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萌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工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試析小區住宅綠色建筑設計的規劃及問題探討
趙 萌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工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綠色住宅建筑設計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設計師需要結合實際,按照國家的住宅綠色設計標準進行設計,進而不斷提高我國建筑設計水平,實現其長期穩定的發展。
小區住宅;綠色建筑;設計分析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也越來越高,綠色建筑因為實現了多功能的居住條件獲得了人們的認可。綠色建筑既可以改善小區環境,提升人們的身體素質,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節能減排,促進資源的合理利用,進而有效延長住宅建筑的使用壽命,提高相關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本文對小區住宅綠色建筑設計進行詳細論述和研究。
(1)綠色環境概念:在建筑小區內規劃建立綠地和園林,增加綠化面積,即能調節小區的溫濕度、凈化空氣,又能為住戶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提高生活品質。
(2)節能、節水的概念: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例如光照,以減少能源的消耗,根據小區的實際情況,可采用中水系統或者是家庭直飲水系統,達到減少水資源浪費的目的。
(3)環保無公害概念:小區住宅的綠色建筑設計還需要與物業管理相互配合,針對小區內的生活垃圾以及建筑垃圾,可以按照垃圾種類進行收集處理,此外,要合理地安排垃圾箱的位置,既要考慮到便民,又要綜合考慮環境的協調,達到環保無公害的真正目標。
(4)建筑材料的3R概念:3R是指Reusable可重復使用、Re?storable可再生使用、Recycling可循環使用,在建筑選材上應選用3R的建筑材料,盡可能地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傷害。
(5)屋頂綠化降溫概念:“比奧托普工程”,現在日本非常流行,從最初的生物棲息地逐漸引申為人工建筑野生生物的生態場所,盡可能地恢復原有的生態環境。這種新型理念在2000年的日本東京得到了應用,在馬克西迪大廈的屋頂建立了自然生態場所,一方面能降低樓頂的溫度,改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又為一些生物提供新的家園。
(6)立體花園概念:立體花園概念的提出有效地解決了由于土地資源的有限而無法滿足住戶私家花園的意愿問題。立體花園是一個連續的系統,是沿著人們生活的路線建立的,不管是在住宅入口、公共走廊還是住戶的陽臺,都能讓住戶欣賞到綠色,感受自然。
(7)地下空間開發概念:地下空間的開發,不僅增加了輔助空間,還能避免與地表空間的交通、綠化環境的競爭,節省了土地資源。為改變住宅小區的生態環境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綠色建筑設計涉及大量的新材料,盡管可以達到節能減排,但會對室內環境構成影響,甚至會產生游離苯、甲醛等有毒氣體,長期吸入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同時一些室內裝潢材料在設計方面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久而久之,也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影響。
首先,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由于設計人員缺少全面性分析,導致節能設計存在很多不足,由于過分注重建筑外觀的設計,忽視內在結構設計和材料節能設計,使得施工成本和施工難度有所增加,建筑布局、建筑面積達到不到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而影響了建筑節能效果。其次,由于工程缺少規范化管理,導致在建筑生產過程中出現大量廢棄物的排放以及能源消耗等現象,同時由于設計師考慮問題不全面,使得節能設計方案內容不清晰、不明確,不僅降低了建筑節能指標,而且也增大了環境污染,為其質量管理和環境保護帶來很大的困擾。
部分施工單位由于對綠色建筑設計缺少正確的認識,在工程實施階段,常常將建筑垃圾和廢棄物隨意堆積,給現場施工環境造成了的污染。同時,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部分設計人員由于缺少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使得整體設計效果無法滿足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發展,在處理建筑垃圾時,不能分門別類的進行處理,影響廢舊材料的回收利用,不利于綠色環保工作的開展。
小區住宅的綠化設計,應以本區居民的需求為主體,全面轉變傳統設計理念和設計思想,遵循以人文本的設計原則,不僅要注重改善小區環境,還要注重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倡導新型、環保材料的運用,并針對已完工的室內工程進行全面的檢測,看其各項材料指標是否符合綠色建筑設計標準,進而最大化控制各種危害因素的產生,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同時,在綠化設計過程中,還要種植一些隔音、隔熱的綠色植物,既可以美化小區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又可以實現防噪音、防污染的建筑功能,進而充分體現綠色建筑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在小區綠色建筑設計階段,要保持節約能源的設計風格,有效促進各種能源的合理利用,同時,還要提升設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工作意識,使其可以重視內在結構設計和材料節能設計,并將具體設計方案落實到整體施工環節中,從而提高建筑節能效果,實現良好的綠色設計目標。此外,還要對建筑設計方案進行規范化管理,嚴格控制建設過程,使其廢物排放達到最低標準,并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實現小區住宅的自然采光和通風功能,進而大大減少能源消耗現象,提高小區建筑節能指標。
為了提高小區綠色建筑設計水平,應遵循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并對現場施工加大管理力度,按照設計要求,對小區環境進行全面的分析,觀測其氣候變化、水文條件、地質因素等是否合乎綠色設計標準,從而采取對應的設計方案,最大化實現節能減排、環境保護、降低能耗的建筑功能。另外,還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引進先進的垃圾處理系統,將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建筑垃圾和廢棄材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和歸置,從而促進廢舊材料的回收利用,提高施工環境質量,為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
為了解決建筑施工所產生的環境污染、能源消耗等問題,施工單位在進行方案設計時,有效地融入了節約用地理念、節材理念及節能理念,不僅提高了綠色建筑設計水平,實現了其多元化的使用功能,也大大降低了環境污染,促進了各類資源的合理利用,為我國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1]張瀛洲.無錫山語銀城住宅小區綠色建筑設計[J]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2016(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