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緒澤
深圳市友和招標有限公司
試論政府采購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牽引作用
蔡緒澤
深圳市友和招標有限公司
本文分別對政府采購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了簡單概述,重點分析了政府采購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的牽引作用,以供參考。
政府采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牽引作用
在我國當前新的經濟環境下,進一步發揮政府采購的行政管理、產業導向、保護市場競爭等各項功能,強化政府采購的牽引作用,是國家有效發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方針的良藥,也是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
1.1 含義
政府采購是采購政策、采購程序、采購過程及采購管理的總稱,是一種對公共采購管理的制度,是我國公共財政支出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政府采購制度具有追求綜合效益、宏觀調控經濟、預防政府腐敗的職能。
1.2 發展背景
20 世紀70 年代末,《政府采購協議》達成,該協議同意開放由各國中央政府機構進行的采購活動。基于《政府采購協議》有限的適用范圍,新的《政府采購協議》(GPA)于1994年在馬拉喀什簽署。我國政府采購的試點工作始于1996 年。2002 年6月29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以下簡稱《政府采購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政府采購法》中第一章第二條所規定的政府采購,主體是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或團體組織,采購對象必須屬于采購目錄或達到限額標準的貨物、工程和服務。政府采購應遵循四大原則,即公開透明、公平競爭、公正、誠實信用。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Reformof the supply side),就是指從市場供給一端入手,通過產業調整,使經濟結構日趨合理,供給水平日益提高,有效供給顯著增加,使市場供給能夠更加靈活的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更好地滿足民眾需求,從而確保經濟健康持續增長,推動生產力水平整體躍升的結構性經濟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簡單來說就是優化結構和資源配置,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并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長期以來,我國過分依賴投資、出口、消費這三種經濟增長方式,這對我國經濟長期健康增長造成了惡劣影響, 不符合現今國家宏觀政策的經濟調控方式。只有在各行各業中廣泛執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全面促進經濟轉型,保證經濟的長遠發展。當前時期,我國所面臨的挑戰有內需不足、創新動力弱、資源要素分布不均等,為此我國著重發展發揮供給側的優勢,發展新動力,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表示,“所謂供給側改革是指發生在投入側而非產出側的改革”,因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還是要落到結構改革上,結構改革最原始的意義就是通過比例的調整,實現改善效率的目的。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真正地實現“三去一降一補”,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地新動力。
3.1 發揮政府采購的引領作用
我國的產業結構問題,表面上看是產業結構的比例失衡問題,第一、二產業所占比例過高,第三產業所占比例過低,而實質是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只注重了產業結構的合理化,片面地追求了數字上的或小區域范圍的產業結構的比例平衡,而忽視了產業結構的高級化,也就常說的產業結構升級。說直白一點,就是重數量、輕質量。所以造成了一方面產能過剩,另一方面沒有高品質的產品滿足國人的需求。同時,我國在產業結構的問題上,一些地方不切實際地追求第三產業的比重,對于我國正走向工業化和相關領域步于“后工業化”過渡階段認識和準備不足,特別是對實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認識不足,過于依賴虛假繁榮的虛擬經濟,致使我國相關行業庫存過大,經濟持續增長乏力。而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產業結構中的高級化問題,就必須以“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為抓手,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3.2 發揮政府采購的示范作用
我國《政府采購法》早已明確規定,政府采購應實現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包括環境保護。為了落實環境保護政策,我國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早在2004 年就下發了關于《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實施意見》的通知(財庫〔2004〕185號),同時,公布了第一份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截至2016 年1月底,已經調整公布了第十九期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
3.3 發揮政府采購的扶持作用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應充分發揮政府采購的扶持作用,通過加大對落后地區經濟的扶持力度,促進不發達地區調整區域經濟結構和分配結構。雖然我國《政府采購法》規定,在政府采購中應扶持不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但由于至今未出臺具體的實施措施,所以,在政府采購中對經濟不發達地區的扶持,還停留在法規里、口頭上。為了實現精準扶持,一方面在政策層面上,要細化政府采購扶持不發達地區的政策和具體措施,使之更具有操作性。另一方面在扶持力度上,要在政府采購總預算中預留一定比例的額度預留給不發達地區供應商,或者要求中標供應商將合同的一定份額分包給不發達地區的供應商,達到扶持不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目的。
綜上所述,通過政府采購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牽引作用,能夠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產業結構問題、排放結構問題、區域與分配結構等問題,通過有效而具體的采購政策與措施,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和目標。
[1]省發改委 張韶春.發揮去產能牽引作用 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N].安徽日報,2016-04-11007.
[2]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公共管理學院 王叢虎 西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王曉鵬.政府采購應為供給側改革 全面落實發揮作用[N].中國財經報,2016-04-1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