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部長肖捷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營改增”熱點問題做了回答,稱“營改增”兌現了減稅承諾,為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供了助力。
肖捷表示,“營改增”試點全面實施以來,為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財稅部門實時跟蹤試點情況,針對試點中有的行業和企業反映的問題,及時進行調研分析,完善試點辦法,力求把減稅政策兌現到位。截至11月底累計減稅3387億元,主要分布在三個板塊:一是新增試點的建筑、房地產、金融和生活服務四大行業實現減稅1105億元;二是今年5月1日以前已進行營改增試點的交通運輸業、電信業,以及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等部分現代服務業,5至11月份累計實現減稅1102億元;三是1994年已經實行增值稅的行業,5至11月份累計減稅1180億元。如果加上1至4月的減稅數額,以及個人二手房、隨增值稅附征的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減稅,1至11月“營改增”帶來的減稅已達到4699億元。
肖捷指出,增值稅的抵扣機制避免了重復征稅,有利于社會分工協作,不會對經濟行為產生扭曲。正因為如此,增值稅除了籌集財政收入外,還有一些其他流轉稅不具備的獨特功能,就我國當前情況而言,尤其是對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