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健
寧夏視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事故防范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研究
馮 健
寧夏視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不僅是整個建筑市場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政府服務部門對待安全生產的重點監管區域。建筑企業是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主體,必須貫徹落實國家各項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建筑安全生產管理,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針對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并執行一系列加強安全監督管理的措施,才能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性,使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監督管理能走上新的臺階。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事故防范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建筑施工;事故防范;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1.1 建設工程施工規模大、周期長、難度高、危險性大
目前,我國建筑工程本身最突出的特點包括:施工體系大、施工人員組織復雜、工程設計、建設周期較長、施工原料種類多等等。特別是近年來,國內固定資產投資的升溫,建筑行業的發展白熱化,城市化進程在中小城市不斷推進,大型商超的建設也愈演愈烈,猶其是近年來高層建筑或超高層建筑迅速興起,這些建筑行業的發展推動了建筑工程現場施工安全監督管理的進一步升級。
1.2 投資主體多元化,現場施工管理難度增加
現有的建筑工程不在是僅以單一的國有和集體的投資形式為主,隨著現今社會經濟的大發展,多種投資形式慢慢形成多足鼎立的現象,這種多種投資的形式使得建筑投資市場更加廣泛的開放,有些投機取巧的投資主體也出現了投資不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的程序、盲目開工的現象,嚴重影響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管水平。
2.1 工程實施過程中各方主體沒有切實履行相應責任
部分建設單位沒有依據相關程序辦事,未能認真執行相關的法律、法規。比如,在生產過程中,部分建設單位把工程肢解分包給其他小企業,強制簽訂霸王合同,要求墊資施工,并以各種理由拖欠工程款項,導致施工單位安全生產費用出現嚴重不足的情況,大大降低了施工單位對工程現場的安全防護能力。同時,部分施工單位為追趕工程進度,盲目縮短工期,導致工人疲勞作業和交叉施工的情況出現,大大提升了安全事故發生的頻率。此外,少數監理單位并未嚴格依據安全生產管理規定行使監理責任,一味追求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忽視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這會導致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監理責任和企業安全監管機制無法發揮作用。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部分施工企業的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生產責任沒有落實到個人,安全管理機制不健全,沒有制定合理的施工安全的保障措施。通過轉包、違法分包或以掛靠的形式,部分建設單位甚至將工程承包給不具備施工條件或者缺乏相應施工資質的隊伍,致使整個建筑過程存在著極大的隱患。
2.2 建筑行業的從業人員素質不高
施工單位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從業人員比較少,員工的綜合素質低,不能有效保障生產安全,這使得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無法有效展開。而且,當前我國的建筑行業的從業人員主要是農民工,由于農民工的知識結構、工作方式、習慣意識等方面的缺陷,同時他們又往往缺少必要的技能培訓。所以,施工人員安全知識及自我防護意識都比較欠缺,明顯提升了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
2.3 施工現場防護設施不全
很多建筑工地的施工現場,施工單位沒有搭設相應的防護欄桿,安全網設置不科學或者作業面未實施全封閉措施。少數電梯井口沒有按要求設置防護欄,部分電梯井內部沒有布設相應的隔層。在預留的采光井、洞口以及通風口處沒有按照規定設置防護蓋,這容易釀成墜落事故。
3.1 完善安全監督管理制度體系
為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規范化、長效化開展,應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體系,具體從以下3方面入手。
(1)完善安全監管規章制度。針對建筑工程安全監管特點和重點,健全規章制度,如制訂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開工安全條件審查制度、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制度、機械設備檢驗檢測制度、材料設備淘汰制度、施工企業風險抵押金制度、安全監督執法制度等。
