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清
身份證號150121198409262513
論述土地利用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
張 清
身份證號150121198409262513
土地在整個生態系統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土地利用不可避免地會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把對環境的影響納入到土地利用規劃中去,進行分析、預測和評價,使土地利用方案的選擇更為合理,可以從源頭上控制土地利用規劃可能引致的生態環境問題,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規劃的科學性、實用性。進行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是為了實施土地可持續利用戰略。本文主要分析了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相關問題,闡述了環境影響評價實施的必要性,提出通過建立相應的指標體系,做好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相關建議和舉措。
土地利用規劃;環保影響評價;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
概括的講對土地利用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在對規劃區域生態環境現狀認真研究的基礎上,針對規劃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所做出的評價及相應的預防或者整改措施。環境影響評價既是對土地利用規劃進行跟蹤監測的一種方法,也是一項制度,我國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從2003年9月開始實施。為有效的預防和減輕土地利用時可能導致的不良環境影響,更好地為土地決策和管理服務提供了法律保障。這是我國第一次將環境影響評價以法律的形式擴展到土地利用規劃領域。
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作用:(1)對土地利用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有利于土地可持續利用戰略的實施;(2)有利于從源頭上控制土地利用規劃可能導致的生態環境問題,維持我國生態環境的發展。
我國土地利用規劃可以分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專項規劃、土地利用詳細規劃。
土地利用規劃具有鮮明的政治經濟屬性,不同的政治經濟體制國家在各自不同的發展階段,土地利用規劃具有不同的特點。我國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研究起步較晚,還處于初期階段,土地利用規劃對社會環境、生態環境建設、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考慮不夠,在具體工作中仍然存在十分突出的問題。這表現在評估方法上多是借鑒國際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方法,由于我國的國情在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都與國際上存在一定差異,所以當前急需構建適應中國國情的評價理論和方法。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大多數是針對環境污染問題進行的研究評估,涉及整個生態環境保護的評價標準不多,土地利用規劃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考慮不足。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依然面臨很多嚴峻的問題,接下來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引發的環境污染問題非常嚴重,給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而這些問題大多與土地利用有關。當前我國的土地利用規劃成為協調解決有限的土地資源與無限的社會經濟發展用地需求、促進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工具。土地利用規劃是動態規劃,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會導致土地功能的轉變,所以對土地利用規劃進行分析、預測和評價,對于指導規劃、預防規劃實施對各種生態環境可能的造成不良影響具有重要意義,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對于評價工作,相關評價人員需要充分考慮客觀條件、時間條件,并對研究經費方面的問題進行考量。土地規劃的評價方法通常是將專家判斷法、政策評價法和一些具體的科學評價方法相結合,定量分析預測土地利用規劃的環境影響的范圍和程度。近幾年,人們對評價方法進行了改進和創新,主要評價方法有加權比較法、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法、逼近理想狀態排序法、環境承載力分析法、以及GIS技術法等。根據環境影響評價的不同階段一般選用的評價方法也不同。環境承載力方面的評價方法屬于對環境進行戰略評價的范疇,這種方法充分考慮了土地利用規劃對資源、環境和生態等各方面影響,是目前比較常用的評價方法。
建立科學的指標體系與評價標準是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關鍵環節。目前,我國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是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依據眾多的原始數據或評價信息,在國家環保總局的指標選取要求下建立的。土地利用規劃涉及到自然、經濟和社會等多個方面,因此環境影響評價標準的選取應該具有較好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要有明確的科學內涵、便于獲取相關資料和統計數據、便于度量,便于不同地區之間進行比較。指標體系應該不斷地進行修正和完善,以滿足發展需要。
環境影響的識別工作是對其中的不利因素進行明確和分析,包括環境影響因子,影響對象以及影響方式、影響程度。在規劃工作中,還要識別不同階段,不同時期可能帶來的具體影響。
土地利用規劃通常分為國家級、地區級和地方級,土地利用規劃的尺度不同,所針對的問題就不同,與其相對應的評價內容和指標體系也不相同。建立土地利用規劃的空間體系并建立與之相對應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空間體系是推動土地規劃利用環境影響評價發展的有效舉措。
開展試點研究是將理論研究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的一種較好的方法。有利于建立科學的、可操作性強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發展的初始階段,開展試點研究對我國土地利于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非常重要。加強對基礎應用的研究力度和加大公眾參與力度也是推動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發展的有效方法。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國土地資源相對緊缺,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涉及區域環境生態安全的長遠利益,對實現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國在努力發展經濟的同時,要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使社會進步、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協調進行。
[1]龍鐵宏.我國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分析[J].科技論文與案例交流,2016(5).
[2]覃亞,黃文剛,朱瑞芬.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問題研究[J].節能環保,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