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鵬
杭州綠潔水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質檢驗中監測的質量控制方法
張立鵬
杭州綠潔水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進行水質監測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可有效地確保相關監測數據的真實有效。使得整個水質監測的過程更加科學合理。同時這也是進行水質監測實驗的主要技術和管理方式,因此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水質檢驗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表現在多個環節中。因此,在開展具體的檢驗工作時需要同時考慮到來自多方面的影響,從而保障后期環節的順利進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質檢驗中監測的質量控制方法。
水質檢驗;監測;質量控制
水質自動監測站是以分析儀器為核心,運用現代傳感技術、自動測量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以及相關專業分析軟件和通信網絡所組成的綜合性的在線自動監測體系。水質自動監測儀具有最佳現場使用效果,可以對水質進行自動、連續監測,數據遠程自動傳輸,隨時可以查詢到監測水域的水質數據,對于解決現行的水質監測周期長、勞動強度大、數據采集和傳輸等問題,具有很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特別是在供水工程水質監測斷面設置水質自動監測站,能夠實現在水質發生惡化時,儀器自動報警或相應發出水質污染的預警預報,防患于未然,防止水污染事件的進一步發展,保障安全供水。
2.1 樣品采集質量控制措施
2.1.1 監測斷面的選擇。在進行水質監測斷面的選取工作時,工作人員要根據監測對象和前期現場調查的實際情況進行選取,重點考慮河流情況以及水文地質條件等,始終嚴格按照國家監測技術規范的規定進程監測工作,同時也要考慮到監測工作的代表性和可控性,所選擇的監測斷面要全面真實地反應出該區域水質的整體質量。另外,還要遵循一定監測斷面的各類原則,例如代表性原則和經濟性原則等。
2.1.2 水質樣品的采集。在進行對水質樣品的采集工作時,采集人員必須要全面熟悉水質采集的有關規則,在進行采集前必須要進行一定的培訓工作以及持有相關行業認可的證書,才可進行對水質樣品的采集。另外,在采樣結束后,要把所采集的樣品根據一定的存放規定進行正確保存,并及時地運送到實驗室,在運送的途中,工作人員還要始終防止樣品發生變質、損壞等情況,影響水質樣品的質量。整個水質樣品采集的過程,必須要有明確的交接證明以及手續,管理員在進行檢查后,保證樣品無誤后才能簽收登記。
2.2 儀器設備運行質量控制
2.2.1 儀器設備。水質分析過程中,確保相關儀器設備不妨礙最終檢測結果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校對所需的玻璃器皿與檢測儀器等,而校對的條件則是要根據國家已有規范進行。除此之外,在選擇和使用儀器過程中同樣也必須要以國家的相關規范為重要標準。
2.2.2 標準物。就水質分析工作而言,標準物質扮演著十分關鍵的角色。因為標準物質質量的好與否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檢測結果的精確度。標準物質選擇過程中,需要注意選擇有證的標準物質。若這一環節的難度較大,那么還可借助對比和驗證來二次確定量值的精確度與溯源性。而在使用標準物質時則要注意其自身質量,也就是按時核查,避免其質量出現問題,進而影響到檢測結果。
2.3 檢測方法與檢測環境
2.3.1 檢測環境的控制。當檢測人員的自身素質與檢測儀器質量均達到相關要求后,還需要注意的一個環節就是水質監測環境。某些檢測方法必須要以某種特殊環境為前提條件,如微生物檢測必須要在緩沖間或無菌操作的環境中。所以說,水質監測治療的合理性還必須要依賴于科學的檢測環境。
2.3.2 檢測方法的選擇。所采取的監測方法不同,其最終的檢測質量也會出現異同。所以,要想獲得更為準確、合理的檢測結果,還要選用相應的檢測方法。通常情況下,檢測過程必須要根據國家已制定的標準完成。此外,還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行業標準或區域標準。若無特殊情況,水質檢測不能采用其他方法。
2.4 數據處理與綜合評價質量保證
2.4.1 數據處理。進行相關數據的處理工作時,主要進行對數據的記錄整理工作和檢查等。其中對于數據的記錄整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員要充分考慮到計量器具的精密度以及準確性,另外對于工作人員由于失誤,可能會造成的讀數誤差也要進行注意。同樣,對于數據的整理工作,工作人員也要根據一定的數據修約規則進行整理,保證數據處理的有效性。
2.4.2 綜合評價質量保證。進行綜合性的分析評價工作時,要充分對監測機構的主要技術水平進行考察,這也是進行水質監測工作的最終環節,是保證水質監測的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的最終關卡。主要通過對監測數據的分析利用,得出綜合評價。有效完成對水環境質量定性結論的最終確定。并且根據綜合評論進行對水質下一步的防治措施進行選擇,是改善水質的先決條件,可為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根據。
2.5 實驗室環境
實驗室的環境條件應符合儀器設備使用規定及試驗標準要求的溫度、濕度、灰塵、噪聲、振動、電壓、電流等要求。相鄰區域的活動之間有不利影響時,應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實驗室應定期檢查實驗室環境,并形成實驗室環境檢查記錄。各監測人員在規定的環境條件下監測時,應將環境條件在原始記錄中記載。
2.6 人員管理
所有從事監測活動的人員應按照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相關要求持證上崗。持有上崗證的人員,方能從事相應監測工作;未取得上崗證人員只能在持證人員的指導下開展工作,監測質量由持證人員負責。
總之,進行質量的控制工作是進行水質監測分析的首要任務,同時也是有效保證監測數據準確可信的重要措施,因此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1]張燕.城市供水管網水質檢驗監測模型研究[D].蘇州科技學院,2013.
[2]臧天順.水質化驗分析中的質量控制措施[J].企業技術開發,2015,03:177-178.
[3]李躍奇,李明,王貞珍.水質監測結果合理性檢驗及糾錯[J].水利技術監督,2009,03:7-10.
[4]李國剛.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指南[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2010:247-251.
[5]孫南.水質自動監測系統運行過程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9,21(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