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強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海西供電公司
輸電線路工程基礎設計特點分析
孟小強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海西供電公司
在社會的發展中,電力工程位置重要,而作為電路工程的關鍵部分——輸電線路工程更是重中之重,因為它是輸電線路的核心。在輸電線路的工程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地形以及地質等各個因素所帶來的差異化影響,在工程前期、中期以及后期維護等所有階段要提前計劃,考慮充分,實現輸電線路的平穩、安全運行。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輸電線路工程基礎設計特點。
輸電線路;基礎設計;特點
要談電力輸電基礎施工技術必須了解電力輸電線路施工。輸電線路施工是連接發電站和電力用戶的重要紐帶,其施工的效果和質量直接影響著電力用戶的日常生活。輸電線路的施工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特殊安裝工作,沒有較高的安裝技術要求。輸電線路基礎施工專業性強、受外界干擾因素較多、涉及面極廣,這樣就大大增強了施工安全管理難度。電力輸電線路施工技術就是有效保障輸電線路建設質量的關鍵環節,所以必須加強對輸電線路基礎施工技術的研究,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施電力工程的施工質量。
2.1 軟土地基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地質類別差異很大。有些地區的土質為軟土,在這種土質上建筑,所建的輸電線路地基叫做軟土地基。這種地基一般有灌注樁、擴展式和大板式3種基礎。其中擴展式基礎計算起來簡單,不過工程對土方開挖以及配筋的要求很高,且其占地面積很大,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發生搬運材料困難的問題,使得靈活施工率明顯降低;大板式基礎施工的成本相對比較大,施工設計的內容比較廣泛,施工較為復雜,特別是施工過程有很多軟弱地基的情況下會影響施工的質量,使得施工的難度增大,其質量自然難以有保障;灌注樁這種基礎的造價相對較高,且施工的質量不容易控制。
2.2 凍土地基
線路基礎工程在不同的地方,其施工的材料、工藝和地基的判斷方法都有一定的區別。其中凍土地基大約占全部國土的1/5左右,主要原理是由于凍土在融合及凍結的條件下,力學性質常常有所變化,與之相應的強度指標、地形特點和地面構造亦隨之出現變化。在冬天里最容易發生安全隱患,凍脹和融沉是凍土發生隱患的最常見的形式,常從結構措施方面予以防治。按照所在地的氣候特點,考慮施工的需要,一般運用排水隔水法、物理化學法和換填法等方式對凍土地基予以處理。
2.3 黃土地基
黃土地基線路工程常見的有三個類型,分別是開挖式、剛性臺階以及掏挖。在軟土相對比較厚的位置,大多利用樁基穿越軟土層進行處置。但是對于剛性臺階會出現受力不均勻的情況,施工材料就會被浪費,工程造價高。隨著發展這種方式很容易被廢棄;而對于掏挖基礎的模型應用的比較廣泛。
3.1 樁基礎
分為驅動樁基礎、樁基礎和樁基礎樁基礎。1)驅動的特點,樁基礎承載力大,占用空間小,開挖量。到類型的鋼管樁的樁、鋼板樁和混凝土樁和樁。打入樁施工時應注意防止損傷樁,防腐、偏轉,防止抵消。2)是利用鉆井工具按照設計樁基礎樁孔直徑和深度,洞裝滿水的壓力,孔隙形成鋼筋籠,導管后澆注水下混凝土樁身混凝土是完好無損。樁基施工過程需要注意原材料的檢查如水泥、砂、石、鋼材檢驗、檢查和沉積物進洞檢查,檢查導管密封,合作比檢查,檢查導管埋置深度。鉆孔灌注樁通常用于砂和粘性土,地下水位較高。樁基礎的特點是更少的土地,施工方便,但建設費用高,容易偏孔,斷樁和孔壁坍塌,等。3)爆破使用人工機械成孔樁基礎可能是,炸藥在孔的底部鋪設,鋼筋籠和混凝土混合料進洞里,引爆擴展,洞的底部揉捏,直到土壤壓實土底部的孔,鋼筋籠和混凝土重力影響下到洞底,彌補灌溉上層混凝土平臺和得出結論,正確的方向。
3.2 掏挖基礎
掏挖基型依據掏挖的程度可以分為全掏挖和半掏挖兩種,這種基礎施工技術一般在沒有或缺少地下水的塑黏性土的地基上使用。在基坑施工可以成型的情況下,盡量不擾動原狀土進行開挖基坑工作,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在開挖之后再進行填土。基坑在承受上撥荷載時要保證原狀土的凝聚力,原狀土的內摩擦角對其穩定性有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掏挖基礎還可以較好地保證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據以往的統計可以看出,選擇掏挖基型與選擇其他基型相比可以節省5%左右的鋼材和14%左右的混凝土。掏挖基礎還可以分為直柱式和斜插式兩種,其中斜插式在坡度設置上保持主柱和搭腿一致,可以有效降低基礎水平引起的偏心彎矩。
3.3 巖石基礎
巖石基金會是一個水泥砂漿或混凝土細石頭和錨筋鉆井巖石洞,形成錨樁墩基礎。常用在巖錨基礎的主要方式,桌面,牽拉,自錨式,內置類型,巖石地基的特點是開挖量小,混凝土和鋼筋的消耗更少,施工方便,抗上拔以及下壓強度高,可以減少開挖爆破對圍巖表面的基礎傷害。巖石地基施工過程包括:清除浮動表,暴露的基石,鉆孔,孔清洗、鋼或地腳螺栓和水泥砂漿可能硫粘合劑、維護。
3.4 輸電線路的塔桿室定位和塔桿設計
要做好塔桿室的定位和塔桿設計,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好模板曲線的定位。模板曲線指出現弧垂最厲害的時候,在空中形成的形狀。一般要對各種氣象條件進行計算衡量,根據臨界的檔距,來確定模板曲線的定位,進而控制氣象條件,在什么氣象條件時出現最大弧垂,是高溫無風還是有冰無風等。這樣就可以得出模板曲線,根據塔的位置來選擇桿的型號和如何配置檔距。
總之,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與進步,電力工業也隨之快速興起,電網的建設規模越來越大,與其相關的設備也在與日俱增,輸電線路的設計也相應的成了一個常規性工作。而輸電線路的基礎是線路工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是確保電網系統能夠安全運行的基礎,文章旨在探討輸電線路基礎設計在勘測、設計、施工和后期維護等方面的特點。
[1]聶旭初.我國輸電線路基礎工程現狀及優化措施[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19):40-42.
[2]熊新徽.輸電線路基礎施工中軟弱地基的技術處理[J].黑龍江科學,2013,(12):68.
[3]馬金松.淺談輸電線路基礎施工的技術措施[J].中國電力教育,2010,(S1):79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