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娟,高美華,商建成,陳勇,郭世學,趙衛東,劉宏
(廊坊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廊坊,065000 )
檢驗檢疫改革的新形勢下出口危險品包裝使用鑒定的對策建議
李娟娟,高美華,商建成,陳勇,郭世學,趙衛東,劉宏
(廊坊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廊坊,065000 )
當前檢驗檢疫面臨著重大改革,國家質檢總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進出口貿易便利化的措施,出口危險品包裝的鑒定如何既確保質量安全又順應檢驗檢疫改革的新形勢成為新的話題。本文著重研究了出口危險品包裝使用鑒定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分析提出了出口危險品包裝使用鑒定的對策建議。
檢驗檢疫;改革;危險品;使用鑒定;建議
危險化學品根據其不同性質的危險特性,涉及到人類健康、生態安全、社會公共安全和環境保護等眾多領域,我國作為危險貨物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大國,在生產、包裝、運輸、儲存、銷售、使用等環節,每年因管理不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環境破壞事故屢有發生。我國在1985年以前,曾多次發生因包裝不良引起的出口危險貨物爆炸、起火、沉船等惡性事故。導致出口貨物質量受損,遭到國外索賠、退運的事件也時有發生,給企業和國家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加強對危險貨物及其包裝的管理,越來越得到我國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明確規定:“為出口危險貨物生產包裝容器的企業,必須申請商檢機構進行包裝容器的性能鑒定。生產出口危險貨物的生產企業,必須申請商檢機構進行包裝容器的使用鑒定。使用未經鑒定合格的包裝容器的危險貨物,不準出口。”因此,危險化學品出口前其包裝容器必須經檢驗檢疫部門實施使用鑒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明確規定的,對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加強檢驗、鑒定、監管,任務艱巨、意義重大。隨著我國科技水平和生產能力的提高,出口危險化學品數量逐年增加,而從事出口危險化學品包裝使用鑒定的檢驗檢疫人員數量,基本處于零增長的狀態,監管模式也基本沒有改變。2009年8月1日,《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分類管理辦法》(總局令第113號)開始實施,規定對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按照嚴密監管方式進行檢驗監管。《河北檢驗檢疫局出口危險貨物包裝使用鑒定工作實施細則》也明確規定“對出口危險貨物實施逐批使用鑒定。”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隨著我國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出口企業的管理水平整體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企業的質量保證能力得到了逐步加強,特別是在當前國務院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政策背景下,檢驗檢疫工作也面臨著重大的改革,國家質檢總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進出口貿易便利化的措施,進一步簡政放權,改變監管模式、通關模式,貨物進出口的手續大幅度簡化便捷。如何在確保出口危險品包裝使用鑒定質量的前提下,結合出口危險品企業的狀況,并積極順應國家的促進進出口貿易便利化的政策背景,給廣大出口危險品企業提供相對便捷的監管、通關模式,筆者認真分析了相關的政策并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對出口危險品包裝使用鑒定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
1.1 危險品包裝的定義
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包括爆炸品、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毒性物質和感染性物質、放射性物質、腐蝕性物質、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
危險化學品包裝是指盛裝危險化學品的包裝容器,是指根據危險化學品的特性,按照有關法規、標準專門設計制造的,用于盛裝危險化學品的捅、罐、箱、袋及復合包裝等包裝物和容器,通常包括容量不超過450L,凈重不大于400KG的包裝容器、中型散裝容器、大型容器等,另外還包括壓力容器、噴霧罐、和小型氣體容器,便攜式罐體和多元氣體容器等。
