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貴平
重慶理工大學
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徐貴平
重慶理工大學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傳統的兩稅制已經不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出現了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重復繳稅的情況加重了企業的經濟負擔,這就需要改革稅制,通過一稅制改革,降低企業稅負、促進經濟發展。所以,建筑企業要針對自身的發展情況,結合行業特點和發展趨勢,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財務管理,從而促進建筑企業的持續發展。因此,本文就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進行具體分析。
營改增;建筑施工;財務管理;影響
1.1 稅負壓力的影響
對于采用簡易計稅的施工單位而言,營改增對企業的稅負影響并不是很大,但是對于采用一般計稅的施工單位而言,營改增對企業的稅負影響更加明顯。以簡易計稅的建筑企業稅負變動情況為例:假設其年開票金額為300萬元,實行3%的稅率,需繳納的營業稅為9萬元。營改增制度實行后增值稅率為3%,那么在開票金額不變的情況下,需繳納的增值稅為8.74萬元,稅負降低了0.26萬元。以一般計稅的建筑企業稅負變動情況為例:假設其年開票金額為600萬元,實行3%的稅率,需繳納的營業稅為18萬元。營改增制度實行后增值稅率為11%,那么在開票金額不變的情況下,增值銷項稅額為59.46萬元,而此時進項稅額就顯得尤為重要,可抵扣進項稅越大需要交納的增值稅就越少,可抵扣進項稅越少需要交納的增值稅就越多。
1.2 對資金流量的影響
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資金流量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刺激了施工企業的投資。與以往的營業稅相比較而言,增值稅實行后,企業在購進機械設備時其中增值稅進項稅可以抵扣,從而降低了企業的購入成本,促進施工企業的投資積極性。(2)流動資金需求量增加。施工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先開具增值稅發票給建設單位,然后建設單位才付款給施工企業,有別于以往建設單位可以代扣代繳稅款的情況,這樣往往就導致了施工企業對資金需求量的增加。(3)資金壓力增加。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各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大,企業為了自身發展和增加競爭力購買工程機械設備會造成資金流出,施工企業進行預繳稅款會進一步增加企業現金流出。施工企業資金流出的增加就加大了資金的需求量,造成了資金壓力的增加和財務成本的增加。
1.3 對收入和成本的影響
隨著營改增制度的實行,施工企業的營業收入由原來的含稅價變為現在的不含稅的收入,收入較以前降低了。建設單位在竣工結算階段部分暫扣款并未支付,而這一系列的項目在稅法的相關規定中都明確規定當期必須繳納增值稅,這樣就加大施工企業的現金流量的支出,增加了施工企業的成本。同時采購工程設備物資的進項稅可以抵扣,減少了施工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
1.4 對會計核算處理的影響
營業稅實行階段,施工企業在進行稅務相關會計核算的時候,只需要對計提和繳納環節進行核算,方式簡單、涉及內容單一,在實行營改增政策后,核算變得復雜化。首先增值稅分為一般計稅和簡易計稅兩種計稅方法,然后開具發票過程中相關會計核算復雜化。在開票過程中需要在項目所在地預交2%或3%的增值稅,涉及到“應交稅費-預交增值稅”和“應交稅費-簡易計稅”科目,在機構所在地繳納稅款時涉及到“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和“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等相關科目,月末通過銷項稅與進項稅的差額來確定應納稅額,加大了稅務計算的難度,增加了會計核算的復雜性。
2.1 加強財務稅收的監管力度
營改增政策實施不久,一些建筑施工企業還沒有適應這種稅收模式,因為營業稅的征收已經進行很多年了,為了適應營改增這種新制度,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需要進行改變,而且整個公司的預決算管理、招投標管理、合同管理、采購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都需要進行改變。只有這樣,建筑施工企業才能抓住機遇,在營改增政策下得到更好的發展。在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后,建筑施工企業的資金使用情況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具體施工的過程中,一些建筑施工企業常常會出現拖欠工程款項的問題,所以在對財務稅收方面一定要加強監管。在財務稅收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加強監管,其中對企業所有采購業務進行監管;簽訂采購合同后,對發票的開具問題進行監管;認真核對稅收規定中可抵扣的物品和服務。這樣財務稅收的監管措施加強,在稅收問題方面就會得到解決。
2.2 提高對資金使用的效率
原來營業稅在代開發票時納稅,營改增后根據增值稅進項抵扣時限以及納稅時間義務的要求,在完成工程量時要申報納稅,可此時工程款尚未收到,建筑企業需要墊資納稅,勢必對建筑企業資金流產生影響。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建筑施工企業就必須更加科學合理地運用資金。做好對資金的調控,迎接稅負方面的挑戰。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營改增為企業在稅收籌劃上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因為營改增就是為了調控市場的資本運作機制,幫助建筑施工企業內部進行全面的改革。那么就需要企業針對自身情況,抓住機遇,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稅負。還有要改進一些阻礙企業發展的戰略,加強上下游企業間的聯系,擴展自身的行業鏈長度。
2.3 加強企業內部的核算管理
在營改增實行后,稅收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得到修改,那么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會計核算就變得更加困難。企業就需要細化和規范會計核算系統,培訓和招聘具有相應業務水平的財務和會計人員。而且要加大對財會人員的培訓,提高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來提高企業內部的核算能力,使自身的水平得到提升。在財務流程方面,財務部門要對以會計核算為中心的財務環境進行全局把控和對微觀事項的細節研究。財會人員在工作時要十分細心,及時發現財務變化中的問題,對于出現的財務核算問題更要及時地處理,對于外部人員的詢問,要做好咨詢工作。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部門要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后,要做好各個方面的準備工作,科學決策。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建立規范的增值稅明細賬,做好稅收籌劃,降低因操作失誤導致的多納稅或少納稅的風險。
總之,實行“營改增”使得增值稅的抵扣鏈條在建筑業被打通,對施工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積極應對,充分利用新稅制所帶來的有利因素,調整發展策略以不斷適應新的發展要求。
[1]王小青.營改增對建筑施工行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經貿實踐,2017,01:225.
[2]劉丹.新時期背景下營改增對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7,06: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