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磊
青島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環保宣傳中媒體的角色重建及模式創新
陳 磊
青島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媒體一直以來都是進行信息傳播、實現社會動員的重要為量。新媒體的發展,使得媒體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媒體對于環保宣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準確把握環保宣傳中媒體的角色,提出有效的對策和建議,提高環保宣傳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結合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以及我國環境保護宣傳工作的發展分析這兩個基礎,討論媒體在環境保護宣傳工作中的角色重建工作和對宣傳模式進行創新的相關問題。
環境保護宣傳;角色重建;模式創新
環境宣傳工作是環境保護事業的基礎環節和重要組成部分。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通過廣范圍、多角度、多層次的進行環保宣傳活動,有助于發揮環保宣傳在推進和監督環保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時可以有效地提高全民環境意識。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公眾的參與,而公眾環保意識的提升在離不開充分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提升環保宣傳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有助于推動環保宣教部門環保宣教活動的開展,有助于促進環保政策的實行,同時可以在全社會范圍內引導、培育和形成環境保護道德風尚,為環保工作的開展營造濃烈的氛圍。
1985年我國首次創辦了《中國環境報》,1986年又成立了“中國環境記者協會”,這標志著我國的環境保護宣傳工作進入了一個歷史性的階段;緊隨其后中央電視臺開設了《環保時刻》節目、中央教育電視臺也開設了《環境聚焦》節目,各地方電視臺陸續創立了環境保護相關電視欄目;接著,山東省的有關電視臺開設了與環境保護內容相關的電視節目,主要關注點是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為該省其他地區的電視臺成立環境保護電視專欄打開先河,推動了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從各電視欄目成立之初到現在,電視媒體的環境保護宣傳工作也一直沒有停止,逐漸形成了一定的、具有自己特色的規律,同時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那么,能不能對媒體在環境保護宣傳工作中承擔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以及媒體對環境保護進行宣傳的模式能不能有所創新,這將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首先,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新聞的焦點更傾向于報道一些處于“危機”層面的環境保護事件或者環境污染的事件,這樣會使問題的解決變得更加被動,而不利于主動出擊。其次,針對各種各樣的環境保護新聞,媒體的報道基本模式化,例如,針對工作性的事件,環境保護相關工作部門向媒體發出邀請,各媒體派出自己的記者到會場拍攝幾組鏡頭,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待提問得到回答以后,就帶著相關會議資料離場,然后報道一個簡短的會議消息就結束了。這樣的消息從標題到內容都有許多雷同的地方,簡短而又呆板,很難起到推進環境保護工作的宣傳作用。最后,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想要打破環境保護宣傳模式的局限,需要環境保護相關宣傳部門積極主動地創新宣傳的方式方法,努力促進整個社會形成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的輿論環境,最終推進環保事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經濟在高速發展,媒體技術同樣也在進步,在環境保護宣傳工作中,我們要改變原來傳統的宣傳模式。媒體所做的工作已經不再是對信息進行簡單的收集、發布,也不僅僅是進行單一的宣傳,而是要在信息量巨大的背景條件下,在這個前提下,搭建網絡平臺,組織環保宣傳活動。在這個平臺之上,不僅僅只有政府部門和環保組織參與環保活動,更應該擴大到大學生、社會志愿者、各個學校以及中小學生家庭等社會群體,努力做到全民參加環保,讓整個社會一起推動環保事業的有序發展。
4.2.1 全面營造宣傳氛圍,努力樹立“環保為民、群眾滿意”的良好形象
