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r+Olavsrud
亞馬遜前高管John Rossman說,這10條原則可以幫助IT從業者們成功地使用物聯網。
編譯 楊勇
眾所周知,物聯網是傳統和前沿科技的集大成者,其有很大的潛在市場發展空間:據研究公司Gartner數據顯示,到2020年物聯網將有近200億臺設備,而物聯網產品和服務供應商將產生超過3000億美元的收入。
把傳感器、連接、云存儲、處理、分析和機器學習匯集起來,物聯網會讓無數的行業實現顛覆——從醫療保健到制造業,直至公用事業、交通運輸、政府等。然而就目前狀況來說,物聯網仍處于初級階段。《亞馬遜的物聯網之路》的作者John Rossman說,為您的企業創建并執行物聯網戰略絕非易事,每一名領導都應知道的世界領先物聯網戰略的10條原則。
作為亞馬遜前高管,Rossman曾經花了4年的時間推動并運行了亞馬遜的市場業務,還致力于亞馬遜的企業服務業務。他幫助了亞馬遜使用物聯網,但在開發過程中,他意識到方法與情境是密切相關的。另一方面,原理上領導們可以針對其獨特需求而定制開發物聯網戰略。
Rossman說:“我認為物聯網是分層的。某種程度上,它是技術組件,傳感器連接到云計算,數據經過分析,進行優化后,返回到現場的設備中。在下一層上,實際是可以啟用的應用案例。無論是消費者還是更多的工業和企業對企業應用場景,都有一套開發應用案例。在第三層,由于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夠始終保持接通,實際是可以開發出商業模式,對其進行變換,進行修改。”
Rossman建議,企業領導們應該將重點放在物聯網上,將其視為一個歷程,而不是簡單的一個步驟。
以下是Rossman認為您在開發物聯網戰略時應該考慮的10條原則。他說:“這些不一定適用于每一家企業,卻是決策者需要考量的重要方面。
第1條原則:
客戶體驗至上
Rossman說,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只有先從用戶體驗開始,以及如何使用互聯的設備來解決他們的問題時,才可以去實施物聯網項目。
傳感器和設備聯網等技術的迅猛發展可以為解決用戶體驗問題提供全新方案,假設這些方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能夠得到驗證,勢必會衍生出全新的商業模式,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將物聯網方案變現的問題。如果物聯網決策者能從用戶切入并做好后續工作,就能贏得用戶的高度認可。
他說,在亞馬遜,“體驗至上”意味著去做真正應該做的事情,即使這些事情不會帶來短期利潤,也要讓客戶更方便一些。他不斷地重新評估客戶體驗,從來不認為“已經很好了”。
第2條原則:
建立跨平臺和渠道的無縫體驗
在物聯網世界中,每天都得跟用戶通過一系列平臺和設備進行“交流”,而在整個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全渠道”體驗,這對全程無縫銜接的用戶體驗十分重要。
Rossman說,建立良好的全渠道體驗的關鍵在于信息的連續性。例如,如果客戶購買了一個有問題的真空吸塵器,致電客服代理,那么這名客服應該能夠掌握吸塵器的全部信息,更好的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3條原則:
追求持續改進
物聯網技術已為用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提供了更好的數據和通信手段。Rossman說:“我們可以獲得更好的數據,更好的信號。”
這使企業管理者實現全新的可視化功能,并不斷改進過程。他說,設備聯網可以為管理者帶來便利,實時了解關鍵項目內部的流程和狀態。
第4條原則:
分析數據的必要
物聯網技術能幫助企業收集操作中產生的大數據,這些數據的規模和量級也許會超乎想象。但是單有數據還不行,必須得經過數據和模型、分析和算法來從中挖掘它的價值。
