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7月26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指出:“當前,我們正處在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階段。”他強調:“要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的結合上進行思考。”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今后五年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交匯點,是全面小康向現代化邁進的新起點。開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多彩貴州新未來,最根本的目標是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提出的“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的要求,這就是今后貴州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并不沖突,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是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關系。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觀點、方法解決問題,堅持辯證法、兩點論,堅持在發展中保護生態,在保護生態中發展經濟。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利為民所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堅持戰略策略措施的統一性、一致性和前瞻性,把規劃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扎實推進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踐行新發展理念,發展貴安新區、黔中經濟區等,融入長江經濟帶、珠江—西江經濟帶、成渝城市群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發展數字、旅游、綠色、縣域“四型”經濟,推進發展更加有質量、更加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守住經濟增長、人民收入、貧困人口脫貧、社會安全四條發展底線,守好山青、天藍、水清、地潔四條生態底線。嚴格督導考核,壓實責任,為實現發展與生態良性協調提供強有力的組織紀律保障。
貧困地區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滯后,自然災害頻發,生態環境脆弱,信息閉塞,貧困人口占比高和貧困發生率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集體經濟薄弱,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是貧中之貧,堅中之堅。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平衡區域、城鄉、不同群體發展。落實“五個一批”“六個精準”“貴州省精準扶貧1+10政策”等,攻克深度貧困堡壘,下一番“繡花”功夫,通過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培育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基本技能。用好用活用足扶貧資金,打贏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特別是“組組通”公路大會戰,夯實發展基礎;打贏產業扶貧攻堅戰,特別是“短平快”產業和傳統產業結構調整,長短結合,以短補長,以長養短,提升產業競爭力;打贏易地扶貧搬遷攻堅戰,重點是就業和收入問題,確保能致富;打贏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攻堅戰,重點是公平性與均等化,確保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強化就業、旅游、林業、電商等扶貧帶動。建立激勵機制,激發貧困群眾內生自我脫貧動力。講究科學、講究方法、講究效率,凝聚脫貧攻堅最大公約數,確保“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戶戶有可觀收入,人人有幸福生活”。
抓住國家《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政策機遇。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發展和保護相統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空間均衡、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等理念,遵循生態文明的系統性、完整性及其內在規律,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為目標,以體制創新、制度供給、模式探索為重點,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河長制工作常態化制度化,推進綠色貴州行動計劃,聚焦生態經濟、生態旅游、生態產品、生態屏障、綠色制度,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多彩新貴州,努力成為生態文明改革試驗區模范。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貿易便利化,拓展經貿合作領域,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大旅游產業、大生態產業、大健康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積極發展裝備制造業。發展金融、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推進內陸開放式扶貧試驗區和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建設,全力打造內陸開放試驗區新高地。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改革創新永無止境。改革創新在任何時刻、任何時候都顯得格外重要。要堅持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把改革創新貫穿于各項工作始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中得出經驗和亮點。處理好實體經濟供需平衡、金融和實體經濟平衡、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平衡等問題。全面深化政治、經濟、社會、法治、文化、生態等各項領域改革,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傳統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壯大新興戰略產業,強化人力資本和科技投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以優化要素配置和發揮比較優勢推進新型工業化,以堅持以人為本和可持續性推進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以調整結構、發揮特色優勢和三產融合推進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現代化,以區域資源整合、產業融合和共建共享推進山地全域旅游化。推進新型工業化、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現代化、山地全域旅游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全力打造改革創新試驗田和實踐基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這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思想指南,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根本遵循。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始終繃緊從嚴從緊這根弦,落實好管黨治黨責任。堅持把制度治黨貫穿始終,依靠制度增強行為的“硬約束”。 充分發揮黨在政治經濟、社會治理、文化和價值觀等領域的社會整合能力、戰略規劃定力、決策執行效率、選賢任能制度、自我凈化機制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創新力、戰斗力、凝聚力,引導村莊的規劃和發展。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黨建”等新模式、新業態,發揮好大數據、互聯網在黨建促脫貧中的融合作用,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在歷史性、實踐性、理論性的“趕考”中交出貴州的優異答卷,以優異成績獻禮黨的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