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晶
遼寧省農民工創業政策研究
◎葛 晶
對處于社會轉型關鍵時期的我國來說,政府通過農民工創業政策來緩解農業人口的就業壓力無疑是一項有效舉措。因此,研究遼寧省農民工創業政策必然會對更好地解決我省農業人口的就業問題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農民工 創業 政策
我國是人口大國,其中有70%左右的人口是農業人口。可見,農業人口的問題始終都是我國各項工作里的重中之重。“農民工”通常也被稱作為外來勞務人員,是指那些依舊擁有農業戶口、被他人雇傭從事非農活動的農村人口。農民工是中國社會轉型的產物,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為了改變生活狀態,農民工長期在外打工,正是因為在沿海發達地區長期務工使得農民工在獲得勞動報酬以及一些專業技能與行業知識的同時,他們的生活觀念與人生追求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他們不再僅僅滿足現實的生活狀態,也會萌發自己創業當老板的想法。同時,隨著沿海發達地區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很多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得不進行革新,而農民工廉價勞動力的資源優勢也隨之逐漸消弱。當微薄的打工收入不足以支撐城市日益增高的生活成本時,很多農民工選擇放棄務工,返鄉發展。雖說農民工是我國社會經濟建設順利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但根深蒂固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體制始終都是城市與農村、農民與市民之間的無形堡壘,農民工始終是城市里的邊緣人。除此之外,金融危機造成的就業壓力的加大與政府的大力扶持、指導,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農民工從打工者到創業者的轉變。隨著統籌城鄉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很多地方政府開始轉變觀念,不再簡單地認為只有輸出才能解決農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開始從戰略發展的角度來看待農民工創業的問題,并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來鼓勵、支持農民工創業,從而實現提高農民工創業成功率、創業積極性和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目的。
為了更清楚、精準地了解遼寧省農民工創業的現狀,筆者以遼寧省各地市為調研區間,對農民工創業者進行了調查。
1.創業原因與創業障礙。在面對“什么是你創業的最大障礙”這一問題時,參與調查的農民工中有54.17%選擇了資金不足,10.42%的人選擇了技術問題,16.67%的人選擇了經驗不足,也有16.67%的參與人員選擇項目選擇困難,剩余的2.08%人選擇其他困難。可見,在絕大多數農民工創業者的眼里,創業資金不足是創業路上的最大障礙。在問及“創業的主要原因”時,有77.08%的農民工表示是為了增加家庭收入,有52.08%的農民工選擇了解決個人就業和實現個人理想。可見,農民工創業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提高收入。在問及“創業之前的工作年限”時,52.08%的參與調查的農民工表示之前并沒有工作,只有37.5%的農民工有1-5年的工作年限。可見,絕大多數農民工在進行創業之前,并沒有太多的工作經驗,更不用說該行業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了。
2.創業規模與創業收益。依據調查數據,37.5%的農民工創業者雇傭了0-2人,31.25%選擇雇傭3-5人,僅有29.17%選擇為雇傭員工繳納了五險一金。在問及“創業年成本”時,超過60%的被調查人員表示在5萬元以下,超過50%的受訪者創業年收入在5萬元以下、33.33%的在10萬元以上時,則收支基本平衡。可見,遼寧省農民工自主創業的規模相對來說比較小,并且絕大多數都沒有保障雇傭人員的各項權利。
