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做好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白城市提早謀劃,提早部署,不斷強化措施,推動農民工就業創業。
一是做好輸入輸出基地對接。2016年12月,白城市相關人員赴北京、遼寧、山東三省市, 與15個勞務輸入基地(企業)進行了考察對接,并達成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的框架協議。主動聯系省政府駐京辦勞務輸出管理服務站、省內兄弟市(縣)駐外勞務基地、延邊州駐青島商會、及全省優秀勞務經紀人,全面收集域外企業用工信息。截至目前,來自北京、遼寧大連、山東青島、福建廈門、浙江寧波等地27家域外企業,均有意赴白參加專場招聘,并提供了保安、海產品加工、電子產品組裝、輪胎加工、餐飲服務等3000余就業崗位。
二是積極開展春風行動。“春風行動”期間,各縣(市、區)舉辦農民工專場招聘會次數不少于2場,每個鄉鎮(街道)舉辦集市招聘會不少于2場。采取市、區聯動方式,組織部分缺工企業到勞動力資源輸出地開展跨區域招聘活動,為企業、勞務合作單位和進城務工人員搭建對接服務平臺,幫助農村勞動者特別是有就業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各縣(市、區)圍繞就業助力脫貧,以建立緊密型、穩定型勞務輸入基地為契機,以“輸的出、留的住”為目標,立足域內勞動力資源實際,重點培育和打造具有白城特色的勞務輸出品牌。
三是開展“技能培訓”活動。通過社區講堂、培訓直通車等形式,將職業技能培訓“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方便廣大農民工就地就近參加培訓,提升就業創業能力。利用返鄉農民工春節前后的閑暇時間,組織定點培訓機構集中開展中短期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引導農村勞動者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口主動參加培訓,提高技能水平。落實職業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政策。針對企業培訓需求,幫助企業合理制定崗位培訓計劃,強化實際操作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面向市場需要和勞動者需求開設培訓項目和課程,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開展校企合作,定向、訂單式職業技能培訓,努力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
四是開展“返鄉創業”活動。為有創業意愿的農民工等人員發放一份創業政策宣傳材料;為有選擇創業項目需求的農民工發放一份創業項目清單;為有創業培訓需求的農民工等人員推薦一家創業培訓機構;幫助符合條件的農民工等人員落實一份創業補貼;指導有創業融資需求的農民工等人員申請一份創業擔保貸款。依托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商貿園區等現有功能區,通過盤活閑置廠房、整合零散用地等形式,為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搭建平臺。
五是開展“政策宣傳”活動。在各級人力資源市場免費發放以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名單、求職指南等為主要內容的宣傳品,引導農民工通過正確渠道合理求職擇業。印制就業創業政策宣傳手冊和明白紙,深入鄉鎮(街道)、社區(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登門入戶發放,使每一位有就業創業需求的農村勞動者都能獲得政策信息。充分發揮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的宣傳引導作用,宣傳就業創業政策,同時,利用網絡、手機等新媒體便捷性、易獲性的特點,積極運用、主動發揮,讓更多的勞動者通過享受政策實現就業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