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鵬
句容市環境保護局
對當前農村環境保護問題的研究
任海鵬
句容市環境保護局
近年,我們在追求全面實現小康生活的同時,對農村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從一開始農村自身的農田管理不當、養殖業污染以及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到后來的工業污染,都對農村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所以本文從當前農村存在的環境保護問題,農村環境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及解決農村環境保護問題的措施等方面進行研究,期望可以改善農村的環境問題,保護農民的利益。
農村;環境;保護
農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依靠農業發展,而農業發展的最基本條件就是對農田的利用。可是近兩年,農民依靠農業的收入難以維持家庭,所以為了提高農業的產量,開始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可是這些化學物品在提高莊稼產量的同時也對農田本身造成污染,滲透到土地里的化學農藥伴隨著雨水的沖刷,進入到河流、湖泊,嚴重污染到河流、湖泊的水源。除此之外,對于秸稈采用焚燒的做法也對大氣造成了嚴重污染。
雖然我國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但是養殖業的發展除了規模擴大以外,起技術水平似乎還停留在之前,并沒有意識到要進行科學養殖。根據有關調查顯示,飼養一頭畜禽所產生的污水量是一個人生活所產出污水量的幾倍甚至是十幾倍。除了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對環境造成污染之外,養殖場的管理不科學也使環境越來越惡劣。例如,養殖過程中,養殖場對畜禽的死亡不進行科學處理,只是將這些畜禽的尸體隨意扔進河道,導致河流水質變差,病菌滋生,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農村最主要的燃料來源就是農作物的秸稈,但是秸稈數量有限,無法滿足農村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為了保持日常的生活需求,所以便開始砍伐樹木作為燃料。長此以往,失去了植被保護的土地中的養分伴隨著雨水的沖刷變得越來越少,這導致了土地越來越貧瘠,并且出現水土流失,最終土地變得沙漠化,生態系統難以恢復,樹木無法再生,然后農民再換個地方亂砍濫伐,周而復始,環境破壞越發嚴重。
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對城市企業開始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將城市中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遷往城市周邊,可是這些遷往的地方緊挨著農村嚴重污染到農村環境。例如,許多企業由于資金有限,對企業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棄物不進行科學有效的處理,直接排到地面,通過地面滲透,污染地下水源,使農村的飲用水源遭到污染,農作物使用遭到污染的水進行灌溉,會使農作物的生長遭到威脅,最終導致農作物減產。
我國的經濟近年來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但其中最主要的增長點是城市經濟的發展,相比較而言,龐大的醫療費用和子女的入學費用使農民的處境變得愈發艱難。再加上,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差,交通不便,很難吸引投資商的目光。農民為了自身的生存,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他們企圖通過亂砍濫伐、毀林開荒、過度捕撈等一系列方法來增加收入,最終使得水土流失加劇,土地變得沙漠化,河流魚群數量急劇減少,環境受到嚴重污染。
農民的環境意識薄弱是導致農村環境問題加劇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由于現如今在農村生活的農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他們無法了解化肥農藥會對土地造成什么樣的危害,只知道用了化肥農藥可以增加農作物的產量。除此之外,對于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隨意進行焚燒,或是傾倒在河流中,其中還包含了對環境污染極其嚴重的化學物品,例如,廢電池,這些生活垃圾自身無法進行降解,隨著時間的推移,使得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
近年來,城市霧霾的出現使得政府將目光都放在城市環境污染的治理,而對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甚少關注,所以一些環保措施都被實施在城市,農村很少會有,可是政府又希望可以發展農村經濟,所以不斷引進高污染的工業進入農村地區。最終政府一方面希望農村可以促進經濟的增長,可是另一方面對農村由于發展經濟產生的環境問題又不積極治理,其結果導致農村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
根據農村由于地域不同而引發的不同環境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理,例如,對于缺水地區實行滴管灌溉,土地沙漠化地區實行退耕還林等。加強農村環保措施的基礎建設,建設生活垃圾處理廠,對農村的生活垃圾進行科學有效的處理;對已經污染的土地實行休耕;對秸稈進行回收,通過科學加工變成有機肥料增加土地養分。除此之外,政府要積極宣傳建設美麗鄉村,通過發展旅游業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政府要在農村地區加大對環保的宣傳力度,通過對農村人民的再教育,讓他們明白化肥農藥對環境污染的危害,并且讓他們對生活垃圾進行科學處理,不要隨意傾倒,污染環境。具體的宣傳教育措施可以有:定期組織村民集體觀看環境保護紀錄片;村干部加強監督,對違反規定的村民進行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給予罰款;加強對學生的教育,讓學生對家長進行監督,共同保護環境等。
政府要加強對農村地區的監督,完善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對進入農村地區的企業進行嚴格的篩選,沒有達到環境安全保護法的一律不準進入。制定環境保護條例,嚴格監督村民實行,時刻將環境保護作為發展的必要前提。同時,政府還要加大對環境監測的力度,積極培養農村基層的環境保護管理員,可以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從容應對,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監督體系,為時刻保護農村環境做準備。
綜上所述,農村環境問題的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政府應該加強對農村環境問題的重視,積極采取應對措施,以長遠的眼光看待農村發展,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1]魏晉,李娟,冉瑞平,王琛,鄧良基.中國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研究綜述[J].生態環境學報,2010(9).
[2]黃季焜,劉瑩.農村環境污染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來自全國百村的實證分析[J].管理學報,2010(11).
[3]王夏暉,張惠遠,王波,許開鵬,李志濤,陳穎.農村環境保護:國內外的經驗、做法與啟示[J].環境保護,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