3.創業資金與創業培訓。在問及“創業資金來源”時,仍以自有資金為主體。有超過50%的人想選擇銀行貸款,但由于辦理銀行貸款手續復雜、缺少擔保、審查時間較長,最終放棄選擇使用銀行貸款作為創業資金,創業金融政策的不完善極大地阻礙了農民的創業熱情。在調研中,參與問卷調查的68.75%的農民工創業者表示從未參加過創業培訓,只有31.25%表示參加過創業培訓,有超過一半的農民創業者十分渴望參與創業培訓。
4.創業指導與創業政策。在接受問卷調查的遼寧省農民創業者中,對于政府出臺的支持農民創業的相關政策,有35.42%的人表示會偶爾關注,有29.17%的人表示經常關注并且也很清楚,25%的人選擇了道聽途說,剩下10.42%的人則表示并不知道相關政策。在問及“創業政策對自己創業的影響”時,45.83%的人選擇了影響巨大。同時,72.92%的人表示政府能夠給予創業者最大的支持就是創業政策真正落實,66.67%的人認為是簡化辦事程序和給予創業指導,62.5%的人則認為有針對性地進行困難援助才是最大的支持,45.83%的人希望政府能夠建立創業指導平臺。在問及“當地政府對農民創業的支持力度”這一問題時,27.08%的人選擇了十分支持,29.17%的人選擇了較支持,37.5%的人表示只是流于形式,剩下的6.25%的人則選擇了不支持。72.92%的人表示時通過新聞媒體來了解創業政策的,66.67%的人是通過網絡獲知的,33.33%的人是借助于村鎮宣傳才得知的。可見,在實際生活中,政府對農民工創業政策的宣傳力度不夠,從而導致仍有很多創業者并不清楚具體相關政策。
1.簡化銀行貸款程序,完善支持農民工自主創業的財稅政策體系。通過分析調查數據,筆者得知:多數農民工創業者表明創業資金不足是創業路上的最大障礙,但他們又不愿選擇銀行貸款,主要是原因就是銀行的申辦程序過于繁瑣。因此,對于農民工自主創業,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均不應對其設置限制條件,不僅如此,還應針對地方實際情況盡可能地放低利率,并推行審批、辦結等一站式服務,簡化貸款程序,為農民工自主創業開通一條綠色通道。為了解決在辦理銀行貸款時缺少擔保的問題,地方政府可以依托政府信譽和財政支持建立農民工自主創業的擔保基金,從而幫助那些缺乏信貸資質的農民工也能順利貸款創業。除此之外,地方政府還可以按照相關標準,給予自主創業的農民工一定程度上的稅收優惠政策,不管是低稅率還是減免稅額都會減少農民工自主創業的投入成本,提高創業收入。
2.建立農民工自主創業的保護性政策機制。農民工因為自身水平有限,所以對創業信息、創業項目等并不是十分了解,這也就需要當地政府建立專門為農民工服務的創業服務平臺,借助于創業信息發布平臺,及時公布各項辦事指南、政策法規、各類市場信息等等,幫助農民工開拓更多的創業渠道,引進和推廣農業實用新技術、新品種,鼓勵創業農民工擴大生產規模,發展多種經營,同時也不能忽略具有當地特色的農產品市場。基于當地的高等院校或者科研機構,安排相關專家對農民工進行專業的創業培訓,詳細解讀各類創業項目,幫助農民工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項目。另外,政府還可以成立創業指導中心、專業的創業服務小組。除了對創業農民工進行免費創業技能培訓以外,政府還可針對創業的農民工進行一對一幫扶,提高其創業能力和創業項目的經營管理水平。
3.政府加強政策的宣傳與落實力度,強化服務角色,提高服務效率。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遼寧省自主創業的農民工對相關創業政策的知曉度不是很高,一方面是因為農民工自身對這類消息關注度不高;另一方面是因為政府的宣傳力度不足。因此,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適時豐富宣傳形式,緊跟大眾使用媒介的腳步,充分利用好先進發達的各類傳播媒介的優勢。與此同時,在政府工作中,應自始至終地堅守“以民為本,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設立并明確分工負責農民工自主創業工作的部門,防止各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提高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和為民辦事的服務效率。
注:本文系2017年度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院級重點課題“遼寧省農民工創業政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負責人:葛晶;項目編號:Ljgykt-zd1709);遼寧經濟政策研究創新團隊項目成果
(作者單位: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財經學院)
責任編輯:司 斯