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鵬
寧夏共享精密加工有限公司
當前我國的機電自動化技術水平與其他國家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并且,我國的機電自動化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許多先進的自動化技術還沒有被很好地利用到機電領域當中去。另外,我國的機電自動化技術當前主要是集中在智能化和自動化這兩個方向,而與機械技術的結合不夠緊密,我國的機械技術發展較為緩慢,許多先進的理論都是從其他國家中引入過來的,而我國目前對機械理論的研究依舊較為薄弱,機械人員的自身綜合素質不高,缺乏創新能力與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不足等,從而使我國機電自動化發展受到了機械技術發展速度的制約,而這也是機電自動化水平無法提升的因素,還有,雖然我國民眾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民眾對產品的功能和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現階段機電自動化領域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并不能滿足民眾對產品的要求。因此,機電自動化領域必須對產品的質量和功能要有一個更高的標準才行。
在進行機電自動化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中,進行對工業生產過程的溫度控制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具體的來說,利用機電自動化技術進行溫度控制主要是通過熱電偶溫度計(主要是發揮對于反應溫度和生產溫度的顯示功能,發揮的是感官性的作用)和繼電器(主要發揮智能的控制通電和不同電的功能),判斷出實際的生產溫度之后,就可以進行對于生產過程的溫度進行智能控制,并根據溫度控制儀器的控制精度的控制,保證生產過程的正常進行。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作為進行控制生產的工作人員,在實際的控制過程中,應當大力加強對于熱電偶的控制,保證溫度控制過程的精確性,以便于再生產的過程中,可以控制好熱量,完成整個生產過程。
探析在進行機電自動化設備的應用過程中,主要是使用的波紋管壓力計、電阻應變式等儀器進行對于生產過程的壓力進行實時的控制反饋,并在進行控制的過程中,將進行測量的工作物質傳送進入相應的測量容器中,在進行控制的過程中,壓力介質會讓機電一體化設備的自由端產生位移,進而讓機電一體化設備中的指針軸在壓力的作用下產生偏移,最終有效的控制好生產設備中的壓力數值。與此同時,在進行波紋管壓力計的應用過程中,可以將工作介質從接頭接入管道之中,保證機電一體化設備可以根據傳動機構的帶動而產生相應的變化,保證生產過程可以在相應的參數數值的變化下產生變化,進而有效的保證整個生產過程的有效進行。在進行電阻應變式壓力變送器的使用過程中,則是利用了機電自動化技術之中對于應變電阻的有效處理,并在研究電阻數值的實際變化率的基礎上,進行對于工作生產過程中的壓力數值的參考研究,為機電自動化技術之中的彈性數值的變化進行研究,進而在工業上得到廣泛的應用。
雖然機器具有很多人類難以比擬的優點,但是也有不足的方面。機器是不會進行思考的,只能按照人類所編寫的程序去運行,而人類最大的優點就是會思考會創新。所以,以后的機電一體化技術一定要向著智能化的方向去發展。近年來,關于人工智能一直話題不斷,世界各國的高科技領域都在對人工智能進行研究和開發。所謂人工智能,指的就是機器也可以像人類那樣思考,甚至可能超越人類的智能。如果將這一技術與機電一體化技術相融合,那么對于機電一體化技術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工廠甚至不需要任何工人,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產力。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更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目前互聯網的普及程度與十年前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各種電子產品幾乎都有上網的功能。對于機電一體化技術而言,更要向著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如果機電一體化技術實現了網絡化,那么可以想象到的是:在將來只需要一臺手機,就能夠操控整個工廠設備的運行,任何一臺設備的運行狀態都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查看,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我國目前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大多是應用于工業生產領域,而這些進行工業生產的設備大多比較龐大,運輸困難而且占據了極大的空間,所以機電一體化技術有必要向著微型化的方向發展。微型化的設備可以極大的減少制造設備的成本,而且會為工廠節約更多空間,以前放置一臺設備的空間,可以放置多臺設備,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水平。
過去,機電自動化系統是一個整體,每個零件或者設備之間是相互聯系以及相互依賴的,這就造成了機電自動化系統存在著較高的耦合性。機電自動化技術朝著模塊化的方向將是未來必然的發展趨勢。雖然機電自動化技術模塊化是一項繁雜而又龐大的工程,但是其具備著以下幾方面的優勢:首先,各個設備與零件之間是相互獨立存在的,可以起到降低耦合性的目的。其次,如果某個某塊出現故障或者問題,對該模塊進行修復或者升級并不會影響到其他模塊的功能。最后,隨著機電自動化的模塊化,設備之間的接口等無須執行同一個標準,生產廠商無須使用同一家零部件生產商的產品,進一步提高了生產的靈活性的目標。
總之,于我國的機電自動化技術發展時間較短,因此其優勢還沒有得到進一步顯現出來,并且在其發展過程中仍舊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因此需要重點加強研究。
[1]尤再進.試論機電自動化技術及其發展[J].科技資訊,2015,13(09):39.
[2]馬偉.關于機電自動化技術及其發展[J].通訊世界,2015(05):191.
[3]董玉泉.試論機電自動化技術及其發展[J].科技創業家,2013(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