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麗 張勁松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忻州供電公司
智能電網中的電力設計技術分析
王江麗 張勁松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忻州供電公司
電力設計技術在智能電網運行和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該技術在發展的過程中會極大的影響到電網建設的質量和效率,因此作為電力企業,應強化對電力設計階段的管控工作強度進行強化,同時加大科研人員在該方面投入的研究力度,以便智能電網體系可以長時間穩定發展,以此提升智能電網電能供應水平,保證用戶的用電體驗。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智能電網中的電力設計技術,以期提一些借鑒。
智能電網;電力;設計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電網逐漸朝著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由于智能電網能夠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深受人們的好評。智能電網的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幾點:①環保。智能電網能夠對電網中的資源進行再次利用,有效地降低了能源的損耗,這與我國生態建設的要求相符合。同時減少對煤、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工業生產給環境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壞;②優化資源。傳統的電網運行方式不僅存在著電力能源利用率低的特點,還加大了對電網系統的維護和管理難度。而智能電網的應用能夠對各種資源進行優化,使得電力能源傳輸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質量保證,并且對于電網系統的維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③經濟收益高。由于智能化電網的應用能夠大幅度提高電力能源的傳輸質量和傳輸效率,因此極大的降低了電力在傳輸過程中的損耗,并且還能降低對電網系統的維修保養成本,使得整個電網系統的運行具有更高的經濟收益;④交互性強。通過智能電網的應用,能夠建立一個高質量的市場溝通體系,從而在第一時間內能夠掌握客戶的需求,以確保為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⑤自動化是智能電網中非常顯著的一個特征,特別是在對智能電網系統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診斷和修復的時候。通過智能電網自動化技術,能夠進一步提高問題診斷及修復的效率和質量,實現運行維護方面的成本節約;⑥電網的構架非常牢固。由于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較多的國家,自然災害的發生對于整個電網系統的影響使非常大的。而智能電網的應用,能夠確保整個電網系統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從而確保電網具有更高的承受自然災害的能力,以保證其得以更好的運行。
2.1 即時信息收集技術與處理技術
該技術主要指設計人員自電網電量的角度對電網所形成的電能、頻率以及電流當前的狀態進行考慮。同時,可以實現在短時間內轉化各類型二次信號,既保證了取值的精確度,同時也可以及時檢測到出現故障的電流,并基于檢測所得相關數據計算當前的電流以及電壓,借此獲得相對的電力參數。智能電網不僅需要獲取即時數據,同時也需要對數據進行存儲,要求數據的交換工作應處于安全穩定的環境下完成,此時便需要通過即時信息數據收集與處理技術,完成對智能電網內所有信息數據的管理以及控制工作,大幅提高故障的排查能力以及事故處理效率,借此提高我國智能電網的整體質量。
2.2 能源轉化技術
就目前而言,較為常用的能源以風能與太陽能為主,上述兩種能源較為環保,不會造成污染,同時也可以為企業提供大量能源。我國目前應用的大范圍并網技術,為之后各類型能源轉換技術體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以光伏光電為例,由于其本身穩定性較為優秀,輻射范圍相對較大,已然成為當前能源轉化技術研究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然而,這一技術并未得到大范圍應用,我國對能源轉化技術的研究尚處于發展階段,存在一定缺陷與不足,部分技術存在不成熟的問題。特別是該技術在智能電網當中的運用,還需要我國科研人員投入的更多的經歷進行研究,從而兼顧能源消耗以及環境保護,確保能源可以確實轉化為電能,這也成為智能電網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
2.3 柔性交流輸電技術
柔性交流輸電技術是將清潔度高的能源輸入到電網中的主要技術,該種技術是在通信和通訊技術、電子技術、電力技術、微電子技術、微處理技術等基礎上發展形成的能夠對交流輸電進行靈活控制的技術。由于我國智能電網輸變電的電壓都非常高,在智能電網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引進一些清潔能源,同時實現能源的隔離,通過將柔性交流輸電技術應用在智能電網建設中,能夠將先進的控制技術與電力設計技術有效的結合起來,實現對智能電網各種參數的調節以及控制,顯著的提高輸送能力,同時降低損耗,促進智能電網能夠更加穩定的運行。
2.4 高壓直流輸電技術
目前的直流輸電系統中,許多環節都采用交流電,但在輸電的過程中依然采用直流電。高壓直流輸電技術能夠利用控流器實現逆變或者整流的工作狀態,一些質量相對較輕的直流輸電系統中,換流器由一些能夠關斷的電氣元件組成,便于提高電流輸送的經濟性能和穩定性,既適合近距離直流輸電工程,又適用于遠距離直流輸電工程,例如孤立的島嶼供電等,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在我國遠距離輸電中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其應用趨勢也在不斷的向更大容量、更遠輸送距離方向發展。
2.5 高速雙向通信技術
高速雙向通信技術的主要作用是對智能電網自身存在的受損區域進行檢測與分析,保證智能電網具有較強的自愈能力,該項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能夠顯著的提高對電力安全的監控能力,并且能夠實現對智能電網的分配與調整,例如在用電高峰期,通過應用高速雙向通信技術,能夠實現對電能的調整與分配,顯著的提高智能電網的自控能力以及運行的穩定性。
總之,伴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大量先進科學技術也開始在電力設計工作當中得到應用,有效提升我國電力設計研究工作水平。因此,電力企業應更為注重電力設計工作質量,借此提高智能電網的建立水平,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1]孔祥玉,趙帥,賈宏杰,姜濤.智能電網中電力設備及其技術發展分析[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12,02:21-26.
[2]黃旦莉.智能電網中電力設備及其技術發展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21:6.
[3]鄧雨舟.智能電網中電力設備及其技術發展分析[J].廣東科技,2013,10: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