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穎潔 張璐珉
江蘇省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
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改革研究
馮穎潔 張璐珉
江蘇省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
近年來,在新醫改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的基本醫療水平在不斷地提升,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暴露出很多的問題。一方面現在公立醫院的診療費用不斷地上升,使得人們面臨著看病貴以及看病難的困境。另一方面,公立醫院的付費方式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同樣也是醫改中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鑒于此,本文先分析了現階段我國公立醫院補償機制中所存在的問題,然后論述了公立醫院醫保付費的改革思路和具體途徑。
新醫改;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改革
1.1 醫療收費補償政策不夠完善,收支虧損現象嚴重
首先,目前的醫療價格政策很難滿足運營中的實際需要,例如:部分醫療衛生材料并不能很好地實現計劃性收費,項目費用不合理等現象。第二,對于新的醫療費用,顯然缺乏科學合理的審批程序,而且審批效率也很差。近年來,隨著新技術和新項目的出現,在現代科技支持下的臨床診斷水平大大提高,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大多數患者的痛苦,但新醫療費批準,花費的時間太長(省價格部門組織批準),有些項目不能批準很長時間,這直接導致了醫院只能暫時按照消費費用收費。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收費的方法不能真正反映醫療人員的技術和勞動價值還有醫療成本的變化。許多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總是不能得到充分的補償。
1.2 政府財政投入不足,財政補償分配不均
在宏觀層面上,經濟補償在城市的分布并不是非常均勻,補償比例的多少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政策密切相關,各城市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改革的經驗是不可復制的,但建議政府在改革補償方面也要實施政府主體機制。在微觀層面上,每個醫院的經濟補償分配也不平衡。2014年,整個廣東省城鎮公立醫院財政補償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達到48.80%,最低僅為0.08%。根據實際調查研究表明,一些醫院的管理人員指出,一個地區的兩個類似醫院只因歸屬的原因,補償金額之間的差異都很明顯,其間接影響著醫院提供醫療服務的熱情。因此,必須增加政府投資,并建立一個公開和透明的財政補償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2.1 不斷加強補償投入,并明確補償的內容和范圍
對于公立醫院的補償,地方政府應該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方法,以更好地確保公立醫院的正常運行。具體來說,由于每個公立醫院的支出內容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補助金的實施也各不相同不同,想要確保補償金額合理和足夠。一般來說,相關項目所支出的資金,住院醫師所耗費的培訓費用,醫療科研項目和重點學科的資金以及退休人員的費用是公立醫院在政策運作過程中需要得到政府補貼的主要項目。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資本支出,即醫院在購買設備,購房,大型維修等費用(這種支出主要來自對醫院的新建和醫院的重新修建),通過對這些資金的提取,可以得到適當的補償費用。但是,在醫院的不斷發展中,醫院常駐醫師的培訓費用,醫療科研項目和資金開發關鍵學科的成本必然是最基本的要素,這些費用不僅能有效地提高醫療隊的整體素質,技術水平,同時又有利于整體衛生保健服務質量的提高。最后,退休人員的退休費用,政府這種費用的支出目前只是補貼的一部分,很多醫院都是靠自己的業務收入來彌補這種成本,這給醫院造成了巨大的財政負擔,因此政府應進一步加強對醫院這類費用的資助。
2.2 明確公立醫院主要的補償者,充分發揮醫保機構的監督職能
公立醫院具有很強的公益性,所以在新醫改的過程中,對于公立醫院醫療服務的公益性探究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只有大量的公共財政資金的不斷投入,才能更好地確保全民性性的醫保政策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的全面覆蓋。而在這一實現過程中,醫保機構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的公共財政逐漸由注重經濟型發展模式向著注重民生型發展模式進行過渡,同時政府的補償模式也隨之發生了一些改變,從以往的直接提供購買服務轉變成了由第三方來購買。通過對第三方進行間接補償以及對供方相應的醫療行為進行嚴格的監管,更好地實現了公立醫院的財政補償機制,從而很好地抑制了醫療費用的不合理上漲。
2.3 不斷完善政府財政的投入方式
2.3.1 加強區域衛生規劃
對區域性的衛生規劃進行不斷的落實是補償機制改革順利推進的前提條件。一是要理清“公立”和“非公立”的界限。可以從出資人的性質、國家政策的依從性以及服務功能的公益性三方面來進行綜合性的判定和考核;二是要調整存量的結構以及數量,并不斷優化區域內醫療機構的布局。對基層的醫療機構進行重點保護并且對大型三級甲等醫院(提供婦女兒童、中醫診療、急救以及疑難重癥等一些重點醫療服務);三是要嚴格控制增量,每新建一家公立醫院、新蓋一棟樓宇、甚至是新購一臺大型設備都要經過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的充分論證和科學規劃在可以實施。
2.3.2 對投入決策信息系統的建設進行完善
當今,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財政投入嚴重缺乏公信力,因為其投入并沒有相關可靠的依據。在未來,如若政府可以結合醫院運行的真實數據,并依據國家的相關要求進行非常準確的投入,便可以提升財政投入的公信力,而且還可以推動公立醫院自身效益的提升。
綜上所述,想要構建科學合理的財政補償運行管理體系,就必須對公立醫院的不斷完善公立醫院的補償制度。對公立醫院補償制度的不斷建立與健全,還可以更好地體現出公立醫院的社會特性與公益性能,進而更好地推動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1]熊瑤.城市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改革的實證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6.
[2]史書源.縣級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改革對醫院經濟運行影響的研究[D].青島大學,2016.
[3]周愛珍,蔣翔.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機制改革研究[J].商,2016,06:70.
[4]陳靜初.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機制改革分析[J].經貿實踐,2016,02:135.
[5]楊竹君.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機制改革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2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