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文 聶一鳴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沂水縣供電公司
智能電表及集抄技術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王 文 聶一鳴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沂水縣供電公司
線損率是影響電力經營企業的一個重要指標,加強線損管理是電網安全穩定的前提和保障。電力企業由于其自身的特性,為了保障供電的持續性,無法隨時對損壞的線路進行更換,從而是許多線路的使用時間過長,整體線損比較嚴重,對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同時也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費,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智能電表;集抄技術;線損管理;應用
1.1 智能電表
在整個的智能化供電系統中,智能電表必不可少,它是屬于一種智能化的計量設備,憑借電網建構的數據處理系統來動態收錄、采集眾多客戶的相關信息數據,再依靠通信技術剖析、分解信息,再將其傳遞至客戶與企業,以此達到對用電信息的全程化監控,從而有效控制非法竊電、漏電、斷電等問題。智能化計量設備不僅能夠高效、精準地計算出相關的電費、電量等數據信息,同時,也能對應實現諧波計量,當功率等預設值超出一定限制時,也將發出警示信號。
1.2 集抄系統的構成
第一,主站。屬于網絡信息管理系統,能夠高效地進行數據信息抄錄,特別是智能化電能表內部的相關數據、信息等都能動態抄錄下來,而且可以實現信息數據同其他通信設備,第二,數據傳輸通信信道。主要包括本地通信信道、遠程通信信道兩大部分,這其中既包括信息的遠程傳輸,也涵蓋信息的本地傳輸。其中主站同集中器、采集終端等之間的信息、數據傳輸為遠距離傳輸。智能化電能表同采集終端之間則立足于本地進行信息的傳遞。第三,集中器。屬于連接性裝置,主要負責聯通主站與采集終端,并憑借上行信道來受到來自于主站的相關命令,再憑借下行信道來傳輸命令,使其抵達采集終端,并能夠瞄準電表來發出雙向命令,對應可以保留來自于智能化計量設備內部的各類參數,對所采集的相關數據、信息等進行科學計量處理等基礎上,再將其傳輸至主站,集中器屬于一項中心型設備,能夠實現數據的集中化傳輸。第四,采集終端。該終端能夠有效存蓄并采集來自于不同智能化計量設備的數據信息,再途徑電力載波等傳輸數據信息,抵達集中器,同時也能收到來自于集中器的相關信息、命令。
線損是電力系統常見的問題之一,是該系統經常面臨的一項故障問題。線損簡單說就是電網線路的能量損耗,通常以熱能形式散出,通常是由電阻、電導等所耗費的有功功率。或者因為線路電抗、變壓器鐵芯等通過磁能形式耗費能量的過程。電力系統電損是多種原因所導致的,例如:線路電阻過大、電氣設備磁場過強以及管理疏忽等。電力系統中所運用的線路、電氣設備等所采用的材料具有一定的落后行,其中阻力較大,從而使得電能無法通暢傳輸,在抵制阻力過程中必然要做功,從而出現電路發熱現象,對應則產生電阻損耗。變壓器實際工作過程中必須積極創建與保護好磁場,實際的電磁轉換中容易出現電能受損現象,也將加劇線損。
3.1 智能電表的應用
在智能化的信息網絡中,智能電表可以對電網的運行情況進行相關的數據收集和處理,并及時向智能管理系統進行信息反饋,使系統可以隨時掌握電網的運行和線損情況,根據智能電表的反饋數據對供電技術作出調整,從而提高對于電網的管理水平,減少電力資源的浪費。同時,一旦出現電量的異常,如電力的不正常損失或提高,可以立刻向智能管理系統進行報警,從而使系統可以在事故或故障發生的第一時間作出相應地反應,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是電力網絡的運行更加安全穩定。
對于用電量巨大的工業企業來說,智能電表不僅可以提供基本的電量計量功能,還可以對電力的損耗情況進行計量,對電量的負荷進行有效的控制,并記錄電力在使用過程中運行情況,方便企業隨時進行查詢,使得企業可以對電力的使用情況進行控制和管理,合理利用電力能源,降低生產經營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從而使企業可以獲得更大的利潤。
3.2 智能抄表系統的應用
智能化抄表系統設計數字通訊、計算機軟件、自動化計算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在對電力信息的數據進行采集和處理時,可以達到極高的速度,甚至可以實現隨時檢測。其工作時的主要功能包括信息的收集與處理,遠程控制與監測,對線損情況的分析和預測,以及發現危險后的報警等,對于線損管理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其主要結構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信息采集部分,信息傳輸部分以及信息處理部分,幾個部分相互結合,共同發揮系統的作用。信息處理部分也是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形式獨立的組網結構;信息的采集部分主要有設置在電力網絡節點的信息終端構成,可以實現對覆蓋節點的全方位信息采集;信息傳輸部分也可以稱為通信通道,是將采集到的數據向管理系統進行傳輸的通道,就目前而言,使用的類型包括GPRS、CDMA、PSTN等信息傳輸平臺,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光纖也逐漸得到應用,且以耗能低、通信距離遠、使用期限長的優點,得到了迅速發展。
3.3 智能電表與抄表系統在線損管理中應用成效
智能電表與抄表系統應用于線損管理中有著十分顯著的優勢,事實證明發揮了多方面的作用,具體體現在:能夠動態、適時地監測電網系統的運轉狀態、運行模式,從而為負荷與線損等的預測等提供依據,當某一節點存在任何故障、問題時,依然可以轉移節點進行電量測量,無疑提升了線損計量的精準度,根據節點位置,能夠對故障點實施精準定位,從而為故障檢修提供參考,控制竊電問題的出現,即便是高峰用電時段也可以實施限電管理,也能動態調整電力電能等的供應,控制電力線損,提高電能利用率,為供電企業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智能電表、集抄系統是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用來發揮多種智能化計量功能,高效地控制線損,提高抄表工作效率,減少人工精力的投入,然而,實際運行中也存在一些缺陷,需要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必須掌握科學的智能電表和集抄技術,并將其應用于線損管理中,達到線損高效管理與處理的目標。
[1]李志會.智能電網中新型智能電表及集抄系統的運維策略分析[J].科技資訊,2014,20:4-5.
[2]周婧姝.試論智能電能表在線損管理中的運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4,2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