1)圍繞環保中心工作,多渠道全面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利用紙制媒體、電視、廣播、網絡等渠道,客觀、真實、全面、系統地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加強業務工作的公開透明,推進業務工作與公眾的匯報交流,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引導作用,促進業務工作的再上臺階。一是重點加強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結合六項治理工作要求,重點從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政策、措施的出臺,做好解讀和宣貫工作;重點從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工作實效,做好向公眾的匯報和溝通工作;重點從工作中出現的難點和重點,對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工作進行推進。二是重點加強環境監測、環境執法工作的宣傳報道。圍繞公眾關注的空氣質量、環境執法效果,進行客觀真實及時的發布、報道,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進程,配合監測中心站和監察支隊,對應急信息發布、熱點難點問題的官方發布、以及違法案件的曝光等。三是重點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宣傳工作。
2)多手段做好宣傳報道工作。2016年實現青島市環境保護宣傳在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的傳統紙媒、電視廣播、手機短信、網絡、觸摸媒體等全方位建設,努力實現與環保業務工作相配備,推進我市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增強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引導推進公眾了解我市環保政府決策、業務工作,正確的、可行的方法來保護環境。全面實現多媒體機構全方位建設,在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進行傳統紙媒、電視廣播、手機短信、網絡、觸摸媒體,全年發稿各類媒體稿件400篇以上,制作公益短片、業務工作記錄短片、公益廣告,做好環保業務工作配合服務,在全市努力營造人人關心環保、參與環境保護的熱潮。
3)持續開展青島環保世紀行活動,緊緊圍繞青島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人大環資委組委會的具體指導,加強與各新聞單位的聯系合作,組織了不少于8次集中組團采訪活動和動態采訪,制作宣傳片,影像資料,文字資料。
4.2.2 不斷提升政務微博微信的影響力,努力強化輿情監控處置能力
提高微博工作體系效率,強化官微快速反應能力。市局微博加強對生態環保輿論情況的總體引導能力,區市官微提高對事務性工作的處置引導能力,強化投訴處理、政務信息等的發布,及時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加強對各區市局政務微博的督促、指導,組織對微博管理員的培訓,提高回應能力。培養推介有潛力的工作微博,提高其網絡影響力。加強政務微信建設。開通政務微信服務功能,提高信息編發質量,加強與網民的溝通互動,提高微信影響力。
4.2.3 廣泛開展全民環境教育,努力構建全民參與環保的大格局
1)完善環保志愿者管理體系,加強與青島市各高校及環保NGO組織合作,不斷壯大環保志愿者隊伍。以國家千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項目和青島市志愿服務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為依托,組織指導高校環保社團開展環保宣傳活動。圍繞環保重點工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環保公益項目征集活動,從中挑選優秀環保公益項目,重點給予資金扶持,選取重點高校組織開展和實施,在環保志愿者聯盟中營造開拓、創新、實干的良好氛圍。實時召開全市高校環保志愿者座談會和培訓會,力爭組織1次全市重點高校環保志愿者環保對話活動。
2)抓好全市環境教育基地和環境友好單位創建工作,在全市范圍內,積極創建青島市環境教育基地,爭取培育2-3家市級環境教育基地,擇優將開展效果好、社會影響力較大的環境教育基地,推薦申報省級、國家級環境教育基地榮譽稱號。加強全市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發動基層各單位積極參與環境友好單位創建活動,選拔培育一批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先進單位創建成為青島市環境友好單位。全市指導創建25個環境友好單位。
3)繼續深入開展“十百千”環保宣講活動,組織各區市及環保志愿者到社區、中小學校、企業和鄉村開展宣講,普及環保知識,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年底,開展環保宣講優秀課件和優秀講師的評比,表彰、獎勵一批優秀宣講人才和優秀宣講課件。
隨著霧霾、沙暴、水污染等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加重,環境保護成為整個中國社會乃至全球熱點關注的話題,這也是媒體需要認真關注和思考的議題。在當今這個信息化時代,想要突破環境保護宣傳模式的局限,不僅需要媒體搭建平臺和組織活動,還需要環境保護宣傳部門不斷創新環境保護宣傳方式,積極探索宣傳教育的方式方法,營造一個全民參與環保的輿論環境,更需要社會公眾提升環境保護意識,從自身做起,從實際行動出發來減少環境污染。環境污染問題的改善,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都需要大家共同地努力和進步。
[1]陸紅堅.環保傳播的發展與展望[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1(10):4~6.
[2]劉金鵬.網絡媒體在環保宣傳中的利弊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12):135.
[3]陳才源.環保宣傳教育如何突破固有模式.[J].環境教育,2011(4):38~39.
[4]李琴.創新我國環保類電視節目的策劃[J].今傳媒(學術版),2012(1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