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上的頻頻意外顛覆了2016年的種種預期,幾乎沒人預料到2016年會以全球股市牛市收尾,而債券收益率仍相對較低。對于已經到來的2017年,投資者需要集中思考以下幾大問題。
“特朗普交易”是否會讓市場失望?
投資者已在突然之間相信了,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主政下財政刺激和減少束縛許多企業的繁重法規的組合政策,將提振美國經濟,結束增長乏力和債券收益率低下的時代。醞釀已久的資金從債市流入股市的“大挪移”也已經開始。
自11月8日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以及小盤股指數羅素2000指數,都創下了高點。與此同時,由于債券投資者預期未來經濟增長加速、利率升高,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已經從7月份1.32%的低點升至2.5%。
然而,對于一個曾被很多人判定估值過高的股市來說,這是否太過而且為時過早呢?另外,美元走強也威脅著美國跨國公司,它抵消了減稅和監管放松的好處。
歐洲和英國如何處理退歐?
歐元/英鎊或許只是世界交易量排名第8的貨幣對,但其價格動向為政治風險及2017年的熱門交易機會提供了標尺。
關于英國為了完全控制本國邊境而放棄單一市場準入的“硬退歐”的討論,已經導致投資者減記英國資產價值——拋售英鎊,而倫敦作為全球最大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也受到質疑。
在英國退歐逐步推進的背景下,歐元對英鎊走軟意味著,投資者的英國退歐風險溢價將減少,歐元兌英鎊匯率將下跌。
全球銀行是否值得再次投資?
日本、歐洲和美國的銀行股指數在2016年下半年得到兩位數增長,標志著該行業的命運與2016年早些時候相比已發生了改變。2016年早些時候,面對低利率、負利率、嚴格的監管以及不良行為招致的罰款,銀行業受困于利潤率下降引發的擔憂。
投資者方面,其樂觀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接下來的這一年,隨著政策努力從貨幣政策轉向財政措施,經濟增長將加強,利率呈現上升前景。長期債券收益率上升有助于銀行提高其凈利差,即存貸款的利差,銀行業仍被普遍看好。
金融環境會進一步收緊嗎?
美國政府債券收益率上一次大幅度迅速上升是在二十多年前——1994年。當時大量金融界人士沒有預料到美聯儲宣布加息的速度和步伐,當時的加息導致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5個月內上漲了2個百分點。
金融界這次的自滿可能有所不同。投資者似乎看到了一個在珍妮·特耶倫的帶領下支持增長的美聯儲,并預期2017年將有三次加息。
美國的實際經濟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一樣,都在2%左右,失業率較低,這些數字通常意味著一個更高的利率水平。如果美聯儲行動太快,影響可能會很嚴重。自1945年以來的12個緊縮周期中,有6個導致美國經濟在兩年內出現衰退。
新興市場還會進一步動蕩嗎?
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加劇了發展中經濟體資產下跌趨勢,從而刺激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基金以2013年美國債券“削減恐慌”以來所未見的速度凈贖回。
墨西哥比索和土耳其里拉暴跌至創紀錄低點,因為美國大選后的“特朗普交易”刺激美元走強和債券收益率上漲。
隨著中國資本外流,以及市場預計美國將在2017年進一步加息,新興市場的最大投資者正專注于差異化戰略和“管理風險”。因此,現在的問題依然在于特朗普政府如何應對貿易和保護主義,以及特朗普在競選時就關稅和貿易協定做出的承諾是否會兌現成為具有影響的東西。
將會有更多新股上市嗎?
最近新股上市數量很少,這讓2016年成為自2003年以來美國IPO數量最少的一年,但仍有復蘇的希望。
銀行家們表示,2017年新股上市數量將會大幅增長,可能在二季度最為明顯。美國大選后的股市上漲和2016年新股的不俗表現預示著2017年IPO活動加速。相關數據顯示,與2015年新股下跌6.5%相反,2016年新股平均上漲約20%。
科技企業上市也有望出現復蘇。最熱門的科技公司最近幾年沒有上市,私下卻以吸引人的估值融得數十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