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祥
葛洲壩集團公司宜昌基地管理局基地管理部
市政工程環衛管理工作探討
夏金祥
葛洲壩集團公司宜昌基地管理局基地管理部
隨著我國建筑市場的快速發展,當前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對工程項目進行環保節能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當前,在市政建筑工程中加強環保節能管理已越來越受重視,它更是建筑工程項目未來的發展趨勢,降低建筑工程建造及使用過程中所帶來的能源消耗,保護環境,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題中之義。城市生活垃圾數量隨之呈快速遞增的趨勢,這需要做好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市政工程中的環境衛生管理工作進行了分析。
市政工程;環衛管理;項目施工
市政環衛工程是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市政環衛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不僅關系到施工企業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同時對合理使用和有效控制國有資本也起著一定的積極作用。
和普通的工程建設項目不同,市政工程和我們的生活、生產息息相關。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也隨之加快,市政工程給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也逐漸的凸顯,急需施工企業及科研人員加強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對環境所造成破壞的關注,在市政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重視對環境保護的管理工作。市政工程在建設施工的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的因素很多,會對生態環境、大氣、水體等資源造成污染或破壞,而且建設施工過程中幾乎都會造成噪聲污染現象。現階段,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市政工程中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也逐漸被人們關注。市政工程中實施環境保護策略,不僅有利于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同時也有助于市政工程建設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所以,市政工程建設企業要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時刻將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放在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不斷的強化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與管理,也是市政工程建設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有力保障,是整個領域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2.1 垃圾填埋法
填埋法通常是指利用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而成的坑穴、河道等可能利用的場地把垃圾集中堆放起來,對運送到填埋地的生活垃圾采取攤鋪-壓實- 再攤鋪-再壓實,依次循環操作,衛生填埋可處理各種垃圾,技術成熟,調節能力強,尤其適宜中小城市這樣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的地區,但是需要對滲漓液和臭味進行嚴格控制。
2.2 垃圾堆肥法
堆肥法是利用微生物對其中有機物的分解作用,產生一種穩定、衛生、有一定使用價值的農業肥料或土壤改良劑。高溫堆肥的特點是部分實現了資源化,但是堆肥肥效較低,處理不完全,而且還有對土壤造成二次污染的危險。同時因為化學肥料以其高效、用量少、使用方便等優點被農民所接受,堆肥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市場。許多垃圾堆肥場因經濟效益不佳,無法維持正常生產,甚至倒閉。故這一方法難以解決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
2.3 垃圾焚燒法
垃圾焚燒法主要是利用高溫的方式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焚燒,將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借助高溫殺滅垃圾中的細菌、病毒, 使其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此外垃圾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熱能可以用來發電或者作為城市供暖需求。焚燒法具有占地面積小、選址容易、處理較快、減量顯著、無害徹底及可回收余熱等特點,也是當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方法。
3.1 加大投入
要搞好市政衛生工作,需要有適當的發展資金。許多城市在市政環衛事業的投入還不足,遠遠跟不上經濟建設的發展速度。與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不協調,與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不協調,主要原因是經費不足,與加快發展市政環衛事業的要求不相適應。存在著:垃圾中轉站的建設滯后;環衛作業機械化程度低;建設和維修公廁的資金奇缺;垃圾運輸車輛落后, 有待更新;保潔工的工資和福利偏低等。
3.2 加強垃圾分類和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工作
建立科學的垃圾收集系統。從垃圾源頭抓起,增設垃圾箱和清運時間段,生活垃圾逐步采取分類投放、收集。出臺居民垃圾分類回收管理辦法并對垃圾回收分類進行細化,建立起分類垃圾廢品回收網絡,設置有效的垃圾運輸系統。合理選擇垃圾中轉站,采用大型集裝箱壓縮運送。健全回收系統,充分利用生活垃圾可回收利用資源,積極探索多元處置和再生資源利用的新路,鼓勵對無機垃圾采用分揀回收和再生利用,對無機垃圾采用堆肥和生化處理技術,以及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等綜合技術,擴大再生資源的利用范圍。通過對社會開放垃圾處理市場,積極鼓勵建立自負盈虧的專業城市垃圾服務公司,專門負責垃圾清運處置,實行垃圾有償服務,并不斷開拓服務領域獲得垃圾資源收入,而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從垃圾處理建設、管理脫離出來,只負責垃圾管理的監督和協調工作,以加快垃圾產業化和資源化的發展。
3.3 加強對資源化垃圾處理的監督
加強對垃圾處理場的監督管理,堅持生活垃圾管理法律法規中原則與制度。政府及其行政主管部門都是垃圾管理的責任主體,以有效的執法手段,實現垃圾處理場的穩定運行,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垃圾管理法制化進程,同時接受公民的監督,讓垃圾資源化處理為公民創造更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3.4 建立垃圾中轉站
隨著城市垃圾的數量不斷增加,實行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勢在必行。垃圾中轉站作為連接垃圾產生源頭和末端處置系統的結合點,其作用越來越明顯,建立區域性的、相應規模的垃圾中轉站已迫在眉睫。
綜上所述,減少城市建設污染不僅滿足當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并且可以提供給居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也可以減少居民因為一些污染問題所帶來的糾紛。
[1] 王志娟.市政工程中的環境保護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16,09:203-205.
[2] 梁淵博,郭漢彬,趙越.淺議市政工程環保施工管理[J].現代國企研究,2016,16:113.
[3] 王海霞.淺析市政工程管理中環保型施工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6,4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