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志鵬++王宇++王帥夫
摘 要:線損率是供電公司電力營銷重要指標之一,造成線損偏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竊電現象的存在。當前,竊電手段日趨多樣化、技術含量日趨科技化,傳統的反竊電技術存在調查難、取證難、處理難等弊病。為挽回供電企業損失,在保證工作人員安全前提下查處竊電現象,急需研制新型反竊電設備和裝置。
關鍵詞:竊電;線損;電能計量
中圖分類號:U2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1-0204-02
1 引言
目前,某些供電公司線損率遠高于國網系統平均水平,有的縣公司配網線損甚至超過20%,產生該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竊電現象。用電檢查人員現場檢查的技術設備和方法比較落后,主要靠用電檢查人員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工作經驗等進行判斷,所應用的檢查設備主要是傳統儀器,工作效率較低。使用現有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進行反竊查違,數據分析工作量大且難以精確鎖定竊電用戶,無法查實竊電方式。
2 竊電與反竊電
2.1 竊電基本手法
2.1.1 欠壓法竊電
故意改變電能表電壓回路接線,造成電壓缺相或壓值降低致使電能表不計或少計。其主要方式有[1]:(1)打開電壓回路的電壓連片。(2)拆除二次電壓引線。(3)取下計量PT的高壓保險或更換熔絲已斷的壞保險。(4)電壓回路串接遙控開關或電阻。
2.1.2 欠流法竊電
故意改變電能表電流回路的正常接線,造成電流減小或缺相,致使電能表少計或不計。其主要方式有:(1)短接聯合接線盒電流連片。(2)利用短接線短接表尾。(3)拆電流互感器二次端鈕引線。(4)更換電流互感器,將小變比CT換成大變比CT。(5)利用單相電能表火零接反,人為接地。
2.1.3 移相法竊電
故意改變電能表二次回路的正常接線,增大電能表電壓、電流間的正常相位角,造成電能表少計、不計或倒計。其主要方式有:(1)調換電能表表尾電流的進出線。(2)調換電流互感器二次側的極。(3)利用變流器在電流回路加一反向電流。(4)改變電壓、電流到電能表的連線相別。
2.1.4 擴差法竊電
故意采用各種手法改變電能表內部的結構性能,致使表計誤差擴大,造成電能表少計。其主要方式有:(1)增大機械阻力,抑制表盤轉動。(2)用大電流燒壞電能表內部電流互感器或電流線圈、電壓線圈。(3)倒撥電能表計數器。(4)更換電能表計數器。
2.1.5 繞表竊電
繞表竊電即表前接線。其主要方式有:(1)直接在變壓器低壓進線上并接線,繞表用電。(2)表前短接火線用電。(3)無表用電。
2.1.6 智能化竊電
智能化竊電即利用先進技術進行竊電。其主要方式有:(1)加裝干簧管利用超強永久磁鐵使表計計量不走。(2)利用解碼器將電能表內部程序解碼,更改表內參數,安裝遙控裝置,控制計量裝置的某些回路。(3)IC卡式電能表:偽造IC卡,修改IC卡的電度值、破壞讀卡裝置。
2.2 常規反竊電流程圖(圖1)
2.3 存在的問題
用電檢查人員根據線索到現場查勘時,其人身安全有可能受到威脅。反竊電調查難、取證難、處理難等問題較為突出,現場查竊電要一次性完成,需提供遠程支持,只有依托先進的反竊電監測平臺才能夠在防治竊電的工作中取得優勢,才能夠轉變目前裝備落后的被動局面,挽回竊電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隨著竊電手段不斷翻新,用電檢查人員的反竊電專業裝備性能也要不斷提高。針對以上情況,有必要利用反竊電實驗室建設的用電監控系統,建立和該實驗室能進行實時通訊的移動式反竊電監測平臺,致力于解決上述問題[2]。
3 移動式反竊電監測平臺原理
以移動式實時監測實際現場專變用電戶計量回路及計量點各種異?,F象為目標,建設移動式反竊電監測平臺。通過建立移動式數據分析模塊、便攜式現場取證模塊、移動式現場勘測裝置和遠程診斷裝置等分類模塊,組建一個現場綜合作業平臺,通過此平臺用電檢查人員能夠判斷現場用戶的竊電情況,查獲各種高科技竊電,有效的記錄現場的實際情況,為用電檢查人員的有效工作和人身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
4 實施方案
應用用電遠程稽查儀采集現場各計量點數據,通過GPRS、4G等高速無線物理信道經加密解密后與已建的反竊電實驗室用電監控系統的數據服務器實時通訊,對監測的用戶數據實時動態分析。移動式監測平臺主要設置六大功能模塊來實現整體構建。該平臺六大功能模塊均為便攜式設計,可方便安裝于車輛內部。各模塊裝置功能如圖2。
5 結語
在反竊電工作中,通過此平臺能夠判斷現場用戶的竊電情況,查獲包含高科技竊電在內的各種竊電方式,獲得有效的竊電證據,解決現場竊電位置及方式查找難題,同時保障用電檢查人員的安全。在反竊電專項技術技能培訓時,通過該平臺進行現場實戰查竊電教學,提升針對新型竊電手段的技術分析和實戰技能,由此全面提升我省電力營銷人員反竊電技能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郭立才,彭志煒,范強.電能計量及反竊電方法綜述[J].高壓電器,2010,46(05):86-91.
[2]魏梅芳.反竊電實驗室的建設及功能定位[J].大眾用電,2016(06):27.
[3]王全興,李思韜.基于采集系統的反竊電技術分析及防范措施[J].電測與儀表,2016,53(07):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