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童 李香娟
淄博圓通環境檢測有限公司
職業病危害評價若干問題的探討
周 童 李香娟
淄博圓通環境檢測有限公司
職業病防治工作事關從業人員的職業健康權益,職業病危害評價工作只有不斷改進評價方法、把握評價重點,探求職業病危害因素量變到質變的規律,擺正與安全評價的關系,才能為企業職業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為職業病危害防治提供技術支撐。
職業病危害;若干問題
隨著社會的穩定發展,工作和生活已經成為了人類最重要的兩個部分,特別是有一些人為了生活,不得不努力的工作。隨著職業病危害評價工作的廣泛開展,職業病危害評價工作不斷暴露出評價內容重點不突出、著眼于當前點評價、缺少定量的分析評價等問題,給評價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結合職業病危害評價實踐,提出建立職業病危害評價體系、綜合評價與重點評價相結合、當前評價與長期評價相結合等建議,以促使職業病危害評價工作更加規范、科學。
1.1 缺少定量的分析評價
目前職業病危害評價主要采用作業分級法、檢查表法、類比法等,其評價結果多數以某種職業病危害因素超標率或合格率作為評價內容,主要針對某一特定方面,難以完全揭示整個系統危險程度。而現場采樣和檢測、實驗室分析、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分析過程中還容易受技術人員經驗和從業經歷的影響,易于人為干預或影響檢測結果、評價結論。同時,由于評價結果不能給出量化的危險度,造成不同類型或同一類型的評價結果缺乏可比性。
1.2 評價內容重點不突出
涉及職業病防治法規標準較多,內容要求較為復雜,而評價機構在評價時存在包羅萬象,寧缺勿少的心理,導致對一些關鍵要素,職業病危害嚴重的關鍵崗位或環節重點不突出。不少評價機構將評價的內容著眼于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上,而對于職業病防護設施與防護用品的效果評價及一旦發生職業危害事故時應急救援設施基本信息及其使用效果評價深度不夠。
2.1 綜合評價與重點評價相結合
對于職業病危害的評價要握整體性,從責任體系、規章制度、管理機構、前期預防、現場管理、防護設施、個體防護、教育培訓、健康監護、應急管理等方面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在此基礎上,考慮到職業病危害評價的特點還要進行重點內容的評價,應根據不同的評價類型,重點把握職業病危害因素辨識、現場管理、防護設施、個體防護、應急管理等方面。
所謂綜合評價與重點評價相結合,在于把握不同情況下,職業病危害因素反映出來的共性與個性的問題。如礦山職業病危害評價粉塵濃度的日常監測數據,既要考慮基礎數據反映出來的問題,又要考察當前職業病防護設施的狀態有可能造成的影響,即必要時對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的防護效果進行分析評價,以既能反映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現狀又能評價其防護效果的目的。
2.2 建立職業病危害評價指標體系
職業病危害評價一般利用現場或類比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強度)的檢測數據進行定量分級,從而來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對人的危害程度。考慮各層次權重的影響,可以把風險因素模糊綜合評判法運用到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中,構建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職業病危害風險評價模型。逐級分解風險因素,確定各級指標的權重,形成職業病危害評價體系、評判準則及指標權重,由此劃定風險等級。以礦山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為例,可以從系統安全的角度,即危險有害特質的能量、限制措施、人—機(物)—環境的角度進行評價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的劃分,給出指標對系統的重要度的影響,構建評價模型。定性與定量作為兩種不同的評價方式,應互為補充、互為驗證,在進行職業病危害評價時有效結合,客觀的反映被評價對象的結果。同時嘗試建立與上述定量或半定量分析評價相配套的標準化實施過程,包括調查過程、調查方法、計算標準、判斷依據、綜合評級等內容,盡可能減少人為因素對評價結果的影響。
2.3 正確處理職業病危害評價與安全評價關系
2.3.1 在評價內容上的關系。職業病危害評價和安全評價都需要通過系統分析辨識與分析生產過程和作業場所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或職業病危害因素,兩者部分評價內容有一定的交叉與重疊。但是系統分析側重點由于評價內容不同而關注點不盡相同。職業病危害評價側重對作業環境中可能影響企業從業人員身體健康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識別、評價和控制,重點在于職業病的預防和控制。安全評價側重于預測、查找生產運行中作業場所的危險、有害因素,重點在于事故隱患的識別、評價和控制。在評價時應針對以上不同有的放矢。
2.3.2 在時間節點上的關系。鼓勵一家評價機構申報多項評價資質或多家評價機構構建綜合評價業務,即并聯評價模式。并聯評價模式一方面可以實現收集資料共享,另一方面可以減少項目重復評價時間,提高運行效率。若并聯評價模式難以實現,企業在委托評價機構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評價的時間節點上,應置于安全評價之前。相對于安全評價來說,職業病危害評價更偏重運用類比法、現場檢測法調查、分析作業場危險、有害因素,安全評價更多的使用工程分析來確定作業場所的危險、有害因素。因此,安全評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鑒職業病危害評價現場檢測的結果,以補充其工程分析的不足,為企業整個的安全風險做出客觀評價。
總的來說,我國職業病危害評價的研究起步較晚,許多方面還不成熟,隨著工作的深入開展,職業病危害評價工作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由此導致評價的質量、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文章在分析職業病危害評價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結合職業病危害評價實踐,提出了改善職業病危害評價工作的建議。希望能夠為職業病危害評價的完善貢獻微薄之力。
[1]聶云峰,彭仁和,董吉良.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相關問題的探討[J].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14,02:153-154.
[2]胡瑚.試析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模式[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6:158.
[3]趙相云.某簾子布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過程中質量控制問題的探討[A].中華預防醫學會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分會.第十三次全國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中華預防醫學會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分會:,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