危險化學品的包裝對于保證危險品在儲存運輸過程中的安全起著十分重要的保護作用,同時也便于危險品的保管、儲存、運輸和裝卸,包裝是危險品倉儲、物流及貿易的前提條件。
1.2 危險品包裝的分類
根據聯合國《規章范本》有關規定,除第1類、第2類、第7類、5.2項、6.2項以及4.1項的自反應物質以外的其他各類危險貨物,按照他們具有的危險程度劃分為三個包裝類別:
Ⅰ類包裝-顯示高度危險性;Ⅱ類包裝-顯示中等危險性;Ⅲ類包裝-顯示輕度危險性。
另外,按照危險品包裝的材料和形式還可分為金屬包裝、塑料包裝、紙包裝、木質包裝、玻璃包裝、罐體包裝、復合包裝等。
1.3 出口危險品包裝的監管要求
危險化學品的包裝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規定以及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要求。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的材質以及危險化學品包裝的型式、規格、方法和單件質量,應當與所包裝的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和用途相適應。
為出口危險貨物生產包裝容器的企業,必須申請商檢機構進行包裝容器的性能鑒定。生產出口危險貨物的企業,必須申請商檢機構進行包裝容器的使用鑒定。使用未經鑒定合格的包裝容器的危險貨物,不準出口。
對出口危險貨物的企業實施嚴密監管,其包裝實施逐批使用鑒定。
2.1 危險品包裝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2.1.1 包裝與其所裝載的危險品不相容。
不相容是指包裝容器與其所裝的危險品會發生化學反應,從而降低包裝的強度甚至使得包裝物破損,導致內容物泄漏而發生事故。
2.1.2 包裝類別不能滿足危險品的危險特性要求。
包裝容器內所裝的危險品的重量或比重超出了該包裝所能承載內容物的最大重量或比重;包裝安全級別未達到危險物所需求的包裝類別;包裝容器內所裝的危險品的單件容積超出了標準要求等。
2.1.3 包裝的使用操作不當。
包裝在裝入液體危險品后,蓋子沒有旋緊;包裝的塑料袋類內包裝熱封不良或扎口松動;在裝入危險品時,腐燭或損壞了包裝的外表面。
2.1.4 使用包裝性能證已過期的包裝。
包裝在使用前已經經過性能檢驗合格,但是由于長時間不用,待到需要使用時已超出了檢測合格的有效期。
2.1.5 包裝標記錯誤。
包裝上面的嘜頭標記、僅供工業用標記等出現錯誤。2.1.6未加貼危險公示標簽。
包裝上沒有加貼危險公式標簽。
2.2 出口危險品包裝使用中存在問題的應對措施
2.2.1 企也在使用包裝前,要由技術部門充分分析危險品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確保擬用包裝不與本企業產品發生任何化學反應。
2.2.2 要到國家指定檢測機構進行危險特性分類鑒定,以便能確認危險品的類別、聯合國編號、所需包裝的類別。
2.2.3 要訂購經檢驗檢疫機構檢驗、檢測合格的,獲得出口危險貨物包裝性能檢驗單的包裝。
2.2.4 正確理解包裝容器上印(鑄)的包裝標記的含義,確保裝載的危險品重量、密度等符合包裝標記所規定的要求。
2.2.5 企業要加強培訓,使企業的管理人員、一線生產人員均對于危險品包裝,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要掌握包裝使用的專業知識,熟悉危險貨物包裝檢驗安全規范要求以及相關國際標準的內容,確保產品能及時順利出口。
3.1 出口危險品包裝使用鑒定實際監管中存在的問題
3.1.1 企業素質水平不一,監管資源分配不均衡
出口危險貨物的企業的規模、管理水平、經營狀況、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從實際工作中來看:規模較大,管理比較規范的企業,產品質量比較穩定,風險較小,對其產品包裝實施逐批鑒定存在浪費監管資源的問題;規模較小的公司,年出口批次量小,管理相對松散,人員素質較為低下,對相關的法律規范不能完整而持續地掌握,造成產品質量不穩定,容易出現問題,風險較大,需要監管資源的重點分配。
3.1.2 監管人力資源極度短缺,監管壓力責任重大
隨著我國危險品生產企業的科技、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危險品出口的數量大幅增加,檢驗檢疫部門的監管人員數量相對穩定,監管人力資源相對短缺,嚴密監管逐批檢驗的監管方式,給監管人員的工作帶來很大壓力,責任重大。
3.1.3 企業出口形勢不景氣,希望減少監管成本
國際經濟形勢不景氣,企業經營面臨著很大困難,傳統的監管模式時間長,效率低,出口危險品企業希望簡化程序,降低監管成本。
3.1.4 政府要求簡政放權,促進企業的發展
中國國內面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國務院提出了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要求國務院各部門出臺相應的改革措施,簡政放權,減輕企業的負擔,促進企業的發展。
3.2 出口危險品包裝使用鑒定的對策建議
3.2.1 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估為基礎,推行出口危險品企業的分類管理
