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 斌
湖北省京山縣國土資源局
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探討
饒 斌
湖北省京山縣國土資源局
土地管理信息化是土地管理工作對電子政務的具體應用,電子技術是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促進資源節約、提高政府決策科學化水平及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手段,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有實質性貢獻。本文從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著手,探討提出若干加強信息化建設的措施,促進電子技術在優化土地管理中做出應有貢獻。
土地資源;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措施
怎樣貫徹中央關于土地管理部門要抓緊建立全國土地管理動態信息系統、采用現代科技技術動態監測全國土地利用狀態的指示精神,加強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這是土地管理部門面臨的一項艱巨而迫切的任務,亟待研究和探討。
當下,土地問題備受關注,人們對于土地問題引發的矛盾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更意識到土地資源的緊缺及使用的不合理,所以建立一套合理的、有效的、信息化的土地管理模式至關重要,以便保證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的可持續性。一方面,土地管理信息化是社會發展需要。在當今的信息時代里,信息產業是一個大產業,應優先發展[1]。信息產業具有高新技術特征,滲透性強,依托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系統工程等高新技術是新世紀的行業管理模式,而土地管理在信息化改革浪潮里不可能成為例外,所以加強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是時代發展所趨。另一方面,土地管理需要信息化支持。土地管理工作需處理大量數據,國家、政府往往要動用巨額資金詳查全國土地資源、調查城鎮地籍等,由此產生的大量土地信息、數據是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數據,需要土地管理部門進行有效的管理、充分的利用。如果完全依賴傳統的紙質存儲、手工處理等方式,不但極易出錯,且效率低下,在保存、更新、傳遞以及共享土地信息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局限性,所以土地管理面臨著信息化建設要求。
(一)銜接好信息化管理和業務流程重組
重組土地管理業務流程是加強土地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內容,沒有重組業務流程的支撐,加強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是非常困難的[2]。所以土地管理部門必須再造現有管理業務流程,破除職能型的組織模式,以流程為核心建立新的組織模式,為開展土地管理工作提供程序保證,以便更加快捷、順暢地處理土地資源管理業務,把土地管理及服務變得更加透明、簡便、高效。一是務必要圍繞服務對象設計土地管理業務流程,政府設計土地管理部門時也要將流程作為中心,從而有機結合涉及運作土地管理業務流程的相關職能部門,將不必要的部門裁剪掉,設計出最優化的整體業務流程,并統一建立工作規范,盡可能減少無效活動。二是堅持改革先行土地行政審批制度,減少項目審批,撤銷不必要的限制,同時簡化項目審批手續,完善并優化審批程序;增加清理收費項目的力度,繼續改革土地資源收費管理制度,確保有序、順暢、高效地開展土地管理業務,夯實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基礎。
(二)建設土地資源信息化數據共享設施
土地管理部門要利用公用專線、通訊網,或建立起衛星通訊站或微博通訊站,對中央、省或直轄市、地區、縣四級中心站點實現物理連接,構建統一網絡系統,完善建設共享土地資源信息化數據的設施,推進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一是各個中心站點的連接可按照實際情況選擇最佳方式,確保在國土資源的調查、管理、匯交數據、查詢信息、發布信息等過程中快速、安全地傳輸信息。二是為保證各個中心站點能安全、有效、可靠地交流信息,應對其實行內外網分離模式,內網主要是交換內部信息,外網則是對外交換信息、發布信息;各個中心站點還要滿足互聯網方式要求、速率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則要通過合理配置網絡軟硬件加以改造;各個中心站點在建設局域網時要考慮國土資源信息系統的實際情況,建立容量大、速度快的局域網系統,同時將國際互聯網和內部局域網分開。三是采取地址管理、虛擬技術或域名解析等手段,將各個中心站點的物理連接分成政府管理、調查評價、信息發布等邏輯網,政府管理網負責落實土地管理信息傳遞工作,方便政府行使管理職能;調查評價網負責傳輸調查、評價國土資源時形成的資料、匯總等數據;信息發布網負責提供國土資源信息的社會化服務,這三個邏輯網互不干擾,不過在物理上要使用同一信息通道系統。另外,要依托先進安全保密技術、防火墻技術,建立土地資源信息網絡安全屏障,保證安全性。
(三)繼續完善制度,大力開展合作建設
要想加強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必須要有完善的制度提供保障,包括如何確保信息化建設環節的資金投入、實施信息化建設的統一規劃、管理軟件開發及其市場、確定系統建設標準及規范等。為解決好這些問題,就要完善建立管理監察制度,確保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有據可依、有章可循,減少人為因素干擾。而大力開展合作建設是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有效方法,所以土地管理部門要積極聯合其他部門、科研機構、高校、軟件公司等攜手共建,依托設備條件、技術力量,在研制、開發軟硬件設備、建設技術人品培訓系統等領域進行合作,同時對外開放,主動和國外相關行業開展合作交流工作,學習并借鑒其先進經驗,大力引進先進技術,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加快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整體進程。
(四)推進土地管理信息化示范區的建設
土地管理部門可選擇某個農場單位或墾區,建立起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示范區,結合現代農業示范區、標準化示范園等加強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創新現代管理技術,探索現代化土地管理路徑。通過建設土地管理信息化示范區,幫助提高項目單位經濟效益、管理效率,形成實訓基地,促進大基地、大產業、大企業的形成,提高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
當下,土地管理問題較為突出,一方面是激增的土地資源需求量,但自然的土地資源供給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是人類日益頻繁的活動引發土地的荒漠化、鹽堿化等問題,使土地資源稀缺形勢更為嚴峻,土地管理部門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只有加強對電子技術的應用,不斷推進土地管理信息化進程,才能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
[1]劉桂龍.淺析我國土地管理信息化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西部資源,2016(05):183-184.
[2]李雄春.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基本農田建設管理中的運用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