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馮煦明日前發文稱,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是2017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一大挑戰。展望2017年,“景氣分化”和“特朗普沖擊”將成為全球經濟的兩大關鍵詞。
馮煦明分析稱,分化首先發生在發達國家內部。整體而言,美國經濟短期向好,歐洲和日本經濟仍舊低迷。從GDP增速、就業、CPI等指標來看,美國經濟已經呈現出短期復蘇趨穩的跡象。新當選總統特朗普上任之后,美國在內政外交的諸多方面很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政策轉向,“特朗普沖擊”將在2017年影響美國以及全球經濟。同時,歐元區經濟依然脆弱,加之金融環境高度不穩定、貨幣政策空間受限,預計2017年歐元區經濟增速低于2016年;日本經濟仍然深陷“通縮”和“流動性陷阱”的泥潭,2017年難以看到明顯的轉機。
馮煦明進一步指出,更大的分化發生在美國和新興市場之間。一方面,美國經濟復蘇和美聯儲政策收緊意味著全球流動性在短期出現拐點,而新興市場國家在美元流動性拐點面前更加脆弱。另一方面,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大環境下,對出口依賴較高的新興市場國家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外部環境,不論是與貿易對手方還是與貿易競爭者之間的博弈格局,都將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