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川硯
云南今禹生態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淺析水土流失危害及水土保持作用
劉川硯
云南今禹生態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劇,在關注城市經濟發展的同時,更要著眼其對自然環境問題的影響,特別是涉及安居樂業的城市水土流失問題。水土保持是維持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措施,能從根本上緩解我國資源緊張的問題,預防水土流失帶來的危害,從而維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所以在實際應用中一定要加強對水土流失危害的分析,針對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出有效的治理策略,加強統一管理,為水土保持建設工程的順利展開提供可靠保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淺析水土流失危害及水土保持作用。
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推進,城市范圍不斷擴大,城市人口數量急劇增加,房地產、市政設施等開發建設項目發展迅猛,隨之產生的城市水土流失問題亦日益嚴重。
城市水土流失與丘陵山區的水土流失相比,有四大特點:一是水土流失范圍呈點狀或線狀分布,不成片,即使成片也是小片,水土流失面積率低;二是造水土流失的原因,以人為因素為主,自然因素使其加劇;三是水土流失的危害嚴重,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影響的企事業單位和人群眾多;四是水土流失治理標準要求高,與防洪排澇緊密結合,相應的單位面積投資巨額。
由于城市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生產活動頻繁等特點,水土流失的危害也表現出復雜性和多樣性。大規模的平整土地改變了地表原始狀態,有的開發建設項目在倉促動工后由于資金缺乏而荒廢造成相當大的水土流失。城市建設中建筑物、水泥等不透水層的普遍存在,攔截了降雨,容易形成有效徑流并在短時間內匯流,特別是對建筑工地的人工堆積填土坡產生強烈的沖刷造成大范圍的水土流失,加之城市地面平坦,強行去除掉了自然形成的坑洼截留加劇了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同時應該注意到在城市中,由于人類活動的不間斷性造成水土流失源的形成是持續的。城市水土流失區別與山區及農村,具有侵蝕強度大、危害嚴重且難于治理等特點。
3.1 保護當下水土資源,維持經濟持續發展
水土流失威脅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水土保持對社會經濟發展來說意義重大。要避免加重水土流失就要加大監管力度,制定相應的政策,同時提高現有資源的使用效率。對于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經相關檢測后才可以排放,關于農業用水的使用也要在灌溉前做初步診斷。近半個世紀以來,農田濫用各種化肥和農藥,使許多地區的農田出現土壤酸化現象,土地微生物比例改變,土壤結構遭到破壞因而水土流失嚴重,使農田生產效益嚴重下降。針對這一現象,應加大農村水土流失危害的宣傳力度,建立廢舊電池回收機構。水土流失已阻撓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針對解決水土流失的問題,保護現有的水土資源,要加大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盡量減少水土資源惡化帶來的嚴重危害。研究如何保持水土資源,改變我國水土流失逐漸擴大的現狀,對于經濟發展的意義重大。
3.2 關注環境惡化,預防水土流失對人們的影響
食品的質量、飲用水的再循環利用與現有水土流失現象有很大關系,工業廢水直接排放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會影響水源的生態平衡。水土污染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由于工業廢土未能得到有效處理,到了南方的雨水季節,容易造成山體滑坡、塌方和泥石流事件,給人民群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對此要積極預防水資源污染,加強水體資源的監管和改善,預防土地資源的不合理開采。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最終禍及的卻是人類本身,面對水土流失問題帶來的嚴重后果,水土保持是目前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4.1 重視城市水土保持規劃
城市水土保持規劃屬于專項規劃,應當高度重視。規劃應與城市功能分區、城鎮建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防洪排澇工程、水資源保護、園林綠化等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地方特色,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根據經濟狀況,分期分批實施。
4.2 構建科學的技術體系
科技是支撐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發展的動力,通過增加科研方面的投入,調動科研人員對于城市水土保持的新模式和新技術探索的積極性,另外還要在此基礎上規范水土保持技術標準,通過先進的設備處理城市廢棄物,在技術可能的情況下對廢棄物加工甚至變廢為寶。
4.3 加強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城市水系治理與防洪設施建設,保障排水暢通;二是注意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上,盡量減少硬化面積,增加“海綿體”面積;三是大力開展城市增綠建設,注重綠量、綠質與美化效果,提高綠地率;四是加強對城市固體廢棄物的集中管理與處置,防止形成流失與污染;五是加強城市周邊的水土保持工程與植物措施實施,避免洪水進城泛濫。
總之,城市水土保持是對城市建設和人為活動導致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是避免自然因素造成水利資源和城市設施破壞的基本手段,同時是維護城市自然和生態系統和諧發展的基礎工作,能確保城市水土資源獲得最大程度的科學運用,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
[1]楊曉輝.試析水土流失的危害與水土保持的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2:235.
[2]張春萍.試析我國水土流失現狀及水土保持的作用[J].民營科技,2011,05:135.
[3]高占國.水土流失危害及水土保持建設工程研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4,0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