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振忠
沈陽嘉尚置業有限公司
現代住宅小區生態園林景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發展,從現代住宅生態園林景觀建設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環保意識的強弱,還可以看出其對整個城市發展帶來的影響。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相應的人們越來越渴望滿足精神上的文明需求。因而,有必要加大現代住宅小區建設生態園林景觀的力度來提高城市的綠化,從而使人們的居住環境的質量得到提高。現代住宅生態園林景觀的建設除了能滿足人們一定的精神需求以外,還具有更深一層次的意義,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現代住宅生態園林景觀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城市的環境,維護城市的生態平衡,減少城市的環境污染;城市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給人們的學習、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因此,為城市居民建設一些可以使心身放松的娛樂、休閑場所來調節自身方面的壓力;現代住宅生態園林景觀建設能夠給人們創造一個接近大自然的生活空間,使人們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得到了提高。
在現代住宅小區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所運用的思維邏輯是產業鏈思維,即將現代住宅小區生態園林景觀整體上當作一種產品,然后,按照不同小區的地理位置、小區建筑、園林風格、服務理念等進行適用性分析,并令其滿足該小區的實際需求。以此杜絕理想化的設計方案,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為居民提供符合其需求,且與其資源配置相一致的設計方案。
現代住宅小區中的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求滿足節約原則,具體包括資源方面的節約,能源方面的節約等。在實踐過程中,要求設計時能夠在景觀電力提供、水源調用等方面做到節能化的資源優化配置。例如,在生態園林景觀中對于建筑雨水的收集,并將其引入到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之內,對其進行儲蓄、利用、營建水塘等。再如,在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會根據節約原則,注重地勢的因勢利導,以此提升設計后的建設便利性。
居住區的園林植物具有凈化空氣、調節小氣候等生態功能。隨著城市環境質量日益下降,霧霾現象越來越嚴重,空氣中漂浮的各種有害顆粒,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綠色植物被譽為生物過濾器,它可以吸納空氣中的塵埃和有害氣體,釋放氧氣、凈化空氣。地被植物覆蓋地表后也能減少空氣中顆粒及灰塵流動,防止粉塵擴散及空氣污染。
近些年,在“設計尊重自然”理念的影響下,城市住宅生態景觀的設計出現了以建筑為主題的建筑生態設計、城市與景觀相結合的生態設計、工業與景觀相結合的生態設計以及傳統文化與工藝相結合的生態設計等幾大類。這些設計的出現,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城市的人文環境,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環境。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社會文化意識的進步,現階段住宅小區生態景觀的設計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生態景觀設計在住宅小區中的應用,需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從真善美的視角突出景觀對人性的尊重,全面考慮住宅區居民的需求,營造人們交流的空間,以滿足他們對生態景觀的情感和文化需求,增強人們的城市歸屬感。在住宅小區的生態景觀設計中落實生態化的理念,將生態景觀設計切實應用在住宅小區中,需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風景園林設計的最初目的是貼近人的生活,滿足居民的精神需求,然后不斷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城市藝術氣息和居民的審美,這在新時期十分符合居民的精神需要。但是物質基礎決定著建筑,園林設計不能單純地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而是應當貼近實際,保證園林具有實用性,否則整個園林工程就會大打折扣。在園林設計中,可通過合理布置園林布局、植物等來提升園林的效果,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優勢,讓居民的生活中充滿藝術,滿足居民貼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在喧囂的都市中為居民提供一處休憩的場所。
以營造舒適優美的居住小區景觀園林為目的,在選擇園林植物時,必須要基于專業原則來進行,結合小區所處地理位置,確定區域氣候特征,對比不同植物生長土壤特點、濕度、植株高度等基本條件,選擇適宜對最高的植物種植,確保其可以適應小區生態環境,可以在進過馴化、育種、灌溉等處理后保持較高成活率。同時,根據空間功能需求來選擇和搭配植物種類,通過喬木、灌木、草被植物以及花卉植物之間的靈活搭配,有效突出空間功能性,滿足居民活動需求。尤其是要靈活應用植物色彩特征,從季節變化出發,利用多種植物種類來營造不同園林景觀。
設計師應當強化板塊規劃,科學布局風景園林。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各個方面都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人們對環境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變化。多元化的態勢促使當下的人們不滿足于單一的風景景觀,因此設計師就要將多元化的理念融入到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根據當地的風景特色合理進行布局和規劃設計,確定表達方式方法,從而提高風景園林建設的需要。
現代住宅小區注重社區生活的和諧,其中除了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人與環境的和諧。因此,在民眾要求品質化生活的同時,增加現代住宅小區中的生態景觀建設可以滿足居住需求,提高社區服務水平;而且,借助這種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及應用,能更好地實現建筑的生態化發展,并通過生態園林景觀與建筑本身的有力銜接,實現建筑的節能等。
[1]張中亮,孟琳琳.城市住宅小區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及其應用[J].現代園藝,2013,(04):88.
[2]郭洪波.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在現代住宅小區人居環境設計中的分析應用 [J].中外建筑,2010,(04):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