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軍
有微博爆料,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東莊小學獲獎學生合照中,7名學生手持獎狀跪在地上,引發網友爭議。該校校長回應稱,照片為領獎后在辦公室內拍攝,受空間限制,部分學生只好跪下。昆明市盤龍區教育局則表示,已收到學校報告,之后會提出處理意見。(2016年11月17日 《京華時報》)
隨著公眾對教育期望值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一些教育事件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學生“跪地領獎”(其實是學生拿獎狀跪著拍了一張照片)毫無意外地受到了大量不夠理性的批評和指責。
“跪地領獎”被扣上“嚴重損害兒童人格尊嚴”的罪名,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從照片來看,7名學生確實拿著獎狀雙膝跪地。在中國傳統觀念里,跪地這一行為有多種不同含義,其中之一被認為是人格侮辱,這是該事件較為“扎眼”、引發爭議的原因之一。但是,這也不足以構成“損害兒童人格尊嚴”的依據。其一,7名小學生是為了拍照時不擋住后面的同學而暫時跪下的;其二,涉事教師并不是將下跪當作一種懲罰,因而不存在傷害的故意。因此,所謂“損害兒童人格尊嚴”完全是一種道德綁架。
其實,“跪地領獎”只能算是一種教育行為失當。涉事教師沒有意識到7名學生跪地行為的不妥,因而就沒有及時制止。這只能說明該教師教育經驗不足,或者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沒有重視這方面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講,該教師應該反思并改正,這也提醒廣大教師平時應該注意教育細節。
對于這一事件,我們應該持善意批評、適可而止的態度。給一次不算嚴重的教育失誤上綱上線,只會對當事教師造成精神傷害,無益于教師改進工作方法。教育是幫助孩子成長的事業,是觸及靈魂的“慢藝術”,對教師寄予高期望是人之常情,但不理智的懷疑、指責和棒殺,只會置教師于職業惶恐之中。
在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能發聲的信息時代,網絡評論應當堅持就事論事、理性發聲的原則。罔顧實際,圖一時嘴快,站在道德制高點上進行“棒殺”,不但于事無補,有時還會陷當事人于被動,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責編 歐金昌)
看了本期教育時評的文章,您是不是也有話要說呢?或者對別的教育事件,您也有自己的觀點?歡迎留言或投稿:gxjyd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