(2)完善安全監管工作制度。在具體的安全監管工作中,須依靠細化的制度對監管工作進行規范,明確監管流程。如制定安全監理工作交底制度、安全監督檔案制度、安全巡檢制度、安全生產預警制度、安全生產例會制度、事故隱患整改制度、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安全投訴處理制度、安全生產監管人員培訓制度等。
(3)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基本制度。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要根據建筑行業監管制度,結合工程具體情況,制訂安全管理制度及其實施細則,確保安全管理制度覆蓋到施工的各方面。
3.2 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與培訓
施工前要對施工人員進行相關的施工技術與施工安全意識的教育與培訓,一方面能夠提高施工人員自身的技術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提升施工人員本身的安全保護意識。在施工過程中,針對施工人員的施工行為,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規范,為了保障自身安全,一定要嚴格遵循作業的標準化,形成科學的作業工作形式,在操作中,施工人員一定要養成規范化、程序化的工作習慣。
3.3 強化企業自身安全文化建設
企業杜絕事故的發生最好方法就是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企業安全建設關乎企業生死存亡,對于對于企業長遠健康發展意義重大。作為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來說,應當采取強有力措施,確保安全文化建設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是安全生產的意識落實到實處,同時也應當創造企業自身獨具特色的企業安全文化,不斷強化企業員工安全生產意識,積極營造企業安全生產的良好氛圍。把安全生產文化理念貫穿企業生產始終。在企業從事生產眾多環節中,首當其沖則是大力倡導對于生產經營管理者的安全教育培訓。只有這部分人通過受訓真正掌握生產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技術,企業才能呈現健康有序運轉態勢。與此同時,企業職工上崗采取崗前安全教育培訓并建立嚴格的考核準入制度,即安全培訓經有關部門測試認證后才可安排上崗。從現代企業運營發展發展的角度來說,優勝劣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首先應當建立健全管理長效機制以及樹立良好的安全生產形象尤為重要。
3.4 切實履行施工現場安全監督責任
一是在管理施工現場安全作業的過程中,監理單位要嚴格對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設計里面的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施工技術等進行審核,保證其達到強制性標準;二是如果安全監督部門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檢查出的安全隱患,則須第一時間通知監理單位、施工單位,責令及時將隱患消除并將情況下發整改通知書;三是如果發現特別重大的安全隱患,安監部門則要嚴令施工單位立即停止施工并整頓。簡而言之,安監部門必須要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及工程建設中的強制性標準開展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在檢查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時要有的放矢地對問題進行排查,提出針對性強的整改要求,同時要預估發生安全事故的時間各部位,促使安全監督管理小組能制定有針對性的施工現場安全監督管理計劃,提高安監部門的工作效率。
3.5 管控重大危險源,整改安全隱患
一是安監部門要管控好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重大危險源,它是在施工現場引發群死群傷事故的根源,只有將施工現場安全監督管理的這一主要環節管控好,才能避免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才能順利實現安全施工目標。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重大危險源主要包括深基坑、模板工程、外腳手架、建筑起重機械等,施工單位只有堅持深入開展涵蓋這些重大危險源的專項整治工作,才能有效控制施工現場的危險源,最大限度降低發生安全事故的幾率,即便發生事故,也要盡可能將損失、傷害降到最低。二是及時整改施工現場發現的安全隱患。安監部門要監督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總結安全教訓,找到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頑疾、通病,制定相應整改措施。在日常的施工環節,安監部門一旦發現安全隱患,則要當場對原因進行剖析,做到即時糾正和限期整改;跟蹤驗證安全隱患糾正措施、整改措施的實施情況及實施效果,并保存好驗證的記錄。
總之,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家和企業對于員工的安全保障措施日益健全,企業的生產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受到了大眾的普遍關注,加強現場安全監督管理勢在必行,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1]陳聰,張立峰,趙二飛.防范建筑施工事故重在現場[J].現代職業安全,2010,08:30-32.
[2]陳永剛.淺談建筑施工現場火災事故及防范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09,01:137+133.
[3]李宗輝.淺談建筑施工預防事故防范措施[J].建筑安全,2008,1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