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平
天津市紅橋醫院
公立醫院改革加強財經法規制度建設的思考
鄒 平
天津市紅橋醫院
隨著公立醫院醫療改革的不斷推進,公立醫院財經法規制度建設尤顯重要。文章對公立醫院現行財經法規制度建設中存在問題進行詳細闡述,并提出解決對策,旨在促進公立醫院運行的合規、有效性,通過加強財經法規制度建設起到促進醫院提高效益、持續穩定發展。
公立醫院;醫療改革;財經法規制度
近年,國家公立醫院改革逐步深化,形成比較規范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補償機制、運行機制和監管機制。新醫改形勢下加強財經法規制度建設意尤為重要,將對醫院經濟運行與管理產生重要影響。
1.1 公立醫院服務體系的改革要求醫院的運行和發展必須符合區域衛生規劃制度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制定衛生資源配置標準,組織編制區域衛生規劃和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醫院在發展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相關財經法規制度,不得盲目投資、擴大建設規模、提高配置標準,必須服務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推動公立醫院結構布局的優化調整。
1.2 公立醫院運行機制的改革要求醫院要完善內部決策機制和財務會計管理等財經法規制度。嚴格預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強成本核算與控制。加強資產管理,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實施內部和外部審計制度。因此,醫院要嚴格完善和履行審批流程,逐步推進管理制度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現代化。
1.3 補償機制的改革促使公立醫院主動控制成本、加強資產運營管理。新醫改破除以藥養醫,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收入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補償機制的改革要求醫院在加強醫療服務管理的同時更要重視精細化管理,內部挖潛,加強資產管理,從而達到提高醫院經濟效益的目的。
1.4 醫改要求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運行監管機制。嚴格控制醫院建設規模、標準、貨款行為,加強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管理。控制公立醫院特需服務規模,健全財務分析和報告制度,加強公立醫院財務監管。建立健全公立醫院財務審計和院長經濟責任審計制度。
2.1 資產管理方面。目前公立醫院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超標準、超范圍、超規模配置表現突出二資產浪費現象嚴重,醫療成本居高不下。實物資產管理手段缺位直接造成財政資金的浪費,嚴重影響公立醫院的效益及持續發展。
2.2 預算管理方面。對于預算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預算沒有細化到具體項目和具體執行部門。同時,由于缺少和預算管理相匹配的信息反饋機制,預算編制信息和執行結果難以傳遞到各個部門及每個員工,削弱了預算的執行力。預算執行主觀隨意性很大,預算執行進度退緩,預算內容調整隨意,資金運營效率較低。
2.3 內控制度方面。有的制度不健全、不科學、不規范二有的內部控制繁瑣,辦事效率低二有的雖然有內控制度,但未嚴格按制度內容執行,制度執行效力不強。
2.4 監督體制方面。內部審計獨立性和權威性弱,很難真正起到有效監督的作用。中介機構作為被委托審計主體,往往對醫院運行關鍵環節了解不深入,審計具有局限性。國家審計作為強制審計主體,審計力度大,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國家審計延伸到公立醫院進行全覆蓋的機率不高。公立醫院的監督機制與醫改對加強運行監督的要求還存在差距。
3.1 要求的內部組織機構。組織機構是制度的執行主體,制度實施效果首先取決于是否有科學、合理的組織機構。公立醫院在設置組織結構和部門劃分時要根據自身業務流程特點,堅持互相牽制原則,形成科學規范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和組織體系。在橫向上做到權力制衡,各部門之間在合理分工、職責分明的基礎上做到既相對獨立,又相互牽制,在縱向上做到精簡辦事程序,明確工作目標管理。對不相容的崗位嚴格分離,對敏感崗位定期輪換,預防風險。
3.2 加強收支管理,嚴格成本控制。醫院在不斷加強醫療服務質量,保證基本公共醫療需求的前提下強成本控制顯得尤為重要。醫院要建立嚴格的支出審批程序,對各項費用嚴禁超標準、超范圍、超規模支出,財產物資管理實行“定額管理,計劃采購,合理儲備、歸口負責”的原則,通過規范政府采購行為達到控制采購價格和質量的目的。加強實物管理和使用,定期盤點,杜絕浪費,確保資產的安全完整。
3.3 加強全口徑預算管理。首先應建立由院長牽頭的預算委員會通過預算管理實現利益和權力的再分配,分管院長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實行“一支筆”審批并承擔責任二其次要實施全口徑預算管理,預算要具體到科室、個人二第三預算執行結果盡可能量化,便于預算結果分析和評價二第四要建立健全預算管理的信息反饋機制,預算結果要與獎懲掛鉤。
3.4 加強監督管理。公立醫院應重點加強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首先應提高內審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內審應在一把手領導下開展審計業務二其次內審應主動改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寓監督于服務之中,主動提供各種財經法規政策的服務咨詢二審計方式由事后逐步向事前培訓、服務轉化,對重要事項實施全過程跟進審計二另外審計的內容逐步由財務收支審計向業務流程的規范化、制度化轉化,向內控的關鍵點轉化,尋找影響工作成效的問題點,積極向領導及業務部門提供合理化建議,切實起到“免疫系統”的功能。
綜上所述,醫改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公立醫院應加強認識,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公立醫院進一步強化財經法規制度建設將對提高經濟效益、持續穩定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1]蔡秀芳.公立醫院改革加強財經法規制度建設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4,07:243.
[2]董大寧.我國醫師多點執業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6.
[3]王志成.杭州市富陽區公立醫院改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4]隋東明.公立醫院住院患者醫用衛生材料使用和監管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