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霞飛 2.賈東瑩
1.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2.長春龍翔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的的快速發展,經濟也有了發展,社會對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當地經濟的需要,為了適應國家的需要,高等院校設置專業要與時俱進,要社會提供服務,各高校要結合社會實際,市場的需求,通過市場調研,制定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出既有科學素養,又掌握專業的知識技能,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具有較好的職業崗位技術型人才.
我國高校課程設置缺乏與社會的聯系,雖然有些專業設置增加了實踐的比重,更加重視實踐教學,但由于在實踐運用中常受一些客觀、主觀條件的影響,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有的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有的時候由于經費不足,教師也懶得申請,各種各樣的障礙,有時候學生的不配合,教學資料庫缺乏,使得學校也不開展實踐活動。(1)實踐教學制度的形式化執行,一些工程實習走形式,實習安排困難,難以有實習機會,缺乏跟外界的溝通。還有的培養計劃不夠科學,專業課程不夠緊密,壓縮實踐的時間,使得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課時減少了。(2)工程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包括:實驗、課程設計、實習,較多實踐教學安排到期末、大學后期,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實踐和學習。另外,學生到施工現場體驗的機會很少,對很多概念缺少認識,只懂理論,缺乏實踐,實習效果較差。
在我國,部分高等院校評職稱只看成果,通過論文、專利等指標進行建設師資隊伍,高校教師有的科研能力很強、學歷很高,雖然理論水平很高,有的還很年輕,28歲院士的已有人在,但其工作經驗可能并不足,授課也沒有經驗。帶學生實習時,缺少現場工作經驗,難以對學生有較好的指導。另外,企業由于規章制度的約束,當接受學生實習時,需要承擔很高的風險,就不愿找來麻煩,培訓費用往往不太高,很多企業就不愿意接受學生進其現場實習。學生的質量無疑在下降,有的對專業知識只懂皮毛,當然也和學校的培養計劃有關,不注重能力的培養。而工程管理專業主要是是面向工程的,所以建立實踐教學體系對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要.
根據人才培養的要求進行專業體系建設,通過“三平臺”體系: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實踐教學課程平臺。最大機會的將實踐活動、專業科技創新以及實習、畢業論文等相結合,融合到專業教育中,提升實踐的課程質量,,豐富實踐內容。各高校要科學安排課時,提高實習經費,增加實習。通過化整為零的方式,可以轉變傳統實習模式。平常增加實習時間,讓學生多見習,通過體驗現場,更好的消化知識,構建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知識體系。除此之外,學校要多利用校友會,為學生增加實習機會。
根據社會的要求,整合專業職業的能力,形成基本技能訓練、專業技能培養、靈活多樣、多層次的進行實踐教學。學生應系統性、完整性的學習,具備一定的職業技能。各高校明確辦學理念,結合人才需求和自身辦學條件和等現狀,對各學科科學調整課時,要服務地方經濟、形成特色專業。
各高校建設各校的實訓基地,要以自建為主,共建為輔,并能不斷優化實訓條件,逐漸建設好實訓基地。同時,還應多鼓勵校企合作,一是引入資金,二是使實訓更加符合企業的需要,共創學、教、研一體化的實訓基地。還有要加強校外的實習,有固定的企業實習合作方,為企業培養人才,為企業注入人才元素,互惠互利。另一方面,教師資源的建設應更加科學合理化,實踐課程讓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代課。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在學生實習的過程中,能夠給予學生及時的指導和幫助。
高校實行“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模式,學生不僅理解專業知識,將可以建立專業知識體系,實踐、理論相輔相成,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優化后的教學模式,適當增加實踐比例,增加各課之間聯系,改進實驗內容,課程設計更加接近實際工程,緊密聯系專業課程知識,優化理論實踐課時比例,鼓勵學生多多學習崗位上的知識,使其對工程管理專業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實踐課通常以班級為單位,形式太過單一,學校要轉變舊教學模式,積極調整組織形式,鼓勵學生參與團隊,鼓勵合作。另一方面,要強化對指導教師的培訓,共建實踐團隊、實訓平臺,為學生創造更多實戰型的教學項目。平臺的團隊主要由專業課教師組成,由學科帶頭人負責,保障團隊運行。學院派專門的人,協調相關工作。減少學生重復學習的時間,增強實踐能力。學生的資源管理能力有限,教師做好相應指導工作。
為了保證實踐的質量,老師和學生實習結束后一定要進行總結,老師的總結會分析存在的問題及遇到的突發情況,為下一次帶實習積累經驗,學生的思考總結可以鞏固其應用到的理論知識,對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更好的掌握。因此,對于考核的方法和制度,學校要落實好。從實習態度、答辯、實習筆記等三進行考核。提交的實習筆記、實習報告有相應老師審核、評價后保留檔案。
綜上,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各高校在人才培養上要樹立實踐教學的觀念,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行更加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
[1]黃富勇.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今日財富論壇,2017(04).
[2]雷燕.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探索[J].自然科學版,2017(08).
[3]趙一安.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研究[J].研討,2017(05).
[4]師麗.工程管理專業校內外雙平臺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價值工程,2017(09).
[5]顧艷陽.淺析高職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一體化”實踐教學應用[J].考試周刊,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