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實 王 穎
沈陽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
地鐵車輛內裝設計的依據是人體各部位的測量數據、各種心理學和生理學的一些規則和標準等.而人體測量數據又是內裝部件設計的最主要的依據.人體測量的數據常以百分位數PK作為一種位置指標、一個界值。設計中最常用的是P5、P50和P95三種百分位數.第5百分位數代表“小”身材,表示有5%的人群身材小于此值,而有95%的人身材大于此尺寸;第50百分位數表示“中”身材,指大于和小于此人群身材的各占50%;第95百分位數代表“大”身材,是指有95%的人群身材尺寸小于此值,而有5%的人群身材尺寸大于此值。此外,對于涉及到人身安全的產品的設計,還經常采用第1百分位數和第99百分位數。
(1)地域原則我國地域廣泛,不同地區人體尺寸相差很大,因此在設計地鐵車內裝飾部件時,首先要確定所設計產品的適用目標區域,針對不同區域人群,選擇其合適的人體百分位數。(2)極限原則由人體身高決定的結構(如地鐵車輛的側門和車輛通過臺門口高度)需要用第95百分位數進行設計。而由人體某些部位的尺寸決定的結構(如車輛側門扶手和門上把手等最低點的高度等)需要用第5百分位數值進行分析。這樣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求。(3)可調原則對于與健康和安全密切相關的設計,使用可調原則,所選用的尺寸應該在第5百分位和第95百分位之間可調.如國外很多地鐵車輛采用了可調節軟座座椅,座椅面距地板的高度及仰角等方面可調,這樣可以滿足不同身高人體需要。(4)平均原則對于像按鈕、插座、座椅扶手高度等,可以采用第50百分位數值進行設計。(5)安全原則在不涉及乘客健康和安全時,選用適當偏離極端百分位的第5百分位數和第95百分位數作為界限值較為合適,而當身體尺寸在界限以外的乘客使用會危害其健康或者增加事故危險時,其尺寸界限就應該考率第1百分位和第99百分位,從而保證幾乎所有人使用安全和方便。
用以確定座椅兩扶手間的寬度、無扶手座椅的寬度以及人體對座椅寬度的空間感。由于考慮到間距問題,可采用第95百分位數.主要用以確定成排相鄰放置的座椅。
用以設計座椅面的最低寬度.采用第95百分位數.主要是用來設計單人使用的座椅,例如,司機室座椅等。
用以確定無頭靠座椅的靠背的最大高度.由于涉及到間距問題可以采用第95百分位。在設計座椅靠背時,要結合人體脊柱結構和人體背部曲線進行考慮.座椅靠背應在人體的腰椎部提供兩點支撐.通過生理學的分析可以知道,第5、6胸椎高度相當于肩胛骨的高度,肩胛骨面積大,可以承受較大壓力,所以座椅的第一支承應該位于第5、6胸椎之間,稱其為肩靠;第二支承應該設置在第4、5腰椎的高度上,稱其為腰靠.國內大多數地鐵車輛座椅,由于車廂尺寸限制(座椅上方要設置寬大的車窗),因此均未考慮肩靠,只考慮了腰靠。
用以確定帶扶手的座椅的扶手距離座面的高度.由于肘部在扶手上休息時,不涉及到伸手夠物問題,采用平均原則,也就是采用第50百分位是合理的。
用以確定座椅面的高度,尤其是確定座椅前緣的最大高度.應該選用第5百分位數,因為如果座椅太高,人大腿受的壓力過大,使人感覺不舒服。
用以確定座椅的深度,應該采用第5百分位.這樣能適應最多的使用者.如果采用第95百分位,則坐深比此尺寸短的人,將無法適應此尺寸。
國外研究表明,人們獲得對產品的第一印象,就是通過產品樣式、色彩、和材質對人們的視覺刺激產生的,如果能夠將這三者加以完美的結合,那么產品將會被最大限度得到承認和認可。
因此,地鐵車輛內裝飾設計,在確定了產品樣式和材質以后,需要在照明和色彩的選擇使用上,對車內燈光和色彩進行合理的設計,最大限度的提高旅客乘坐的舒適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地鐵車輛內裝設計主要滿足大多數人的乘車要求,也包括弱勢群體的要求。弱勢群體主要是指老、幼、病、殘、孕乘客。近年來,國外針對弱勢群體的乘車要求,提出了通用設計的理念。
此外,在進行地鐵車輛內裝設計時,也需要對其他弱勢群體也應該予以考慮。對于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和兒童,需要加以考慮體現設計的人性化。設置專門的孕婦座椅、殘疾人座椅等。對于乘坐輪椅的乘客,還要在地鐵車輛內部設置輪椅區,輪椅區設置相應的扶手,并做出相應的標識及說明,以便于殘疾乘客的使用。
總而言之,本文研究依據的是我國人體尺寸平均數據,在今后的工作當中,針對具體區域人體數據進行具體分析,對地鐵車輛進行整體性的分析模擬,對色彩和照明在我國地鐵車輛內裝中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考慮弱勢群體的通用性設計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以便在理論和實踐方面能夠為地鐵車輛內裝設計提供更為全面的參考依據。
[1]諶瑞宇.地鐵列車車廂典型內裝材料熱解及燃燒特性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
[2]張騫,崔霆銳,秦震,孫銳,孫晨龍.地鐵車輛整車配重計算[J].機械工程師,2016(04):137-140.
[3]劉興之,計敏良.地鐵列車采用兩側回風的載人客室車廂氣流組織方案分析[J].機電信息,2015(15):125-126.
[4]劉華.北京地鐵6號線內裝裝配工藝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0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