對出口的危險品的種類、特性進行分析評估,確定出口危險品的風險等級。
對出口危險品企業的規模、質量管理水平、出口的頻次、出口產品的質量控制能力進行評估,實行分類管理。
3.2.2 以信息化監管模式為手段,推行遠程視頻監控的檢驗鑒定方式
引進信息化監管模式,對關鍵的生產環節、檢驗環節、儲運環節進行監控,通過視頻信息化手段,減少到廠檢驗鑒定的頻次。
3.2.3 以檢驗檢疫改革為契機,推行出口危險品的貿易便利化
實行檢驗檢疫信息互聯互通,將出口危險品性能檢驗的證書實現網上核查,既確保證書的真實性,又減輕企業報送性能證書原件的負擔,進而在出口危險品包裝使用鑒定中推行無紙化報檢。
實行各檢驗檢疫部門與口岸海事局的信息互聯互通,將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危險品包裝使用鑒定證書直接通過網上信息化系統傳輸到口岸海事局,減少中間環節,便利企業快速安排艙位,加快通關速度。
3.2.4 以誠信管理和嚴格執法為制約,完善和維護出口危險化學品市場
完善以合格假定為核心的檢驗監管模式,將事前檢驗轉變為事中事后監管,樹立企業是產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引入誠信管理系統,將企業的不誠信的行為公開曝光,觸犯法律的,進行嚴厲處罰和制裁,進一步完善和維護出口危險化學品市場。
出口危險化學品由于其危險特性,在生產、儲存、運輸等各個環節存在著安全隱患,合理使用堅固的包裝是保障出口危險化學品儲運安全的重要手段。企業在出口危險化學品包裝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些問題的出現應該以企業為第一責任人,并在檢驗檢疫部門監督管理下,加強質量管理體系的完善,提升保障出口危險品及包裝質量的能力,而不能僅僅依靠檢驗檢疫部門的批批檢驗達到保證出口危險品及包裝質量的目的。檢驗檢疫部門應該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現代化的監管手段,改革傳統的出口危險化學品包裝使用鑒定的監管模式,促進出口危險化學品貿易便利化,服務我國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1]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1年第591號令[Z].
[2]《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3]《關于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檢驗監管有關問題的公告》(2012年第30號)
Appraisal of Export Dangerous Goods Packaging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Reform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LI Juan-juan,GAO Mei-hua,GAO Jian-cheng,CHEN yong,GUO Shi-xue,ZHAO Wei-dong,LIU Hong
At the presen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is facing a major reform, the national quality inspection administration had issued a series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facilita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t has become a new topic that how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export dangerous cargo packages’identifcation, and make it conform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reform in the meantim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use appraisal of dangerous cargo packag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use appraisal of export dangerous cargo packages.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reform;dangerous cargo;use appraisal; suggestion
TB482.1
A
1400 (2017) 01-0049-04
10.19362/j.cnki.cn10-1400/tb.2017.01.006
李娟娟(1968—),女,河北廊坊人,碩士,國家質檢總局危包鑒定專家組成員,主要從事危險化學品的檢驗鑒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