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軍
山西錦興能源有限公司
實施全過程煤質管理提高煤炭產品質量
張 軍
山西錦興能源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采煤開采深度的增加和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原煤質量總體走下坡路。而與此同時,用戶對煤炭產品利用需求越來越大,利用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對煤炭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煤炭質量問題上,產需矛盾日益擴大,供求差距也日益加大。本文通過分析煤炭企業煤質管理影響環節和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自己的對策,從而為提高煤炭產品質量提供建議。
煤質管理;煤炭產品;提高質量
在現代化設備大量投入井工安全生產的當代,實施煤炭生產全過程煤質管理,是煤炭企業求生存、謀發展的第一要務。我們應主動適應這種變化,跟上時代的走向,立足于市場,圍繞提高煤炭質量,以長遠的眼光創新管理模式、健全煤質管理機制、強化管理舉措,走出一條獨特的煤質管理之路,實現經濟與發展、產品質量與銷售價格的良性互動。
加強煤質管理,必須健全完善各項制度,建立健全煤質管理制度、煤質管理人員責任考核制度,對毛煤、原煤進行質量管理,對與煤質相關的崗位和行為做到考核和管理完善,真正實現全面質量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分公司都應成立由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煤質管理隊伍。回采、掘進、洗選等與煤炭生產相關的輔助基層隊伍、科室都應成立以行政部門負責人為組長的煤質管理領導小組,形成整體的集團公司煤質管理三級管理體系。明確每個員工在質量工作中的具體任務及職責,切實做到人人有專責、事事有人管、辦事有標準,工作有檢查、考核有獎罰。在實踐中,一是建立適應煤質管理的各項管理制度,把煤質指標層層分解到區隊、班組,所涉煤質管理相關單位實行聯保,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落實責任,嚴格考核;二是運用各種科學的監控手段,建立準確,快速的質量反饋系統,把反饋煤質信息和安全信息放在同等地位來落實,每天的會議中必須通報煤質信息,定期召開煤質專題分析會,分析其原因,制定相應的措施,把煤質存在的問題、原因及時反饋到領導和有關單位,按照“定期限、定人員、定措施、定責任、定效果”的五定原則,及時組織落實,確保煤質的穩定;三是建立煤質風險考核機制,實行煤質風險抵押,對各基層單位細化,量化考核,實行全員、全過程的煤質管理,并提高制度執行力,確保各項規定和措施執行到位;四是建立經濟激勵機制,實行質量與工資掛考核,獎罰分明。
成立煤質管理領導小組,全面促進煤質管理,煤質管理責任明確到各級管理人員,提倡樹立“煤質管理是各級管理者的責任”的思想認識,認真做好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并且要協調配合,共同抓好煤質管理。同時,將煤質管理責任落實每一個基層單位、每一個具體崗位甚至每一個人,使質量管理工作有跡可循。只有改變原來重產量輕質量的煤質管理方式,加強生產、運輸、洗選過程的質量控制,才能全面提高煤質管理水平。
合理配采是提高煤質管理和質量的根本所在。安排工作面接續時,首先必須考慮煤質要求,在此基礎上編制生產建設計劃,最大限度地優化掘進巷道設計。在各工作崗點執行“目光所及之處無雜物”的煤質控制標準。
質量管理的最終反映是煤質檢驗,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質量管理和運行效果需要通過質量檢測做出判斷,煤質檢驗工作不僅是公司內部煤炭質量界定的重要手段,更是煤炭產品價值得以展現的重要環節,將會影響企業和用戶雙方的經濟效益。為了提高采制化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操作水平,采取了以下措施:
1.每年初制定全年的培訓計劃,精確到每季度、每月份的學習計劃,以自學為主,每月測試,并將測試成績公布在公開欄里,每季度進行綜合考評。
2.每季度了解各基層單位化驗室其工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每年至少舉行一次集團公司范圍內的采制化人員技術考評,考評分實際操作考試和理論考試,要求所有在崗的采制化人員積極參加,并按有關規定對成績優秀者給予一定的獎勵。
4.每半年進行一次集團公司內部的化驗室統一檢查:一是化驗室日常管理,包括業務培訓、日常考試、數據管理、安全衛生、儀器設備管理等;二是化驗結果準確性檢查,主要是做統檢煤樣根據檢查結果進行評比,排出名次在公司網站公布。
5.定期邀請國家煤炭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專家對公司采制化人員進行培訓,提升采制化人員的專業技能。
加強煤質管理,從回采過程抓起,對上井的毛煤質量進行嚴格檢測和檢驗。回采作業工作面必須將提高煤質管理的措施納入作業規程。加強回采工作面管理,采取各種支護措施防止冒頂、漏頂現象發生。加強技術管理,避免工作面全面直接過斷層,禁止機組割頂、底板。對刮板輸送機、運輸巷刮板輸送機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加大揀矸力度,禁止粒徑較大的矸石進入運煤系統。加強工作面塑料網、鐵絲和塑料袋等物料的管理,避免外來污染。在采煤工作面嚴格執行以“轉載點上揀,帶式輸送機上揀,工作面上揀,矸石不上锨,矸石不上井,矸石不上帶式輸送機,矸石不上刮板輸送機”為主要內容的“三揀四不上”制度,執行以“不打底,不打頂,出現斷層單獨處理”為主要內容的“兩不打一處理”制度。
只有通過科學的煤質管理,形成一套健全的質量管理機制,同時嚴格按照職責范疇和程序規定抓落實,最終形成科學化管理、規范化行為、標準化工作、標準化質量,才能真正確保煤炭質量,確保企業穩定健康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質量管理機制的建立和運行,明確了在煤炭生產各個環節中的質量責任,樹立了企業全員質量意識,實現了煤炭質量的量化管理,使公司經營者的質量意識得到了強化。總之,通過實施全過程煤質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機制和完善的考核體系,才能推廣煤質市場化精細管理,樹立集團良好的企業形象。
[1]李海嬰,閆麗萍.強化過程管理 提高產品質量[J].太原科技,2007,(03):34-35+37.
[2]田立新,李建光.實施全過程煤質管理提高煤炭產品質量[J].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08,(05):27-28.
張軍 1975.01.04 山東濰坊人 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