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 劉鳳之 王孝娣 史祥賓 冀曉昊 王寶亮 魏長存 張志波 施恢剛
“富硒功能性果品及其加工品生產技術研究與示范”成果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牽頭,聯合安丘鑫海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等單位在國家、省部及地方等11項各級項目及課題的資助下經過近9年時間的科研攻關完成,于2016年獲得了華耐園藝科技獎。項目組率先明確了葡萄、蘋果、梨和桃等主要果樹對硒元素的吸收運轉規律,研發出含氨基酸硒的富硒葉面肥并批量生產(登記證號:農肥(2014)準字3578號,于2014年在深圳召開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被評為優秀產品獎),制定出葡萄、桃、蘋果、梨、大棗、草莓、藍莓、榛子、柑橘等主要果樹的富硒功能性果品生產技術規程,延伸制定出富硒冰酒、富硒葡萄籽粉、富硒葡萄干、富硒葡萄葉茶等富硒功能性加工品的生產工藝流程。經過效果驗證試驗表明:與國內外其它類似技術相比,本項目研發的產品及配套技術不僅顯著提高了作物對硒元素的吸收利用效率,而且顯著提高了作物葉片的質量和光合作用,促進作物的花芽分化,增加作物產量,促進作物果實成熟,改善作物產品品質,使作物產品風味更加濃郁,SOD酶活性顯著增強,明顯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抗寒、抗旱、耐高溫等抗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明顯。
現將富硒功能性果品生產技術規程介紹如下:
1 富硒蘋果(圖1、圖2)、富硒梨(圖3、圖4、圖5)、富硒桃、富硒葡萄(圖6、圖7)和富硒柑橘等
1.1 套袋栽培模式
花前10天和2~3天各噴施1次600~800倍的含氨基酸硼的氨基酸2號葉面肥,以提高坐果率;盛花期至果實套袋前每7~10天噴施1次600~800倍的含氨基酸硒的氨基酸6號葉面肥,共噴施4次;果實套袋后噴施2次600~800倍的含氨基酸硒的氨基酸6號葉面肥,每10天1次;果實摘袋后3天至果實采收前10天結束,每5~7天噴施1次600~800倍的含氨基酸硒的氨基酸6號葉面肥,共噴施1~2次。
1.2 無袋栽培模式
花前10天和2~3天各噴施1次600~800倍的含氨基酸硼的氨基酸2號葉面肥,以提高坐果率;果實坐果后始至果實采收前10~15天結束,每10天左右噴施1次600~800倍的含氨基酸硒的氨基酸6號葉面肥,共噴施6~8次即可。
2 富硒大棗、富硒榛子(圖8)和富硒藍莓等
花前10天和2~3天各噴施1次600~800倍的含氨基酸硼的氨基酸2號葉面肥,以提高坐果率;果實坐果后始至果實采收前10天結束,每7~15天噴施1次600~800倍的氨基酸6號葉面肥,至少噴施6次以上。
3 富硒草莓等
花前10天和2~3天各噴施1次600~800倍的含氨基酸硼的氨基酸2號葉面肥,提高坐果率;自始花開始噴施含氨基酸硒的氨基酸6號葉面肥,每10天噴施1次,第1~2次噴施濃度3000倍液,第3~4次噴施濃度2500倍,此后噴施濃度為1500倍液,直至果實銷售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