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錦城
浙江省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探討
楊錦城
浙江省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財務風險是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生產經營風險之一。本文分析當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常見成因,提出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需要注意的事項,以期能夠提高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能力。
建筑施工;財務風險;財務預警
1.1生產方式復雜,財務管理難度大
建筑施工企業一般都是以項目為單位,項目在哪里,生產對象、生產場所就在哪里,人員就駐扎在哪里,流動性極大。建筑施工企業的生產材料、機械設備等品種多,品類雜,也就導致企業的固定資產、存貨等的交易、分類、存放、管理、流轉、核算等更加復雜,若是處理不好一個環節,很可能會引起管理混亂,影響項目的施工進度,還有可能會造成企業資金的占用過多或浪費。
1.2施工項目流動性強,加大管理成本
建筑施工企業的項目眾多,一般施工項目會持續1~3年,因此企業的大型設備、技術施工人員等也都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建筑施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會用到一些大型機械設備,這些設備體積大、造價高,能夠多次使用,但是移動困難。除了機械設備外,項目的流動性還帶來不動產方面的管理問題,例如新設項目上需要搭建臨時的住房、辦公室等。這些不易移動的機械設備、廠房等,不僅需要負擔平時的保養、維修費用,還需要承擔項目之間的遷移、轉運工作,這些工作往往工作量大,既對施工進度產生影響,還增加了施工項目的成本,加大了企業的管理成本。
1.3融資量大,固定資產投資高,加大投融資財務風險
建筑施工企業在投融資方面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投資方面主要是指對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的投入上面,資金投資額大,降低了資金的流動性,有可能會造成企業或項目在短期內生產經營資金量不足,也就相對加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在融資方面是指建筑施工企業的融資能力、償債能力關乎著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融資量決定了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設備更新情況,因此融資能力至關重要。
1.4工程承包制、分包制加大合同風險
建筑施工工程要全部完成,往往需要依靠一些其他工程承包企業,因為整個工程的完成,需要專業的技術工人、特殊的機械設備,企業不可能具備所有條件,因此出于對成本的控制,常需要將工程中的一些特定工作任務分包給其他單位或個人,這種層層分包的生產方式在建筑施工企業中非常常見,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應當如何合理分工、協調作業,發揮分包制的優勢,最大限度上控制項目成本,是企業應當關注的問題。
2.1構建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
指標體系的建立是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構建的基礎和關鍵,根據指標體系能夠準確、高速地識別出企業的相關風險,為風險防范奠定基石。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首先需要根據識別出來的財務風險篩選分析,確定關鍵財務預警指標的閾值,秉著重要性、開放性和零容忍性原則,將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構建出來。本文選取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以變現能力指標和償債能力指標為基礎,以財務效益指標和資產營運指標為補充,指標設置為: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比重、已獲利息倍數、流動比率、速度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借款貨幣資金比率。
2.2建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責任機制
為了將財務風險防范落到實處,必須設立責任制,成立專門的財務風險預警管理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可以選擇兼任,由企業的財務人員、審計人員、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共同組成,還應當吸納一些外部的專家學者,制定財務風險管理機制,建立財務風險預警責任層級,將相關部門、相關人員的責任明確,不同崗位、不同層級制定不同的預警責任,并將相關的責任風險落實,使財務風險預警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和應對。
2.3建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處理機制
第一,對財務風險預警信息進行及時有效地預測。對財務會計信息能夠進行系統的分析,抓住關鍵財務風險,從內部數據信息和外部行業數據信息方面進行對比,將人為原因等方面產生的偏差進行排除,確保財務預警信息的真實準確。同時,相關的責任層次成員要負責將信息傳遞到位。
第二,建立財務風險應對機制。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后,相關的風險責任人應當根據預測出的風險結果制定出相應的處理方案和措施,并將處理方案上報財務風險管理委員會,由委員會負責將方案落實,明確不同成員的分工,制定詳細的處理流程,并在方案執行過程中嚴格督導具體工作的實施,防止不到位處理,還應出具風險防控報告。
第三,建立財務風險相關預警報告制度。財務預警報告主要包括財務預警體系的運轉情況,財務風險的處理措施、應對方案,以及財務風險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和造成的影響等。
第四,需要企業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內控制度的完善與否,是企業財務預警準確與否的保障,沒有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也就很難建立一個準確的財務預警指標體系。
第五,建立高效的財務信息系統。信息時代企業對信息系統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隨著ERP等相關財務軟件的越來越成熟,財務信息系統在企業管理中發揮的作用也就越來越重要。因此,要想提高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效率和效果,就非常有必要在企業內建立一套完善高效的財務信息系統。
第六,提高企業的融資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業的融資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信譽等級,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同時還應當注重企業長短期負債的比重是否搭配合理,控制好企業的總體負債水平。除此之外,除了通過常見的銀行借款外,上市公司還可以考慮能否通過股票融資手段吸引資金,或者是通過債券融資、內部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進而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降低融資風險。
企業財務預警指標體系的建立和使用,對企業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員都提出了較高的素質要求,并且要求其基礎性工作要做扎實。規范可靠的會計信息是財務預警準確的基礎條件。從表面上看,財務預警分析師簡單地計算和分析財務指標,對于企業財務分險的評估,就是要進行實際問題的具體分析,不斷進行修正,使}E}T湘應指標加權值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以便可以得出相對準確的分析結果,從而更好翅明民務于公司的決策,將公司預警系統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
[1]孫麗坤.建筑企業工程項目財務管理現狀及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15.
[2]馬錦.建筑類企業財務危機預警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5.
[3]呂九妹.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與應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