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昌
重慶樂邦環保機電研究所有限公司
農村污水處理工藝探討
楊永昌
重慶樂邦環保機電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文對農村污水處理特點作了總結,對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原則進行了分析,重點對氧化塘處理、蚯蚓生物濾池處理、人工濕地處理等內容進行了介紹,只有加強污水處理的生物與生態處理工藝,才能保證農村污水得以有效控制,提升村民生活環境。
農村污水;處理;工藝
農村污水處理具有以下幾點特點:(1)我國農村地區排水量多在500.0m3/d范圍內,且一般情況下,地區生活污水排放量在三餐飯前、飯后較為集中,但其它時間排放量偏小,同時合流制排水系統在夏季受雨水等因素的影響較大。(2)農村村民日常生活排水主要包括廚衛排水、洗浴排水兩類,因此在正常作息時間段內,污水的排放具有明顯的間歇性特征。(3)農村污水排放的成分相對簡單,污染物多包括各類有機物質、氮磷等營養物質、病菌以及懸浮物,且濃度較低。
農村污水在產生的過程中通常是分散的,即單個農戶只會產生有限的污水,但整個村莊的污水積聚起來則十分龐大,所以在進行農村污水處理時應遵循分散處理的原則。具體內容為:在污水的預處理上,對污水進行簡單、單一的處置,以剔除掉一些大塊的漂浮物,同時在該階段的污水收集上,只有進行整個村莊的污水集中處理,才能夠實現降低成本的目的,并且在污水處理方面,要通過工藝手段將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使其變廢為寶。其次在處理之后的污水達標回用上,處理后的污水只有符合國家的排放標準,方能進行排放,并且也可利用合適的污水進行農田灌溉。
當下,我國農村部分人口集中的貧困地區在進行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時,不僅要對當前的經濟狀況進行評估,同時還要合理預測未來的經濟發展狀況,并且對當地財政情況、污水實際規模、人群規模等也要有所研究。其次在工藝選擇上不能盲目追求高科技含量的處理方法,相關人員應盡可能選擇成熟可靠、易于長期使用和維護,且能夠有效節省能源,適合農村當地實際情況的污水處理工藝。
在農村地區,污水處理公益設施通常不足,經濟基礎較為薄弱,加之從事農村污水的處理人員較少,工藝及管理水平有限,所以在選擇污水處理工藝時一定要選擇簡單易行、操作方便、運行穩定的處理方式,同時要盡量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盡可能地利用當地的工藝及管理力量,使農村污水處理工藝的維護得到有力保障。
蚯蚓生物濾池,即利用蚯蚓特性提升土壤的通氣性與透水性,同時此種污水處理工藝具有低耗能、高效率的優點,能夠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減少污泥的產生率。在該系統內,以蚯蚓為主的各類微型生物可分解和吸收污水污泥,并可清掃濾床,防止堵塞,同時污染物通過附著在蚯蚓的糞便上,能有效提高處理效率,減少蚊蠅孽生,改良衛生環境,而且在濾床內繁殖的蚯蚓還可用來飼喂家禽。所以通過合理的生態系統設計,不但可低能耗、高效率的處理污染物質,還可避免剩余污泥的二次污染。其次蚯蚓生態濾池處理方式,通過將初沉池、污泥回流設施、二沉池、供氧設施以及曝氣池等進行有機地結合,極大簡化了污水處理工序,并能承受較大的沖擊壓力,因此極其適用于農村小城鎮污水處理廠。
氧化塘處理工藝是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筑物的總稱,在應用該工藝的過程中,通常是將土地進行恰當的人工修整,并在修整完成之后建成池塘,通過設置防滲層和圍堤,可借助池塘內部生長的微生物和水生植物對生活污水進行凈化,達到處理的目的。其次氧化塘處理工藝在應用的過程中具有費用低、維護簡單且操作簡便的優勢,并能去除掉污水中存在的有機物和病原體,但需要注意的是,基于農村技術力量的薄弱,在應用的過程中還需加大工藝設備和處理人員的投入,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保證這一方法作用的發揮。
化糞池能夠接收并貯存家庭產生的生活污水,并能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通常情況下,化糞池內分為漂浮層、淤泥層和清水層,其通過將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進行有效分離,之后再統一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能夠避免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實現對水資源的回收和利用。
人工濕地的處理工藝主要是對自然濕地進行模擬,即利用自然環境中的植物、微生物以及基質之間的協作,對生活污水進行有效處理,并且人工濕地是土壤與填充料組合而成,通過在床表面種植上水生植物,以及濕地中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來實現對污水的凈化作用,其能夠達到非常好的凈化效果。其次,該種處理系統在進行污水處理的過程中緩沖容量較大,且經該系統處理后的出水水質較好,具有環境親和力好的優勢,同時人工濕地的構建也比較簡單,管理起來較為容易,不用花費過多成本,雖然會占用較大的土地面積,但是能夠起到良好的環境效益,因此適合居住較為集中、經濟水平較低、土地資源充足的農村地區。
此種工藝通過對納污河道投加高效物化凝聚劑來實現,且其凝聚劑需由天然的礦物質組合而成,并無二次污染,同時此種工藝具有淤泥去除、水質凈化和底泥恢復活性三種功能,但只能對受納水體修復,無法從源頭解決污染,因此適用于源污染難于控制的村落,如巷道狹窄,無管道埋設條件,以及河邊房屋、建筑物眾多,無截流管道施工條件的村落。在該工藝實施中,首先將凝聚劑投入污染水體,并經過一段時間的混合、攪拌后,對剩余污泥中存在的有機或無機物質進行固相和液相分離處理,同時對水體中存在的有機或無機物質進行分離,以使其達到泥土結構穩定、澄清和凈化水體的目的。
總之,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國的農村污水處理問題越發嚴重,因此各地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必須重視農村污水處理問題,健全污水管理制度,同時根據自身環境及經濟情況,合理選擇污水處理工藝,以確保農村污水處理工作的有效運行,保護生態環境及村民用水安全。
[1]李娜,于曉晶.農村污水生態處理工藝分析[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08(1).
[2]趙振華,王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選擇探討[J].給水排水,2010(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