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期疊加”背景下,我國經濟增長正在向中高速增長和中高端水平轉變,增長動力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將破舊立新,尋求構建新平衡,要求金融必須轉變服務經濟發展的方式。
貴州省金融產業必然面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產能過剩”“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企業部門杠桿率較高”等實際困難。同時,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資產證券化、金融監管改革、扶貧攻堅等也對金融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從金融改革發展自身看,與實體經濟多樣性的金融需求相比,金融業種類、層次和區域布局不盡合理,金融人才較為短缺,服務中小微企業和“三農”企業的能力不高;與我省企業發展融資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實體經濟整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與發達地區金融業發展相比,全省金融創新能力仍然較弱,金融監管體制機制和能力建設明顯滯后,各類新興金融業態在發展中帶來的風險逐步顯現,防控金融風險的任務依然艱巨。
全力擴大融資規模,爭取“一行三會”和各金融機構總部在政策試點、資金規模、資源配置、人才交流等方面的支持和傾斜,加大金融招商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同業合作和產品創新,盤活信貸存量資源。加大重大項目融資服務,成立重大項目融資服務平臺,整合并實時更新“1+7”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和PPP項目等重點平臺和重點領域的融資需求信息,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基金的引導作用,撬動各類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加大金融扶貧力度,加快農村金融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創新貧困程度深、脫貧任務重的地區金融扶貧模式,實施差別化金融監管政策,推進農信社改制農商行工作,支持村鎮銀行在鄉鎮設立分支機構,加快新型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建設。加大“黔微貸”“特惠貸”“貴園信貸通”“貴工貸”等信貸產品推廣力度,積極開發差異化、定制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風險補償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給予更大傾斜,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推進省內企業低成本運用海外資金,支持省內企業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推動我省跨國公司積極爭取資金集中管理運營試點政策,吸引境外資金在綜合保稅區設立外資股權投資基金。利用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利用簡化企業境外上市審批程序的政策,積極推動優勢企業到境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開展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做好已納入全國試點的10個縣(市、區、特區)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等抵押貸款試點。鼓勵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發行支農、支小金融專項債券。力爭更多企業盡快上市融資,力爭將貴州納入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大力開展各類資產證券化,爭取投貸聯動試點,積極復制、推廣上海、天津、前海等自由貿易試驗區金融試點政策。提高對貧困地區不良貸款的容忍度,推動政銀保農村普惠金融項目落地,爭取將貴州省列為首批應用和推廣新型綠色金融工具的試驗區,爭取國家碳稅基金用于貴州碳減排、碳匯開發等項目,鼓勵開展碳金融創新業務。推動設立綠色銀行、綠色證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金融機構,用好用足各項金融政策。
推動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加快發展,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調結構、惠民生方面的作用,力爭實現政策性金融機構、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在黔分支機構“全覆蓋”,鼓勵開展資產證券化、資產委托管理以及質押融資、融資融券等業務,推動期貨業及期貨基金的穩步發展,創新養老保險產品服務、發展多樣化健康保險服務,著力推動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和農村小額意外險等民生類保險業務。推動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快發展,加快組建民營銀行、多彩產險、公募基金、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農村新型金融組織,努力建成功能齊備、種類豐富、創新活躍、投融資功能強大的地方金融服務體系。推動新興金融業態加快發展,打造若干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互聯網金融集聚區,引進培育100家互聯網金融企業,打造一批具有標志性、知名度的互聯網金融領軍企業。
加快要素市場建設,做特做優貴州綠色金融交易中心,積極探索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投融資和服務機制,為貴州乃至全國的綠色項目提供服務,助推貴州綠色資源資本化。支持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貴州綠地金融資產交易中心、貴州中黔金融資產交易中心、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貴州文化產權交易所等創新發展。支持天安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等新型交易場所加快發展。建立健全省、市(州)、縣三級扶貧投融資平臺,推動設立扶貧產業發展基金。支持設立省級農業產業發展基金,支持設立省級大數據產業發展基金,支持成立大健康產業投資基金,支持設立現代旅游發展、中小企業發展等基金,大力引導更多資金投向重點產業和領域。
加快貴州金融城建設,未來五年,將貴州金融城打造成為全省金融業的核心增長極。打造國家級大數據金融中心,依托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支持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加快發展,成立貴州省大數據產業投資基金,加快貴州省大數據金融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加快推進移動金融試點城市建設,將貴陽由移動金融試點城市打造成為西部移動金融示范城市。積極向國家申報設立貴安新區西部綠色金融試驗區,大力發展資金結算中心、呼叫中心等功能性機構。打造金融扶貧創新示范區,加快推動農村“三變”改革試點、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以及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試點,全力打造金融扶貧創新示范區,加快建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示范區。打造一批金融特色小鎮,規劃發展一批以金融業為主導、與地方特色優勢產業融合發展的金融小鎮。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儀,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大力推廣人民幣境外借款,鼓勵我省金融機構赴海外發行人民幣金融債券,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金融板塊,擴大境外人民幣境內投資金融產品的范圍,促進人民幣資金跨境雙向流動。深入推進“引資入黔”,推動我省企業以爭取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政策性貸款、發行債券、設立產業基金、上市融資及再融資等方式引入境內外資金,大力推動貴州優質企業到我國香港、新加坡、韓國等境外資本市場融資。加大金融招商力度,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來貴州發展新興金融業態。
實施地方金融管理體制改革,整合地方金融監管職責和行政職能,逐步實現統一歸口管理,探索在現有省市縣三級金融辦基礎上成立地方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建立地方政府部門與“一行三局”的監管聯動機制,聯辦聯管貴州金融服務網。強化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預警,推動建立立體化、社會化、信息化的分級預警機制,強化金融風險處置協作,加強對省內金融機構、民間金融組織、互聯網金融業態等的風險處置。加強地方金融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地方金融信息動態收集報送、統計評估、分析研判、公告發布機制,強化地方金融信息共享,打造貴州金融云。加強地方金融風險監測管理,實施地方金融監管信息管理和實時監控系統建設工程,建立基于大數據模式的地方金融信息監測平臺,加強對地方金融企業的市場準入和日常監測。依托貴州省地方金融登記結算公司,加強對權益類交易場所的風險監測。
加強地方金融立法工作,加快出臺貴州省地方金融條例、民間借貸管理辦法、交易場所管理辦法等地方法規制度,為金融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強化對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權益類交易場所和新興金融業態等地方金融組織的監管,推動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推動“誠信貴州”建設,深入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信用縣(市)創建活動,形成“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建立貴州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現數據的共享與查詢,探索打造基于大數據技術的信用征信體系。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非法集資、惡意逃廢金融債務等嚴重破壞金融秩序的犯罪行為。完善金融市場信用服務體系,健全金融市場客戶資信和風險評價機制,擴大信用產品在金融市場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