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琳?李春艷?郭寶寧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本溪供電公司
關于推進企業工會工作創新發展的思考
楊琳琳?李春艷?郭寶寧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本溪供電公司
當前,全國上下正在開展深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作為企業的工會組織,要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工會工作中去,不斷適應當前新形勢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的需要,順應廣大職工過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和要求,就必須推進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工會組織不斷提高服務科學發展、服務職工群眾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就如何做好工會工作,談了幾點體會,希望對相關工作人員能起到借鑒作用。
企業工會工作;創新發展;思考
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企業工會工作,增強工會組織的創新活力,有效調動廣大員工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是工會工作不能回避和亟待探索的重大課題。所以,工會工作者要加強思考、深入研究,積極破解難題,切實推動工會工作創新發展。
1.1 企業工會宣傳工作不到位
當前很多企業工會工作中缺乏宣傳,工會工作內容僅通過會議向職工進行傳播,對于企業工會的重要作用職工很難形成深刻的認識,致使工會工作很難發揮作用同時由于缺乏有效地宣傳很多職工甚至對工會的作用和功能不了解,造成了一些職工的權利遭受浸害時無法利用工會進行解決。
1.2 企業工會隊伍力量薄弱
年齡層次高是很多企業工會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新知識、新思想很難對工會隊伍形成滲透和影響,而這嚴重違背了提升工作人員思想素質的要求,進而抑制了工會工作水平的提升同時工會中的一些年輕工作人員缺乏對工會工作正確的理解,在工作中很難形成合力,最終對工會工作造成影響。
1.3 形式與內容相統一的不足
創新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創新就在于突破前人,但有些所謂的“創新”,實際上只是總結后所產生的“新名詞”而已,并沒有實際的創新,僅僅是為了創新而創新,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新穎和花樣,而無實質上的創意和內容。
2.1 應用新媒體創新工會工作理念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迅速普及,運用互聯網思維進行工會工作,已不再是“最好這樣做”,而是“必須這樣做”。互聯網讓我們體驗著信息時代的無時無刻便捷,與此同時又傳播著各種無孔不入的惡劣信息。面對這一切,工會如何在宣傳思想工作中“突圍”?如何運用新媒體進行創新,有效地實施工會工作,這是擺在廣大工會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難題。在工作中,我企業工會與時俱進,創建了工會微信群,發動工會干部帶頭“玩”微信,適應、融入并運用新媒體,然后帶動廣大員工接受新媒體,實現工會工作由傳統“大而全”模式向新媒體時代的“微而細”轉型的新局面。
2.2 強化企業工會的宣傳工作
強化企業工會工作是企業發展過程中提升工作人員工作質量的重要方式,企業管理人員應當予以工會工作開展充分的重視,讓企業職工全面認識工會工作具體操作中企業應當對工會工作的宣傳進行強化,使工會的作用能夠被員工充分的了解,提升職工對工會工作的認同感企業工會本身也應當對宣傳工作進行強化,讓黨的思想政策和思想方向能夠被企業職工及時充分的了解,促進企業職工政治覺悟的提升,讓職工能夠懷著積極的心態投入到企業建設工作中。
2.3 增強基層活力,開展健康有益活動
組織職工開展各種有益活動是增強基層工會活力、切實發揮基層工會作用的有效載體,也是工會工作虛工實做的有效方法。一要組織職工群眾經常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娛體育活動,豐富職工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既凝聚了職工力量,充實了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也充分發揮工會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二要發動群眾開展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既能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又能提高經濟效益的“雙益”活動。工會廣泛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改造、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等多種形式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廣大職工立足本職、學趕先進、爭創一流,為大商城總公司的發展獻計出力,多作貢獻。
2.4 樹立品牌意識,打造工會工作品牌。
有品牌就有特色,有特色就有影響,有影響就是“亮點”,工會工作必須樹立起品牌意識。“維權到位,溫暖到位”體現了黨對工會的根本要求,體現了工會的基本職責,體現了職工意愿和心聲,我們要以其作為品牌內涵,確定品牌創建指導思想、創建原則、品牌體系、品牌載體,要選擇職工群眾殷切期望工會做,工會組織自身又能夠做的工作作為品牌,握緊拳頭保證重點,集中力量打造品牌,堅持“一年抓幾件,幾年抓一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抓出成績,抓出效果。
2.5 培育勞模文化,弘揚勞模精神
新形勢下,積極培育勞模文化,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充分發揮勞模示范引領作用,既是保持和發揚工人階級先進性所必需,更是推動企業發展進步的內在要求。積極培育勞模文化。多年來,大港油田公司各級工會組織在勞模選樹上,堅持搭臺子、選苗子、講法子,切實為勞模產生暢通了渠道、提供了土壤。同時,還積極培育了“人人爭先、永不滿足”的勞模文化和“事事過硬、不留死角”的金牌精神,并逐步得到員工的認同和自覺實踐,激發了廣大員工奮發向上、勇于爭先的工作熱情和創造活力。不斷提升勞模影響力。各級工會組織要不斷深化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活動,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的聚集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發揮高技能、高素質創新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員工參與創新創造,不斷完善勞模培養選樹管理機制,培育更多具有較強社會影響力的勞模先進人物,激發廣大員工學趕先進、奮勇爭先的勞動激情。
綜上所述,企業工會組織尤其是作為國有大型企業的工會組織,要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工會工作中去,以適應當前新形勢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的需要,順應廣大職工過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和要求,就必須推進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工會組織不斷提高服務職工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1]李偉峰,蒲煒.關于推進基層工會工作創新的調研與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4,(15):26-27.
[2]康治佳.關于推進企業工會創新的思考[J].兵團工運,2009(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