Rossman說:“企業的日常操作形成了有用的大數據,這能反映出你團隊的一些問題。”借助大數據,可以創建一個公式化的理解過程,然后從中得出更準確的定義去改甚至重塑這些程序。
在亞馬遜,他們的團隊花了很多的時間來確定如何衡量新的功能、服務和產品,因為這些功能是他們自己設計的。他們考慮操作的輸入和輸出以及運行該操作所需的數據,并了解其內部是怎樣工作的。
第5條原則:
大處著眼,但從小處著手
利用物聯網成功的進行創新需要遠見卓識。如果想在根本上進行變革,不僅應該從大處著眼,更要將眼光放在微小又不起眼的項目中,允許失敗,并不斷重復,從這些失敗中獲取經驗。
Rossman說:“物聯網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應該做好充分準備。但在一開始,或許需要通過小而靈活、低風險的投資來試錯。這樣,什么方案可行,哪些方案不可行才能了然于胸。
第6條原則:
借物聯網成為一家平臺公司
平臺的商業模式是開放的,允許其他企業共享數據構建他們自己業務,這對將平臺做的強大、穩定提供優勢。Rossman說,“物聯網平臺是一種使能,它使得企業有能力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變成一種媒介。對于一些公司來說,物聯網提供了一個機會——思考您的產品和服務如何成為其他公司為其客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平臺。”
第7條原則:
促進成果的商業模式
能夠銷售產品是不錯的,但物聯網連接的設備能間接獲得產品及服務后續所提供的有償價值。在基于成果的商業模式下,客戶購買的是產品或者服務所提供的結果,而不是產品或者服務本身。
Rossman說,“這是公司實時深入了解客戶怎樣使用其產品的機會。”不過,基于成果的商業模式不適合所有業務,他說,但如果適合,就能夠增加企業的利潤,改進與客戶的關系,并提高客戶忠誠度。
第8條原則:
通過數據獲利
數據很可能是新的“黑金”,那么物聯網就是掘金圣地。企業能夠通過傳感器提供的海量數據牟取巨大價值和利益,在未來這樣的數據商業模型或將愈演愈烈。
他說,一些市場正在開始實現這些。金融貿易公司正在購買貨船運輸和港口到港信息。公用事業公司正在購買建筑和家電能耗數據。智能家居公司正在向廣告客戶和保險公司銷售數據。
第9條原則:
通過探索新產品和服務打破行業價值鏈
創新才是最為重要的。Rossman說,物聯網為價值鏈向上下游擴張創造了機會。他說:“在價值鏈中的某個地方切入,就能通過合作來獲得整體方案,所以必須要聯系上下游來深入學習這個產業。進行數據分析后找到某些不好的用戶體驗及受到限制的利潤增長點,然后逐漸尋找通過物聯網戰略來顛覆產業原有價值。
Rossman說,價值鏈是一個行業端到端的過程和活動。例如,看一下HVAC系統提供商。其客戶是商業建筑制造商。他們可以安裝傳感器,通過服務化的模式來負責維護HVAC系統,創建新的收入流,同時減小了建筑經理的維護負擔。
第10條原則:
為物聯網戰略按上飛輪
Rossman說,如果您非常清楚地了解業務的系統動力所在——飛輪,您就可以使用物聯網來發現您業務中的機會和風險,并采取相應措施。
他說:“在制定物聯網策略時,要努力找出最合適的合作伙伴以及考慮到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或威脅,這樣才能集中精力尋找出能夠為公司業務創造最高增長的因素。”
例如,物聯網能夠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不會源自私有互聯的設備本身。相反,機會來自提供基礎設施和工具,以幫助其他公司和開發人員設計、構建和運營他們自己的物聯網功能。
“您應該知道有哪些移動部件讓您的物聯網飛輪產生動力,從而讓您邁向更大的成功。”
(作者Thor Olavsrud資深作家,為CIO.com撰寫IT安全、大數據、開源技術、Microsoft工具和服務器的文章。
原文網址:
http://www.cio.com/article/3162995/internet-of-things/10-principles-of-a-successful-iot-strate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