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志
安徽水安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淺談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縫控制
楊明志
安徽水安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眾所周知,水利工程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偉大建設,受到國家和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肯定,近些年來得到大規模興建,在這一過程中,混凝土出現各種類型的裂縫是一項比較嚴重的病害,因此,必須運用合理的技術措施對裂縫防治的同時不斷減少裂縫的發生率。做到從原材料選擇到后期養護階段,每一個細節都要全方位考慮。即使因為一個細節不到位引起裂縫的出現,加上沒能及時做好應對工作,都會影響到水利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為了保證水利工程的正常開展,必須做好混凝土裂縫控制工作,不斷提升我國水利建設發展水平。
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縫;形成原因;防治措施
對于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建設而言,水利工程的興建算是一項重要的發展工程,不但會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更服務于民生發展。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設并非一帆風順,最為常見的環節就是對混凝土裂縫的把控,因為混凝土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水利結構整體穩定性能,所以,必須予以嚴格控制,保障工程的安全穩定性。
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塑性收縮現象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表現形式,在施工中,為了滿足施工建筑的需要,可以通過漿液澆筑的方式使混凝土固化,但是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擾,會使混凝土出現水泥水化的現象,進而導致內部溫度隨著水分不斷蒸發,混凝土體積收縮,承受力下降,導致外在壓力大于自身承載力,混凝土出現裂縫現象,對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按照常理來說,在水利工程建設的施工作業中,外界因素對其起到重要作用,比如說溫差的變化也將會對混凝土造成一定的壓力,就像溫度過低會導致混凝土漿液溫度下降,使其內部出現結冰等現象,最終由于壓力過大而出現裂縫,所以,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相關部門在水進行利工程建設施工時,必須對溫度給予足夠的重視,并且要根據水利工程的具體實際情況來對溫度進行實時監控。
在混凝土自身狀態發生變化時,塑性坍塌是一種常見的現象,而且這種塑性坍塌會對混凝土裂縫產生影響,以及造成滲水等現象的出現,由于重力比較大,所以會使混合料顆粒浮動,從而影響到拆模工序。
在進行水利施工時,堿-骨科反應是造成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之一,堿-骨科反應是混凝土空隙中含有的堿性溶液與活性骨料之間產生的化學反應所形成的,而且此二者發生反應會產生硅酸凝膠,硅酸凝膠會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溫度升高時,混凝土會慢慢膨脹,待溫度下降時,出現裂縫),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裂縫是由內而外延伸的,極不規則,而對于整個水利工程來說,如果混凝土出現裂縫,不僅會對整個工程使用壽命及耐久性造成影響,而且隨著滲透量日漸增加,還會使建筑結構整體的穩定性下降,與此同時,工程抗震性、安全性等也將大打折扣,所以,為了保障工程的整體質量,必須做好混凝土裂縫的防治工作。
眾所周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與標準要求相一致,會對混凝土的整體性能和安全穩定性造成影響,對于配合比的把控,除了要嚴格遵守科學的配比要求之外,還要針對施工現場建設項目的具體施工情況做好綜合分析工作。為了能夠做到保證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穩定性,必須在確定混凝土基本配合比之后,與施工現場當時的情況進行結合,像是所處環境的干濕度、酸堿性、含氧量等,還要根據溫度的變化做好相應調整,如此才能保證施工的高效性。
澆筑之前做好混凝土的前期拌制工作也很重要,在拌制過程中需要把控好幾個重要方面:第一,在投料的時候,要按照不同原材料的等級和使用性能依次放入,不能亂了順序;第二,嚴格把控拌制時間;第三,特別注意把握澆筑的時間。澆筑時需要了解當天的天氣情況、空氣濕度,方便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要是當天剛好下雨,就要適當的增加檢驗次數,從多次的檢驗結果對骨料和水量做好調整工作。此外,拌制時還要特別注意兩點要求,一方面需要對煤灰進行多次檢查和配比,在多次的試驗中找出最合適的搭配比例,還要在需要的時候摻和外加劑,
含量誤差不能超過總摻量的5%。另一方面需要對混凝土進行均勻攪拌,前提是要確保外加劑添加過程的準確無誤和添加均勻,才能有效防止因局部過量,而產生一系列后續問題。一般情況下,混凝土的攪拌時間宜延長1分鐘。
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的環節中,通常都會選擇進行全面分層,二次振搗的方法,因為混凝土在沒有完成初凝階段,可以進行振動操作,一旦初凝完成就不能再進行此種操作。而二次振搗的作用非常大,因為一次振搗結束后大多會因為水分的上漲導致混凝土出現空隙,進而混凝土會因為下沉的作用力與鋼筋產生分離。而合理的進行二次振搗操作,就能夠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們所說的二次振搗就是在下層混凝土還未達到初凝的時候再一次進行振搗操作,能夠極大地恢復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這種方案的不足之處在于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操作成本過高,再采用時要以實際情況為依據,看是否有操作的必要。
進行混凝土的澆筑環節,合理的振搗有利于提升混凝土的密實性,通常振搗沒有嚴格時間規定,因此,表面泛漿最好間距要均勻,振搗力的范圍要以重疊二分之一最適宜,想要保證混凝土在澆筑之后不會出現裂縫,在完成澆筑操作后,要在表面做好壓實操作。
為了有效保障混凝土的技術操作質量,在結束所有的工序操作之后,還要做好相應的養護措施。培養相關工作人員對于混凝土養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在養護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定時間進行灑水操作,灑水時要保證均勻、全面,在灑水環節結束之后,想要繼續保證混凝土本身的水分不會被快速蒸發,可以在其表面鋪一層草墊,以方便水泥可以正常水化,如此不但不會影響混凝土自身的誰用性能,還能保證所需要的溫度條件,最大程度防止裂縫出現。
(1)注入法。此種方法的具體步驟包括真空注入和吸入兩種方法,相關的操作者對于裂縫細小的裂縫,可以選擇壓力注入法;運用真空注入技術,可以使得裂縫內部呈真空狀態,接著可以吧輔料注入到裂縫中,達到修補的目的;(2)充填法。對混凝土出現的裂縫進行認真分析,如果在0.5mm以上,就需要考慮運用填充法予以處理。也就是需要在縫隙中填充一些密閉性強的材料,要是在鋼筋混凝土中,要在處理完生銹位置之后,在進行填充操作。(3)表面覆蓋法。在一些微小的裂縫表面,可以利用涂保護膜的方式,不斷增強混凝土的防水性能,還有利于養護工作的開展。一般情況下,需要利用鋼絲刷在混凝土表面打毛,完成對其表面的清理工作,接著用清水沖刷,充分晾干,然后在表面覆蓋修補材料,保證不會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混凝土裂縫情況,會對工程的整體安全產生極大的威脅,因此,需要我們的每一位員工予以充分重視,在對裂縫防治的過程中,還要不斷強化對水利工程整體施工質量的管理力度,完善相應管理機制,提高員工施工技術操作能力,運用新材料、新工藝,不要因為操作中的失誤或者疏忽引發混凝土裂縫的出現。
[1]何良,胡平,胡海濤.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縫控制淺議[J].低碳世界,2014(17).
[2]譚昌麗.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縫控制策略探討[J].江西建材,2014(4).
[3]余春華,葉奎利,袁鳳友等.新邳洪河閘隔水墻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縫控制[J].水利建設與管理,2007(8).
[4]李勇,劉銳.王二河水庫溢洪道工程混凝土裂縫原因分析和控制[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