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革林
新疆依諾華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喀什分公司
建筑工程造價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探討
陳革林
新疆依諾華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喀什分公司
如今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加強,各行業都迎來了發展的機遇,尤其是建筑領域迎來了新的發展空間。然而大多數建筑單位對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不夠造成工程造價風險問題日漸凸顯。為了確保建筑行業得以有序發展,做好工程造價風險控制管理十分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浪費,提高施工的成效性?;诖?,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盡管不能百分百杜絕風險發生,但是可以通過建立健全工程造價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來降低風險發生幾率,同時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建筑工程;工程造價;風險控制
1.1 行業準入門檻較低
我國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需要大量建設,而建筑業的相關制度又不是很完善,導致大量企業涌入,造成建筑業企業良莠不齊,很多不合格的企業加入進來,而建筑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經濟附加值不高。數據顯示最近幾年建筑企業數量增長速度超過15%,進而導致建筑業競爭激烈生產力過剩,帶來工程質量降低增加安全風險。
1.2 建筑業市場不完善
建筑行業市場雖然在我國已經建立,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該市場還有待完善,包括市場行為不規范,制度體系不健全,監管存在漏洞等問題,導致吃回扣、行賄受賄、招標作弊的違法行為行為屢禁不止。針對這些問題我國相繼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如《合同法》、《建筑法》和《投招標法》,但由于未能切合實際落實到位,因此對建筑業的規范作用有限。
1.3 拖欠工程款
資金運轉是每個企業都非常關注的問題,每家企業都會有應收工程款,一般來說應收帳款和業務量是成正比的,由于現在環境競爭激烈,有的企業為了能夠拿到更多的項目不惜自己墊款。近年來,由于國家為了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嚴禁拖欠工人工資,這不利于企業自身的資本積累,加大了企業資金鏈的壓力。這也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無法承包大型工程施工項目,甚至會導致某些企業連正常經營運作都難以維持。
2.1 對風險進行分類
針對工程項目風險所屬類別對其進行有效分類并將其整理記錄在冊,為工作人員在后期開展工作中提供一定的便利。此外還應根據有經驗的風險管理人員的判斷經驗對風險存在的可能性進行預估,盡可能地提高準確性。
2.2 風險原因分析
待風險等級劃分明確后,開展對風險原因的分析也是非常關鍵的環節。相關工作人員應通過自身實踐經驗對風險出現的原因進行準確剖析,并對已明晰的風險原因進行綜合評定。
2.3 風險后果分析
當風險因素分析出來后工作人員就需對此現象所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提供一定的數據或者資料加以論證。通過對風險后果的分析可為后期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降低工程項目的損失程度。
3.1 構建工程造價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的原則
3.1.1 監控和管理相統一的原則。在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的不斷完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做到建筑工程中的每個環節、每個階段都涵蓋在風險管理之中,并完整的了解整個建筑工程。根據建設單位的實際財務情況,將每個階段的造價控制重點劃分出來,并及時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3.1.2 分工與集中相統一的原則。在整體評估和集中管理風險控制體系的不斷完善過程中,要不斷地重視和提高風險控制的有效性。與此同時,財務部門相關的工作人員也要各司其職,各行其事,明確工作任務和責任,做到工程建設與財務造價控制的有機統一,盡可能的降低人為失誤所造成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3.2 制定工程造價風險控制方案
隨著建筑工程的不斷推進,風險是時刻相伴的,風險控制方案的制定,可以及時反饋項目風險的控制信息,為有效實施控制方案提供必要的指導。保證在風險發生后有兩套可供選擇的措施方案,一是保證原計劃如期進行的方案,二是預防措施方案,這樣建筑工程就不會因風險的影響而延誤工期。
無論風險控制方案如何的完美無缺,也不可能百分百的規避掉風險,在降低風險發生概率的同時,也要積極響應并具備處理風險的能力。通??梢圆捎米粤?、減少、轉走和規避等風險響應動作。在風險發生時,勢必要有相關的風險管理計劃,而計劃中的重點內容主要包括管理目標、應對措施、適用范圍、數據的發源處等。
3.3 建筑工程造價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的構建
首先,建設單位應該在內控制度中融入各種風險管理理論,在風險發生時提高其反應速度和應變能力,從而盡可能的降低發生意外情況的可能性。其次,建設單位通過科學合理的風險管理體系可以使其資源配置的能力有所提升。與此同時,財務人員應該充分抓住建筑中的發展機遇,積極地應對其所面臨的風險,并充分認識到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分清楚哪些風險是可以控制的,哪些風險是無法控制的,全員都積極地、有效地參與到風險管理當中,才能夠充分發揮財務控制體系的作用。
3.4 加強人為因素造成的風險控制
眾所周知,由于建筑工程其自身的復雜性,以及現場施工管理流程的多樣性,這就造成了建筑單位作業人員具有較大的流動性,極易出現實際用人與建筑單位員工流動的失衡,為了解決用人需求,部分建筑單位會降低招聘的標準和要求,因此,也就無法保障建筑單位內的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個人能力,尤其是財務部門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不同的人對工程造價結果的認識也會千差萬別,這是造價控制中首當其沖要面臨的最難實現的、作用時間最長的風險。一方面,建筑單位通過定期的培訓或組織人員到外參觀,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讓他們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現階段的不足,使其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量,提高評判工程造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另一方面,加強員工之間彼此的默契程度,提高協作能力,在辦公室里閉門造車式的計算并不能準確的得知政策變化和市場變化的情況,應該深入一線市場,實地考察,對每項情況都深入了解,在本單位財務情況結合市場形勢的基礎上整改建設計劃。
[1]王陽.大中型施工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
[2]蘆遠峰.X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4.
[3]吳敏.建筑工程造價的風險分析及控制方法[J].建材與裝飾,2016,08: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