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亮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彰顯現代化,火災事故頻發。因此,整個社會高度關注防火防災安全防護措施。同時,要重視建立完善的滅火救援指揮體系,增強指揮人員的綜合素質,實現對災情的準確預測,作出精確的判斷和決策,形成科學的、針對性強的救援方案,實現對火災的有效控制,將損失降到最低,維護整個社會的安定和諧。本文全面分析了提高滅火救援指揮能力的幾點對策。
關鍵詞:消防滅火;救援;指揮能力;體系
中圖分類號:X92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1-0206-01
社會的高速發展使得一些突發火災頻頻發生,因此,要重視建立科學的救援組織作戰指揮機制,形成合理的滅火救援指揮體系,在根本上提升指揮能力和指揮水平,保證對火災事故的高效應對。
1 重視建立完善的滅火救援指揮體系
1.1 明確救援目標,找準救援重點
對于抗險救援,基層救援滅火基本要求是找準救援的方向和目標。消防隊員在抵達火災現場之后,火災仍然處于局部狀態,火勢能夠被控制,其產生的危害有限,因此,指揮員需要重視不同種類火災形成的規律和特點的分析,保證撲救的合理性。
1.2 降低災情危害,實現對火勢的有效控制
對于抗險救援的中層指揮,要求降低災害的危害,實現對火勢的有效掌控。對于中層滅火,指揮的科學性至關重要。指揮員在進入現場之后,災情處于發展的時期,規模不斷擴大,因此,需要提高指揮的有效性,將災情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如果指揮出現失誤的情況,就會誘發火勢蔓延,呈現擴大的趨勢,造成更多資源的投入。另外,指揮者在進入現場之后,需要對災情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對火勢的蔓延趨勢進行判定,組織計劃方案。只有保證指揮的科學性,才能有效降低災情的損失,獲取對救援的控制權。
1.3 實現對災情全局的掌控,轉危為安
對于滅火救援,最高層次抗災救援的指揮要求就是實現火災局面的扭轉,轉危為安。在高層滅火救援指揮者進入現場之后,主要災情的特點是撲救遭遇失敗,整個火災處于失控的狀態,傷亡和損失巨大,現場秩序混亂,已經投入了較大規模的資源。因此,高層滅火救援指揮者需要具有全局觀和整體觀,即使面對不利的狀況,也要爭取提升救援效果。
2 全面提升救援指揮者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2.1 提升指揮人員對災情發展的預測能力
對于災情的指揮者,需要提升預測能力,能夠積極投入救援戰斗,挽救生命,保護財產。首先,要重視對現場情況的調查和分析,提高預見的準確性,組織災情救援。其次,重視與相關專業人士的交流,以更好地發揮其組織協調能力,在遭遇內部資源不足的時候,能夠及時進行資源的整合。為了提升指揮員的能力,需要重視與相關專家的交流,組織相關培訓和指導。再次,要重視文件資料的整理。對于災情現場,通常比較混亂,需要決策的條理性。指揮者對于整個災情的分析、預見和預見,需要形成合理的文件資料,使得其能夠對思路進行快速的整理,為決策的制定奠定基礎,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
2.2 重視提升指揮者對于災情的分析和判斷能力
隨著火災變化形式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給整個滅火救援帶來巨大難度,因此,對于指揮者而言,要對火場的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準確分析和預估形勢,增強對災情實際情況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指揮者需要全面掌握火災的相關資料和實時信息,以便更快地找出火源,做好戰略部署,形成有效的救援計劃,組織合理的措施,保證抗災任務的順利完成。
2.3 指揮者需要具有整體觀和全局觀
對于抗災的指揮員而言,需要具有全局觀和整體觀,將大局思想滲入其中,具有戰略眼光,一旦遇到棘手問題,能夠及時找出對策,形成科學、合理的措施,尤其是面對復雜多變的情況,要認清災情的主要矛盾,進行方案之間的對比,選擇最優方案,避免被表面現象所誘導,及時清除干擾因素的影響,實現對大局的有效控制。
2.4 重視救援隊伍的實地演習,切實增強整個隊伍人員之間的配合能力
對于救援工作,整個隊伍的合作能力和配合程度至關重要,直接影響救援的成果。在救援過程中,一旦人員之間缺乏默契,很難實現對火勢的有效控制,效率無法提升,甚至會延誤救援時機,造成險情的擴大,因此,人員之間需要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度,相互了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有效發揮整個團隊的最大能量。要重視開展實地演習,借助這種方式,增強人員之間的合作意識,使得彼此之間更加信任,默契程度提升。另外,開展這種專業化的訓練,能夠切實提升人員的現場反應能力,強化心理素質和心態,避免出現人員不穩定心態、驚慌失措,對整個救援造成不利影響。基于此,救援指揮隊伍需要全面分析人員的綜合素質,組織不同環境下的演習,增加真實性,實現對人員心態的培養,強化專業水平的提升。
3 結語
綜上,為了實現對滅火救援指揮隊伍能力的全面提升,強化整體觀念和應急思想,需要重視操作規范和流程的的科學性建設,積極開展實地演習和訓練,提升人員之間的信任感和默契度,綜合提升整個隊伍的救援能力。同時,要重視建立完善的滅火救援指揮體系,增強指揮人員的綜合素質,實現對災情的準確預測,作出精確的判斷和決策,形成科學的、針對性強的救援方案,實現對火災的有效控制,將損失降到最低,維護整個社會的安定和諧。
參考文獻:
[1]夏登友,何忠好.滅火救援指揮訓練的階段教學模式研究[A].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人民政府.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一)[C].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人民政府,2008:5.
[2]操勝利.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滅火救援指揮能力的思考[J].科技視界,2015,27:308-309.
[3]蔡明.關于加強省級消防指揮中心滅火救援指揮能力建設的幾點思考[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4,04:70-71.
[4]芮文海.基層中隊指揮員能力建設研究[A].2015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C],2015:3.
[5]馮長文.對滅火救援領域緊急撤離系統建設的探討[A].2015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C],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