輿論的正確走向。尤其是在新型媒體傳播機制和網絡輿論的監督和管理機制這兩個方面要著重加強,一個重要的對策就是實施實名制。實名機制可以有效打擊不法分子,網絡輿論在日后的生活中也會逐漸呈現一個正確的走向,這樣的發展方向才是我們最終想要的。
3.2 應提高輿論引導信息內容生產的質量和品質
對于傳播媒介來說,內容永遠是根本,是決定其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所在。提升主流媒體輿論引導力,在強調技術引領和驅動的同時,必須始終堅持“內容為王”,把內容建設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和引導優勢,這是打通“兩個輿論場”的根本所在。首先,在品質上要追求專業權威。要“最大限度地把傳統媒體在信息采集核實、分析解讀等方面優勢發揮出來,延伸和拓展到新興主流媒體”輥輶訛;其次,在傳播上要注重快捷精簡。多在“微”字上做文章,多生產精準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信息,在傳播中搶得先機,努力搶占第一落點,豐富報道方式,把報道內容直觀形象地呈現出來;再次,在服務上要注重分眾化互動化。認真研究用戶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生產特色信息產品,點對點推送到用戶手中,做到量身訂做、精準傳播,提高用戶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在互動中參與,提高輿論引導的實效性;最后,在展示上實現多媒體化。要綜合運用圖文、圖表、動漫、音視頻等多種形式,實現輿論引導的信息產品從可讀到可視、從靜態到動態、從一維到多維的升級融合,滿足多終端傳播和多種體驗的需求。力爭做到雅俗共賞,滿足網民豐富多彩的精神需求,才能在網絡輿論場上始終保持輿論引導的主動權。
3.3 全面推進信息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新的媒體環境、新的輿論導向機制,要求切實推進網絡統戰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首先,加強執法力量建設。審視當前的網絡輿論環境,通過執法工作的優化與調整,更好地適應新的工作要求。通過執法功能的拓展、執法領域的外延實現對網絡輿論的全方位監督管理,為網絡輿論創設健康、有序的內在環境。其次,全面推進信息管理人才建設,從管理入手,以制度落實為抓手,強化對網絡輿論行為的管理。再次,網絡的世界是虛擬的,多元化的思想交織與碰撞,需要主流媒體正確的輿論引導。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強主流媒體網評隊伍的建設,依托主流媒體的社會影響力,形成正確的輿論引導。最后,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形成多部門協調管理的新機制。統籌網絡管理,一是要強化主體責任,統一部門領導,確保監督管理到位;二是推進網絡文化培育,形成全民參與的管理新格局;三是梳理管理體制,強化管理體制與自媒體環境的契合度。
總之,互聯網已逐步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我們很好地掌握新形勢下信息傳播、媒體運作和輿論形成的規律,采取有效的措施優化,從而更好的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
[1]郭慧.新媒體時代提高新聞輿論引導能力的對策[J].新東方,2015,06:63-66.
[2]張雅琦.新媒體時代網絡熱點話題輿論的引導及應對方法[J].新媒體研究,2015,12:12-13.
[3]高峰.政務微博的社會輿論引導路徑創新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