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鑫
中國核工業第五建設有限公司
仔細分析我國目前的現實情況,出現了各種不同的經濟矛盾,各種問題相互交織在一起,面臨著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的這種相互疊加,如果繼續使用過去那種蔓延式、粗放式的通過犧牲環境和資源來作為代價的發展模式如今早已不能夠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時間,我國的經濟開始增速并且告別了兩位數的增長,經濟步入了新常態。毋庸置疑,新常態是一種全新探索,因此在這樣一種環境下,對于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要進一步進行創新,這就意味著要進一步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放置在一個更為突出的位置之上,從長遠的發展視角來全盤考慮。
PPP模式實際上是一種公私合營模式。從我國目前財政部所推廣的PPP模式來看,這是一種狹義上的PPP,指的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在提供公共產品以及服務之中所建立的全過程合作關系。
PPP融資模式最為主要的實質便是用以對政府企業的邊界來進行規范,繼而使得政府同企業的關系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明確。政府和企業所簽訂的所有的協議的相關規定不能夠僅僅停留在概念的層面,而是都要有程序細節讓二者有章可循,以此來確保相關機制的運作能夠順暢進行。
PPP模式發展至今近40年,不斷推動著我國公共事業的發展,帶來的經濟效果也是十分顯著的,但是相對的,能完全成功運營的項目只占少數。就拿國家體育場“鳥巢”項目來說,采用PPP融資模式得到了有效的資金支持,然后利用政府的便利性快速建設,最終在奧運會賽事上得到較好的服務。但由于沒有對賽后的運營作出較好的規劃,導致賽后運營的重大失誤。可見,目前我國PPP模式的運營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改善。
由PPP模式參與的項目大多有投資高,風險大,周期長,回報率低等特點。所以,政府為了吸引私營部門資金的投入,往往會虛造某些關鍵調查數據,來降低企業評估的風險,將利益表象化地傾向于企業以此得到資金支持。而企業大多是利益驅動的,在利益分配、風險承擔等方面為尋求最大利益化,往往要求項目向自身最大利益的方向發展,也不愿承擔過多風險,從而產生分歧導致項目中斷甚至失敗。
從項目實施前到結束,需要不定期的對技術、資金、政策、法律等方面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而由于我國PPP融資作為一種新型的融資方式,運用的時間比較短,相關經驗不足,政策不健全,也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來約束,讓政府占主導地位的權利過大,使得雙方都不能較真實完善地對項目進行評估。不完善評估背后的種種不利因素都會將導致項目的失敗。
任何一種融投資方式,都需要法律來進行約束,而目前我國并沒有出臺針對PPP融資模式的立法,公私合作只依賴于《合同法》和《特許經營法》來限定。對于PPP模式運營過程中出現的諸如利益分配、風險承擔等問題無法可依,促使雙方相互推卸責任。這將直接阻礙著PPP模式的發展。
我們能夠較為直觀認識完善的法律體系對PPP融資模式的重要意義,而對比我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PPP融資模型應用不難發現,PPP融資模式想要真正發揮自身預期效果,完善的法律體系支持極為重要。因此,筆者建議我國政府為PPP融資模式創造生存與發展的法律環境,并通過借鑒美國等發達國家關于PPP融資模式的法律成果,結合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完成具體法律體系的完善,而這對于PPP融資模式在我國的推廣將帶來極為有力的支持。
對于我國當下的PPP融資模式推廣來說,項目評估環節存在問題對其造成的影響極為惡劣。想要真正實現PPP融資模式項目評估的加強,我們就需要從以下兩方面入手:構建風險預警機制方面。為了實現對PPP融資模式應用的風險控制,我們需要針對該模式應用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合理構建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并同時提出不同的風險應對策略,這樣就能夠將PPP融資模式項目評估環節的風險降到最低;風險評估系統構建方面。考慮PPP融資模式本身的系統性特點,我們還需要將項目風險及風險處理經驗信息納入風險評估系統中,這樣PPP融資模式應用中出現的風險就能夠第一時間實現處理。
相較于其他融資模式,PPP融資模式需要的成本較多,而不同于以往政府需要承擔資金的主要來源,PPP融資模式應用中相關項目的資金來源較為多樣化,這就為成本控制帶來了較為負面的影響。因此,筆者建議應用全過程成本控制方法進行PPP融資模式應用不同階段的成本控制,這樣相關項目的經濟利潤就能夠得到更好保證,PPP融資模式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也能夠實現更好的發揮。
無論是哪一種融資模式,沒有所謂的優劣之分,而是適合與否的問題,只要是適合的那就是最好的。如果只從引進資金方面來進行分析的話,采用PPP模式毫無疑問是不劃算的。這種融資模式通常要求政府必須要具有可持續的、較高的經濟增長的質量。如果經濟的發展出現滯后或者是經濟總體趨勢下滑,那么對于政府而言,其負擔便會急劇攀升。另外,從我國目前社會實踐的角度來進行分析,這種融資模式所產生的最終結果,是需要有一個持續的時間過程來進行檢驗的。
[1]周正祥;張秀芳;張平.新常態下PPP模式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軟科學,2015(09).
[2]馬天闊.PPP模式在我國的應用現狀及對策研究[J].公共管理,2016
[3]劉翔.淺論PPP模式建設融資和開發性金融支持途徑[J].江西建材,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